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艺术教育的内涵体现在其德育规范、职业特性、创新要求等方面,加强医学生艺术教育,要通过加强校风建设、课堂教育主渠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建设、个体道德素质建设等路径来深化,引导医学生进行多样的自主艺术教育,参加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2.
郑中  左丹婷 《理论学刊》2014,(5):112-116
21世纪的文化艺术呈现出个性迥异的创作理念、形形色色的创作素材、纷繁复杂的创作技巧。种种文化艺术现象与创作实践正以惊人的速度与广度颠覆着我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认识。面对共性特征相对退化的21世纪的文化艺术,我们更多的是局部而非整体、个案式的而非全面的解读。立足于我国当代各种文化艺术门类,着眼其未来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五大显性特征,即传承性、创新性、交叉融合、国际化、市场化。深入解析文化艺术发展的内在与外在系统之间存在的关联,构建完善、可持续的文化艺术发展生态系统,是确保我国当代文化艺术健康发展和挺立于世界民族文化艺术之林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佛教艺术在印度和中国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佛教造像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在印度,佛教艺术经历了早期"无佛像期"和大乘思想兴起后以键陀罗和马图拉两种代表各自时代特征的佛像繁荣期;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石雕艺术历经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民族化、隋唐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而出现佛教造像艺术的辉煌、宋代佛教艺术的世俗化、元代造像艺术的短暂停止及其藏传佛教特征乃至明清时期石雕艺术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13,(2):122-126
艺术德性即艺术之于主体特有的陶冶情操、涵养精神、净化心灵、启迪思想等利他价值。在数字艺术系统中,艺术德性的生成经历了三个过程:生活德性和职业德性实现了完美统一,这是数字艺术德性较之原子艺术德性建构的第一个飞跃和质变;互动德性的生成是数字艺术德性的第二个飞跃和质变,它对艺术本体的创造性贡献是在原子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开拓出本真真实和虚拟真实两种艺术德性要素,并相应地创生出本真情感和虚拟情感两种新型自由情感;智能德性的获得是数字艺术德性机制建设的第三个飞跃和质变,它为艺术本体贡献了超现实真实这一新型艺术德性构成要素,并创生出超现实自由情感。本真情感、超现实情感和虚拟情感是数字艺术德性特有的三大情感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艺术的德性本质——数字德性。  相似文献   

5.
张达 《理论学刊》2002,4(6):102-105
对于艺术起源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当作历史过程、历史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的 ,已经形成了科学、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 ,充分地展现了他们的艺术起源史观 ,对我们具有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的启示意义。依据这样的艺术起源史观 ,本文将人类的艺术起源史大致划分为“艺术前时期”、“前艺术时期”和“艺术时期”这样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并作了相应的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面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激进的先锋实验艺术,桑塔格和哈桑二人同时发现了新艺术中出现的一种新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静默"。究竟艺术为何趋向静默、静默的艺术手段有哪些、静默艺术的定位和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先锋艺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认清当下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丽华 《世纪桥》2013,(5):86-86,106
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分析与解读儿童艺术通感的社会价值,认为艺术通感丰富了儿童的审美经验、给儿童带来审美自由、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综合艺术课程是培育儿童艺术通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伯鲁 《探索》2004,(1):64-66
本文在概述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技术活动中的艺术因素与艺术活动中的技术因素,并就技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技术化以及技术与艺术一体化趋势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美的艺术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远远超出于政治和艺术关系的范畴。当从真、善、美这一美学视角去研究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时,我们发现用单纯的政治标准或艺术标准作为公式去进行艺术创造,显然是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来的。  相似文献   

10.
李京波 《学习月刊》2010,(24):94-94
所谓风格,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毛泽东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艺术包括诗词艺术、论辩艺术、写作艺术、演讲艺术等等,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特别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在此,仅就毛译东文章、讲话的语言特点.作一些浅显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孙一丹 《世纪桥》2013,(11):72-73
剪皮艺术是在鄂伦春族游猎历史进程中,由鄂伦春妇女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形式,是游猎文化在艺术上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剪皮艺术的制作工艺、剪皮艺术的主要创作题材(人物形象、神话故事、动物形象、装饰图案)和剪皮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儿童皮质玩偶、皮艺装饰、“额勒敦”装饰图案)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鄂伦春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剪皮艺术至于鄂伦春民族,不仅是图案艺术,更是表达民族审美意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对高校文化建设而言,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有利于培育高校文化精神、彰显高校文化特色、强化高校文化功能。高校应通过加强民族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民族艺术研究、创新民族艺术载体,推动民族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领导艺术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创造性、非规范性、经验性不能揭示领导艺术的真实意义。领导艺术的真谛应该是顺应人性、见识高明、审时度势、简约有效。抓住这四个本质特征,对于把握领导艺术的众多具体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由跨界融合所产生的新艺术形式,来激活我们的审美传统,并将之释放到当今的情感生活和现实命题之中。将传统技艺这种依赖身心体会的非逻辑艺术与逻辑严密的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将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与优秀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建构国家文化艺术生态,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艺术作为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仅仅是艺术发展在时间上的推移和表达技巧上的创新.后现代艺术通过消融“主客二分、感性和理性对立”的艺术表达方法,将艺术从少数精英分子不食人间烟火的独占状态拉回到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生活世界,彰显了独到的人文关怀,呈现出“艺术、伦理、生活”共生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黄任远 《奋斗》2005,(3):52-53
渔猎生产是黑龙江流域民族早期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手段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渔猎时代,相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渔猎文化艺术,如桦皮艺术、兽皮艺术、鱼皮艺术、鱼骨艺术等。这些艺术具有原始特征、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黑龙江流域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6)
波普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波普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模糊分际,既将生活内容整合进艺术,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又将艺术引向日常生活,从而对现实展开了评说。波普对日常生活的"亲近"只是消除"艺术"自视的优越性、高尚性,而不是"点石成金"地消除"非艺术"与艺术的界限。迄今为止艺术与生活的模糊分际依旧存在,艺术与生活间的张力关系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闫媛 《共产党人》2008,(1):49-49,48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统一,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都集中体现着这些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总是恰当地与贯穿其中的艺术精神紧紧相系,你中有我我中融你。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由孔子所提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是道德与艺术统一。儒家文化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先秦时代的艺术教  相似文献   

19.
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立足乡村振兴视野看,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领导艺术对于落实党的政策部署、塑造农村政治生态、提升农村工作效率等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基层干部必备的领导艺术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艺术、开展工作艺术、解决矛盾艺术、激励表扬艺术、反驳批评艺术等。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领导艺术,需要在知识层面拓展学习渠道,厚实理论根基;在实践层面敢于放手工作,逐步积累经验;在管理层面勤于总结案例,深入探索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个人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李岩 《世纪桥》2010,(7):86-87
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是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通过整合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的资源,面向所有学生实施心理成长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肯定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详细阐明艺术治疗的概念和音乐疗法、绘画疗法、舞蹈疗法和表演疗法等具体艺术治疗方法的机制,提出高校开展实施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