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映琼 《党史文苑》2005,55(12):40-41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之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之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意蕴。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科学发展观追求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新探索;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于晓锋 《奋斗》2008,(11):15-15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就是要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前几年才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1957年10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当时,由于集体化速度太快、公有化程度太高,尤其是后来的“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化,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要以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优越的社会制度、坚定的民族自信为基础,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正确道路的指引、先进制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前提条件。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稳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的辉煌成就使民族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上的接续奋斗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战略思想方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多次提过,但是由于条件不成熟和其它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建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虽然和“非典”的重要启示有很大关系,但还有着更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即它是和党中央思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的过程。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振刚 《奋斗》2007,(10):4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昭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走出了一条以科学谋划、理清思路为基础,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保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伟大力量。我们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要与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党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容和条件。在革命时期,我党的先进性是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现了两次战略性转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的历史任务是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这是第一次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我们党的历史任务从保持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第二次战略转移。其特点就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期提出来的一个发展新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晓春 《奋斗》2008,(12):23-24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推进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切实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而形成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指针的实践意义,其丰富理论体系和开放系统,归根结底都表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深入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探索和开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历史、理论、实践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大致经历了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前提、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骤,贯穿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始终;从理论逻辑看,它蕴含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要素;从实践逻辑看,它体现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立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向和坚持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相互统一的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19.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科学认识所处时代条件和国情,准确把握若干重大关系.当务之急是从当前实际出发,解决好农村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使农民权益切实得到保障,地位真正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党要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自身现代化建设是指作为212人阶级政党,它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作机制、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加以改革,从而实现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制度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仅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党内腐败现象,而且对于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