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调解》2012,(4):38-40
在天津市津南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姓眼里有把尺,能量出公务人员的高与低;百姓心中有杆称,能称出共产党员的轻与重;百姓口里有座碑,能刻出司法干警的是与非”。作为津南区司法局双桥河司法所所长的谢长杰,时时以百姓眼里的尺、心中的称来鞭策、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让组织信任、  相似文献   

2.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4,(22):15-15
陈突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学者,曾经担任过太丘县的长官,他修饬德教、无为而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有一次,上级官员要来视察,他手下的县吏害怕百姓上诉,就告诉陈定,想让他想办法以制止百姓向下来视察的上级官员喊冤,但陈突却说:“上诉是为了求公道,如果加以制止,百姓还怎么申冤明理呢?不要约束百姓上诉。”前来视察的官员听说后,叹息说:“陈君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会冤枉人吗?”  相似文献   

3.
沈扬 《中国监察》2008,(10):42-44
陈小立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工作牌,背面写着这样的话:“过去是百姓,你曾拥有什么?今后是百姓,你能留住什么?为百姓就是为自己!”由此可见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作为一名已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25年的老战士,四川省宜宾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小立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执政为民、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公仆的职责,是党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盼。人民群众欢迎那些心里惦记着百姓冷暖,时刻为百姓提供方便。自觉服务、辛勤奉献的公仆。欢迎那些有着百姓心,做着平常事,深入基层的公仆。欢迎那些为党添光彩,为人民办实事、解忧愁的公仆。  相似文献   

5.
执政当为民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8,(19):46-46
古代的官与民,有人曾比作是舟与水,于是就有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今天的干部与百姓,可比作是公仆与主人,于是就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誓言。而党员干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心中有百姓,时刻惦记着百姓的安危冷暖,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誓言。  相似文献   

6.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各地各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岛市城阳区通过构建“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百姓评事”的民情走访新机制,实现了农村社区和潴、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9日上午,在广东佛山两会南海区代表团的分组讨论现场,人大代表方明的上述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4):44-44
从唐代长安到北宋开封,中国的大都会从坊市制演变为街市制。在这背后,是官府的禁街与百姓的侵街,是官与民争夺城市空间的一幕幕大戏。总的来说,官府对街市的管理渐趋宽松。禁街与侵街,是自唐朝以来官府与百姓在大都市争夺空间、反复博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公报时,想起中央领导评价过的两幅古楹联,故抄录于此,以供探讨。一幅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县衙前的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另一幅是一代廉吏于成龙在藩司大堂上张贴的楹联: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我披枷戴索;一丝一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两幅受到领导高度评价的楹联,给人很深的启示:一是它表达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民是官的衣食父母,官是民的个中一员。所以为官者绝不能欺压百…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4):21-21
“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是刁民。”  相似文献   

11.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注释:按照法来办事,天下就有秩序,法是天下的准则,是用来解决疑难、辨明是非的,百姓的命运系于法。)  相似文献   

12.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对百姓还是挺慈爱的,特别是对农民。这不光体现在他的_些言论,更体现在他制定的“信访政策”,使百姓至少在理论上能将诉求和冤情“上答天听”。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09,(3):56-57
就业、教育、医疗……这些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每件事的背后都隐含了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提升和分享改革成果的渴求。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普通百姓又有哪些新期待?本期“百姓呼声”栏目刊登了一组读者来信,细数百姓较为关注的七件事,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经济》2009,(17):39-39
“药价贵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在药价奇贵的大幕下,那些人是一群吞噬百姓财富的恶魔。”在医药行业工作了10年的吕涛说,那些人通过洗钱、贿赂、逃税等种种手段,将价值只有几元的药,变成了几十元的药,将价值十几元的药变成了上百甚至上千元的药,然后再卖给患者,公然洗劫百姓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中,通过多种措施维护百姓利益,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法官不可怠慢人民赋予的权力”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第三次在太原见到山西高院的左世忠院长,聊起新时期法院的工作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期待时,左院长笑着给记者讲了山西平遥县古城县衙署大堂上的这幅关于做官的劝箴对联。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百姓评议官员的制度,但是,纵观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史,还是明朝。尤其是明朝初期,可以说是民意评议官员最为活跃的时期,堪称史上百姓评议官员最活跃的黄金时代。那么,为什么明朝的百姓敢于评议当朝官员?这还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大诰》说起。  相似文献   

18.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办实事。当选六安市人大代表两年多来,我处处关注与百姓相关的“小”事。随时了解百姓所思、所盼、所需、所愿,从“小”事着眼,为民履职。  相似文献   

19.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0,(12):31-31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我是曲直,今天说说房价不稳的问题。房价不稳则百姓不安,百姓不安则社会不稳,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曾记否,五六十年代,一家三代人、六七口挤住在十来平米的小屋,  相似文献   

20.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08,(17):30-30
最近,人民网推出“百姓与基层干部”网上问卷调查,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百姓如何看待基层干部。调查显示,对于基层干部作风,“缺乏责任心、作风浮夸”和“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干部浮躁症成为百姓最反感的问题之一。身患此症的领导干部,往往为求政绩只顾眼前,不能真正扑下身子干实事。防止领导干部“浮躁症”,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