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经济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而没有文化的经济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于一个地区来讲,没有区域文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给县城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走特色经济之路,更需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走特色文化之路。现代文化建设,就是要处理好文化特色和文化的现代化的关系,要保持住的文化特色,同时又使特色文化具备现代文化的功能和时代要求。把特色和现代结合好了,才会出现创新,实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衡东县依托县域各种文化资源,大打特色名人牌、民俗艺术牌、地方饮食牌、绿色休闲牌.努力构建特色文化,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只有正确把握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差。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四川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途径,并为实现其途径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有利于促进四川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的深刻认识,也是适应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就应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建设生态农业文明,培育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农牧业等等.是循化县与众不同的亮点和优势做好“特色”文章。循化经济社会发展全盘皆活.反之差距越拉越大循化的出路在于立足特色、把握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应走特色经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求实》2000,(10):26-27
发展县域经济要讲求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情、县情的研究,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得出结论在江西县域工业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培育特色经济,走主导产业突出的发展道路能够更为迅速有效地拉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标 《学习月刊》2012,(4):54-5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重要的战略之一是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域新型工业化正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县域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杜晓勇 《新湘评论》2010,(15):38-39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形成规模效应,坚持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之路。南县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只有扬长避短,擦亮"农"字招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顺国 《探索》2004,(1):124-126
在由三峡工程催生的三峡经济圈里,人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三峡库区要发展,不能走老路,也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必须走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之路。本文分析了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提出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要有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对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模式与途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清真餐饮业是清真食品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穆斯林群众几千年来智慧与文明的具体表现,也是伊斯兰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清真餐饮品牌,做大做强银川市清真餐饮业并推动清真餐饮连锁店走出去,对发展银川特色经济,推动银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彰显资源特色,才有可能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四川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几乎每个层面都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金兰 《理论导报》2010,(12):13-16
县域经济在九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推动九江赶超发展必须全力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应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同时,政府要协调各产业及县域的发展,使各县域优势互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了长期的量的聚集过程。如何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山区县域经济新一轮经济起飞,关键在于围绕山区特色,实施重点突破,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走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路子。核正山区县法经济发展所处的位工,选准切合实而的自予。山区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实践证明,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切实摆正本地所处的发展位置,看准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路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及时将原来提出的发展木…  相似文献   

14.
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少数民族特色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民营+创新+特色三位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功 《学习论坛》2005,21(11):24-2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民营 创新 特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民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机制;创新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特色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宋霖 《当代贵州》2007,(6):24-25
2006年.正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两大机遇,大力推进“三化”的进程中。正安初步探出一条建设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熊智勇 《新湘评论》2006,(12):47-47
县域文化作为在一定区域内经过长期积淀、传承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互为支撑。在靖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立足文化和经济的“互恋”关系,充分绽放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弹跳点。  相似文献   

18.
朱胤  朱汉伟 《奋斗》2000,(4):20-21
几年来,青冈县通过大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依靠发展高效特色经济解决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快农区工业化和“二次创业”步伐的希望之路。1999年7月,绥化地区在青冈召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现场会议后,我们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从严酷的市场经济规律、省地经济发展战略和外地的成功经验看,青冈县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必须统一意志,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9.
张海如 《求实》2000,(1):24-25
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振兴江西经济的重大战略来抓,这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也是完全切合赣州实际的。从赣州市实际来看,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瞄准特色,力创特色。一、实践的启迪:县域经济就是要突出“特色”近几年来,赣州市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注意突出“特色”二字,特色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县与县之间情况千差万别,资源、基础、优势等各不相同,发展路子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人云亦云,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瞎折腾,不仅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往往是这个地方文化习俗在历史长河的沉淀,蕴含着无限商机。武冈市依托资源优势,挖掘传统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