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侦查特定犯罪案件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通过特定的技术设备或高科技手段,秘密获取与犯罪有关的情报信息与犯罪证据的一种特殊的侦查行为。其具有法律上的程序性、应用上的秘密性、实践上的特定性、时间上的顺延性、证据上的客观性、主观上的强制性和专业上的技术性等特征,与侦查技术、秘密侦查、技术侦察及特殊侦察等手段在行为实施主体、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具体分类、规范表达、法律界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使用假身份证实施的反侦查行为,是指犯罪行为人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使用假身份证向侦查机关传递虚假信息,干扰侦查视线、破坏侦查线索,以躲避侦查、逃避打击的行为总和。使用假身份证实施反侦查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有科技水平、犯罪亚文化、个案的侦查措施和手段。其表现形式有:犯罪预备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后潜逃阶段的反侦查行为。对此类反侦查行为的利用,侦查人员应主动收集反侦查信息,把握犯罪活动中的信息转移规律;同时还应采用传统侦查措施与信息化侦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嫌疑人身份。  相似文献   

3.
技术侦查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类较为特殊的侦查措施,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依法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刑事案件涉及的犯罪活动进行监控,以扩大线索、获取证据、查获犯罪人的各种侦查方式与方法。技术侦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属于侦查技术的范畴。同时,技术侦查又具有高度的秘密性,是秘密侦查。技术侦查适用的范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犯罪情况的不断变化在不断扩展,必须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当前乃至今后犯罪侦查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是运用精神分析、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与犯罪有关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提供犯罪行为人最为可能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协助侦查机关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技术和方法。近些年来,犯罪心理画像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侦查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然而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犯罪心理画像的适用条件、研究方法、以及厘清刑事科学技术与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侦查实践之中。犯罪心理画像可适用于任何刑事案件,关键在于通过剖析、研究个案中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积累行为资料,为侦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指导。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中运输毒品犯罪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出现比例最高的刑种,面对高利诱惑,犯罪分子绞尽脑汁来逃避侦查机关的侦查措施与手段,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相应的侦查机关也同样需要在变化中找出应对方法,才能在双方较量中掌握优势,击破犯罪分子犯罪计谋,最终将毒品犯罪截断于初期。  相似文献   

6.
论反侦查行为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形态的研究旨在帮助侦查人员正确及时地识别反侦查行为,正确全面地认识犯罪行为人,策略地展开各种侦查措施.依据反侦查行为的目的和作用,可将其划分为掩盖犯罪行为、割断与犯罪行为时空联系、割断与犯罪行为物质联系、转移侦查视线、割断与被害人因果联系、为逃脱缉捕而实施和为应对侦查措施而实施的反侦查行为,且每种类型的反侦查行为均有其自身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7.
反侦查意识是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机制,发动并维持反侦查行为。反侦查意识的形成受犯罪意识与安全需要的双重推动,并以潜意识和显意识的过程构筑其全部内容,由此决定了反侦查意识存在的普遍性。犯罪者的人格结构对反侦查意识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反侦查是为了达到延缓、阻碍侦查的目的,犯罪人在犯罪各个阶段采用各种手段、方法与侦查方进行对抗的一种状态。反侦查是当前刑事犯罪中最具时代性的现象,伪造身份、异地作案、高科技犯罪、网上销赃等成为当前犯罪的一种"时尚"。一直以来,侦查面对反侦查的挑战颇感困惑,侦查技术的发展总跟不上犯罪发展的步伐,如何认清反侦查的本来面目是侦查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反侦查行为之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分析了反侦查行为的传播,最后阐述了反侦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是一种对付某些犯罪的有效侦查方法,但如果超过合理限度就会转化为陷阱侦查。陷阱侦查不仅与侦查机关的职责相悖,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对陷阱侦查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并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除了需要明确陷阱侦查的判断标准以及法律后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合理地分配证明责任。根据证明责任的分配原理,在陷阱抗辩中首先应当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侦查取证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法学与刑事侦查学的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的界定标准及特征、计算机侦查证据和线索的特点,对计算机侦查取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法、流程以及常用取证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对象实施的传统犯罪具有需变现、可追踪及特定性等特点,侦查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开展侦查活动;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对象实施的新型犯罪传播速度快,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确定,犯罪不易被发觉、隐蔽性强,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侦查此类案件时,侦查人员应深入细致分析病毒,搜集线索。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犯罪主要利用手机的通讯功能进行犯罪,手段新颖、迷惑性强,犯罪成本低、回报高,侵害对象不确定,多为团伙作案,侦查人员应转变侦查模式,"由事到机"进而"由机到人"开展侦查;以智能手机为犯罪工具实施的新型犯罪更加灵活,机动性更强,遗留作案痕迹少,侦查此类案件,侦查人员应缩短反应时间,重视存储信息的作用,并加强技术建设,进一步提高侦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纵向思维方式,是指将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思考的方法,是一种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考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实施阶段前后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侦查人员把握侦查的主动权,增强侦查工作的效能。犯罪预备活动对侦查工作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如果侦查人员善于运用纵向思维方式,在分析判断案情和查找案件线索、证据时,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活动情况,将化弊为利、变害为益。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实施阶段后的行为对侦查工作的意义是:对犯罪后续行为的预测和推断是侦查人员采取相应侦查措施的依据;对犯罪后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是采取侦查策略的依据;研究犯罪后续行为有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继续实施犯罪,有助于有效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3.
犯罪侦查属于国家刑事司法行为。尽管犯罪侦查是具有极强对抗性和博弈性的活动,但在犯罪侦查中也需要讲诚信,因为缺失诚信的国家刑事司法行为势必影响国家形象,而且也会动摇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心,并将对刑事司法效益尤其是刑事司法的长远效益造成损害。当然,在犯罪侦查中并不绝对地排斥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使用带欺骗因素的手段,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这类侦查手段具有一定的法律许容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科技化,为了有效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各国在一些特定犯罪案件的侦查中都或多或少采取了一定的特殊侦查行为。边防部门由于侦破案件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对特殊侦查行为也有适用,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缺失,给特殊侦查行为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把握住特定案件原则、必要性原则、特定对象原则和审查批准原则,以正确、合法的原则指导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特殊侦查行为对侦控犯罪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侦查活动的技术原则和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原则,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侦查活动视为目的理性的活动,理论上和实践中只重视侦查活动的技术性原则的研究与使用,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侦查的目的。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经过长期的论争与选择,侦查程序不仅要符合目的理性,更要符合价值理性,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化是其价值理性的必然要求,确立侦查程序的法治原则,目的在于从法治的角度确保侦查行为的有效性、正当性、合法性,它应当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正义与效率等各种价值高度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犯罪标记行为是满足行为人心理情感需要或反映其欲望的附加行为,是表征犯罪目的的目的行为;标记行为是侦查分析工具;惯技与标记行为两相比较,后者模式化程度更高;损伤结果形态相同或相似并不意味着形成原因相同或相似,正确分类研判犯罪标记行为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罪因素,才能使侦查分析更为准确、透彻。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打击和防范非法添加类食品安全犯罪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非法添加类犯罪具有隐蔽性强、危害大、数量多、处罚轻等特点,不断完善的刑法规制体系是避免刑事打击滞后与绵软的关键。根据非法添加类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系统分析非法添加行为的侦查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探求非法添加类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对策,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当前偷渡案件中犯罪手段呈现隐蔽化、组织化、智能化的特点,偷渡组织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犯罪集团,一般的侦查对策难以充分收集到深层次犯罪情报、证据及线索,难以对偷渡行为实施有效控制和打击。通过对我国南北边境沿海地区偷渡案件的调研发现,偷渡案件侦查工作中存在案件经营时间长、成本高、偷渡案组织者定罪有法律争议、取证难、缺乏国际警务合作等问题,针对这些偷渡案件侦查中的问题,需要以情报为主线,从秘密力量、内线侦查、技术侦查、阵地控制、国际警务合作等几个方面强化偷渡案件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立案与提起侦查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案与提起侦查程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立案的程序意义与实体意义以及立案前审查行为的法律属性的剖析可见 ,侦查立案不应是与侦查并列的独立程序 ,而只应作为提起侦查的具体步骤。以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为灵魂 ,提起侦查的条件应概括为 :侦查主体对于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中存在可能构成犯罪的事实 ,以及报案和侦查主体自行发现的材料除但书的情形外 ,可以提起侦查。完善的提起侦查的程序为 :犯罪嫌疑信息的获知与处理 ,犯罪嫌疑信息的审查 ,确定是否成立刑事案件和正式实施侦查。  相似文献   

20.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对付某些犯罪的有效侦查方法,如果超过合理限度就会转化为陷阱侦查。陷阱侦查不仅与侦查机关的职责相悖,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对陷阱侦查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并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需要明确陷阱侦查的判断标准以及法律后果,并合理地分配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