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韩克庆 《传承》2012,(9):70-70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社会福利研究领域,国内学术界最近提出了"福利社会"这一概念,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建构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实上,"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概念大同小异,"福利社会"的概念更多强调在社会福利中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而"福利国家"概念更多强调国家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福利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为西方式的福利国家。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进程、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和福利水平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肖艳 《人民政坛》2009,(12):9-11
福建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三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面向劳动暑的缴费型的基本保障制度,强调责任分担的原则,即个人、集体、政府都必须承担一份责任;社会救助是面向低收入或贫困阶层的维护底线公平的基础性保障制度,主要由财政负责供款;社会福利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提供福利津贴、福利设施与社会服务,是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4.
差异化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根本目的是增进全体中国人民的福祉。在实践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最根本的特点是福利水平的适度性,要把福利权利的普遍性和福利水平的适度性辩证统一起来,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差异化原则是适度普惠型福利的本质要求。在坚持公民福利权利普遍性原则的前提下,在设计和实现公民福利待遇项目和待遇水平时,要能够体现出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的客观现实,使社会福利待遇项目具有选择性,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梯度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过程之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福利制度是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随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思潮的兴起,构建多元福利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未来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构建新型福利社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当前转型过程中,中国一方面应该完善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供给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应构建多部门参与社会福利供给的制度环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福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变革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社会化春天来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国的经济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样是这二十年,社会福利的供需矛盾却不断扩大。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国家包办福利的体制抑制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造成了福利供给的严重短缺。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的一项调查,我国现有的福利机构只能满足需求的5%,供求矛盾达到了极致。 出路何在?民政部早在1983年就已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此后,经过了十多年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索,加之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春天来到了。  相似文献   

7.
底线公平理论的提出,为我国构建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在底线公平视阈中,社会成员的不同福利需求可以分为底线福利需求和非底线福利需求两个层次;社会成员的同一福利需求可以分为底线需求和非底线需求两种成分。与此相应,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底线福利制度满足社会成员的底线福利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一致性;非底线福利制度满足社会成员的非底线福利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差异性;跨底线福利制度兼顾同一社会福利需求中的底线需求和非底线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给付与社会规制是福利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两种类型,也是实现福利国家的手段广义的包含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调节发展与秩序矛盾的最主要手段。福利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福利国家却各有其特点。那么什么是福利国家?已有的福利国家之间的福利制度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今后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文主要通过武川  相似文献   

9.
科研动态     
《中国民政》2012,(12):53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项目评估会议在京召开2012年11月12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项目评估会议。此次评估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总报告及中国老年人福利政策、儿童福利政策、残疾人福利政策、慈善福利政策等十个分报告。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徐立,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爱平、副主任刘更光、陈日发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既是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又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还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唐乐 《传承》2008,(18):104-105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国家不堪重负,并容易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各国纷纷开始了各种积极地应对措施,以职业福利替补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的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从"福利国家"向"社会型投资国家"转变,促进社会福利开支来源的多元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2,(12):53-53
2012年11月12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项目评估会议。此次评估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总报告及中国老年人福利政策、儿童福利政策、残疾人福利政策、慈善福利政策等十个分报告。  相似文献   

13.
西方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国家不堪重负,并容易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各国纷纷开始了各种积极地应对措施,以职业福利替补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的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从"福利国家"向"社会型投资国家"转变,促进社会福利开支来源的多元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在一个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为主体的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福利目标由最低标准向社会质量转变、福利对象由被动受助者向能动主体转变、福利主体由独力支撑到多元合作转变、福利机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转变,以及福利政策模式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相似文献   

15.
郑功成 《乡音》2013,(6):34-35
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与重塑中国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保障制度从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条件下,针对城乡居民持续高涨的社会福利诉求,急切需要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从现实情形出发,关键在于澄清如下一些认识误区:福利恐惧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对计戈经济时代"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否定,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被戴上了有色眼镜,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在一些场合几乎等同于"福利病",进而患上了一种"福利恐惧症"。一些人将社会  相似文献   

16.
董浩  赵文婧 《人民论坛》2010,(8):186-187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的成立为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福利协会只有深化认识,开拓创新,强化服务成效,提高工作水平,才能为全面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更多的关注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在规范研究中更多的从制度上关注社会福利。本文将主要关注应该构建何种类型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问题。认为,福利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幸福生活的条件,社会福利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状况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可持续性社会福利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它主要以公共部门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主体,以持续性指标作为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前提,将社会成员乃至整个人类拥有可持续幸福生活作为主要社会福利目标,以发展教育、帮助就业等提高"个人能力基础"的活动作为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2,(3):58-58
谭晓辉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撰文指出,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普惠型福利模式。普惠型福利模式的实现是以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强调由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层次化、法制化、标准化的福利发展道路。第一,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将福利对象由传统救助对象扩展至所有社会成员。第二,提升社会福利质量,注重救助、服务、扶持,通过向社会传递公正价值、解决社会风险来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简论社会福利服务的广泛参与及其实现过程张牢生社会福利通常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与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项目、福利设施、福利服务手段等的统称。广义的社会福利泛指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公益事业,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狭义的社会福...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吉林省民政厅依托原有农村敬老院,开展了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和基层民政事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5月,吉林省政府在公主岭市召开了“全省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全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民政部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概括为“南有广西五保村,北有吉林农村福利服务中心”。2007年4月,根据部长办公会安排,由办公厅、最低生活保障司、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政》和《中国社会报》有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赴吉林省就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走在全省前列的公主岭市、桦甸市、长春市的十几个乡镇的社会福利中心,形成了吉林省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建设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强农村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