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小清 《湘潮》2011,(12):34-37
1937年7月27日,避居日本10年之久的郭沫若秘密回国抵达上海。他很快便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抗日洪流中,随后创办《救亡日报》。上海沦陷后,郭沫若经香港抵广州,并于次年元旦在广州复刊《救亡日报》。为了维持《救亡日报》的办报费用,郭沫若拟赴南洋一带募捐,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改变了他的行程。  相似文献   

2.
正美术副刊是抗战大后方美术运动与新闻联手的产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短小精干的宣传方式,反映抗战大后方美术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深受人民大众喜爱。《救亡日报》的美术副刊,从抗战大后方美术的两支先锋队伍——漫画和木刻着手,积极宣传抗日,为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救亡日报》的抗战宣言《救亡日报》于1937年8月  相似文献   

3.
《救亡日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依靠进步人士主办的报纸,由于上海和广州相继沦陷,《救亡日报》几经南迁,最后在桂林复刊。《救亡日报》坚持"创新"、讲求"合力"、保持"中立"等舆论宣传特色,这对当代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救亡日报》1939年8月创刊于上海,郭沫若任社长。上海沦陷移桂林出版。1939年报社经济困难,进步文艺界为之募捐支持。 1939年4月,重庆戏剧界以旅渝剧人名义,在国泰大戏院公演夏衍新作四幕话剧《一年间》,为《救亡日报》募集基金。这是戏剧界用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军委会发布一条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的命令,要求全国各大报社务必刊登。正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的夏衍果断拒绝,于是报纸开了天窗。 翌日,蒋介石在桂林的爪牙为之哗然,悍然扣发当天全部的《救亡日报》,并向报社发出严重书面警告。形势一下子严峻起来,周恩来指示夏衍马上转移到香港,其他人员也一并撤退。周恩来的用  相似文献   

6.
孩子剧团是在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的炮火中诞生的。这时,从日本回来参加抗战的郭沫若先生,担任了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得知孩子剧团成立的消息,非常兴奋。他给孩子推荐了一个稳妥的落脚点——上海第一国际难民收容所。所长姚潜修曾是东京左联分盟的成员,与郭先生很熟。 在郭先生主办的《救亡日报》工作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与《救亡日报》张宗高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从日本回国,来到战云密布的大上海。卢沟桥的枪声,使这位海外游子见到了祖国抗战的希望。他多么企盼抗日的烽火尽快燃遍大江南北,然而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统治下,仍是金台寂寞,故国苍...  相似文献   

8.
胡志明(1890-1969),生于越南义安省(今义静省)南檀县,原姓阮,幼年取名阮生宫,上学时改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用过阮爱国、李瑞、王达人、宋文初、胡光、胡志明等化名, 抗战时期在桂林工作叫胡光,他给桂林《救亡日报》写稿署名“平山”,“胡志明”是他1942年8月从越南来中国时开始  相似文献   

9.
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沦陷后,经长沙到桂林,接见了1933年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刚刚离开军委政治部三厅的胡愈之和《救亡日报》的夏衍等,给他们分析了当时桂林的形势,要他们做好广西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以便开展抗日文化活动。同时,指示文化界同志们不要太露锋芒,要隐蔽工作,保存实力,作长期打算。  相似文献   

10.
一、一片深情寄桂林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当月下旬,大革命失败后一直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别妇抛雏,冒险乘船回到上海,参加了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他先是与夏衍等人创办了《救亡日报》,并任社长。1938年4月,他在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授中将衔,主持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李泽厚在《走向未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该文后收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以下简称《变奏》),提出了“救亡压倒启蒙”的论点。该论点得到某些人的发挥,曾流行一时。从1988年起,陆续有一些同志对此提出批评,近来各报刊又发表了一些批评文章,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启蒙同救亡之间的关系李泽厚认为,在五四运动之前或之初,“启蒙与救亡”尚能“相互促进”。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长期的革命战争,把其他一切都挤在非常次要和从属地位”。“五四时期启蒙与救亡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时代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题又一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署于8月中旬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全国首次报纸兼并工作座谈会。自1993年5月《济南日报》率先兼并《市场导报》以来,全国先后有9家报纸兼并了12家小报小刊。与会的有《济南日报》、《青岛日报》、《烟台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华日报》、《四川日报》、《湖北日报》、《广州日报》等9家报纸的负责人和有关省市新闻出版局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3.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党中央考虑到当时的《向导》周报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及时报道 和指导"五卅运动"。1925年6月4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成立后出版的第一张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热血日报》创刊后,积极支持各地的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发行量达3万多份,超过当时已有10年历史的《民 国日报》。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宁县巩吕初中是一所学生不足400名、教职员工仅26人的小型学校,但这个学校自1997年以来,先后受到省、地、县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有7名师生的事迹被《甘肃日报》、《教师报》、《甘肃工人报》、《甘肃经济日报》、《法制导报》、《陇东报》、《道德生活》等上百家报刊杂志报道,有十多名师生的四百七十多篇作品在省内外各种报刊上刊登,有数人的作品获得了全国性和局部性的大奖,还有两名毕业于本校的学生,如今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后。这所学校被人们称之为地地道道的“新闻学校”。那么,这所“新闻学校”是怎么来的呢?四百双手托…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4)
<正>《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先后随军在沈阳、本溪、海龙、长春等地出版。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同年5月28日报社迁到哈尔滨。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启用了毛泽东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全民抗战热潮中,曾有一个救亡刊物给过抗战军民以巨大的鼓舞力量,这就是《反攻》半月刊。它是1938年2月1日由东北救亡总会(东总)在武昌明月桥14号创办的。该会宣传部负责主编。东总是1937年6月20日在北平成立的,它“以团结东北救亡力量,领导东北救亡工作,并推动全国抗日运动,以期达到恢复失地,完成民族解放为宗旨。”“东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是在  相似文献   

17.
1930年7月29日创刊的《红军日报》是我国无产阶级军队的第一张军报。它早于《红军报》一年多。1930年7月27日,以彭德怀为总指挥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占湖南省会长沙后,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立即率领邱炳月、邱一涵和左忠基等人,接管了原长沙伪《国民日报》馆,创办了《红军日报》。他们经过一昼夜的艰苦奋战,于7月  相似文献   

18.
小卡片     
正党史回眸《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4日《热血日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它诞生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由瞿秋白主编,八开大小,每天四版,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热血日报》只出了24期,于当年6月底被租界巡捕房查封而停刊。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以下简称《序卷》),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人瓦日报》7月8日第4版作了报道。《当代中国史研究》、《当代思潮》等杂志发表了评介文章。《序卷》是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力群主编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首卷,以下各卷将陆续出版。这部史稿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序卷》20多万字,除引言外,共分6章,标题分别是:伟大的祖国,近代中国的救亡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与人民政权的发展,中华人瓦共和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一、报纸类《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是旧中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它记录了我国近代社会的一些历史情况,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可供多方面的研究和利用。《晋察冀日报》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央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1937年12月21日创刊,当时为《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民国日报》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全国性日报,1926年11月25日创刊,1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