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对其作科学而具体的诠释,以致于不会使“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沦为空谈和一种滥辞,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应涵盖“人民”、“后代人”、“有生命意义即将出生的人”、“法人”、“犯罪人”和“失去生命的人”等。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动物的人,“自我”即有自我意识的人,“超我”即有高尚境界的人。“本我”的人终身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如同牲畜,不知一生之所事;“自我”的人,有自我意识,个性明显,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超我”的人,超越了自我,胸怀宽广,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铭记心间。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一个不断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过程和能达到的目标。特别是从“自我”到“超我”,有些人通过自身修养达到…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责和”,以及“责和”的重要性和怎样构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成志  焦春红 《世纪桥》2009,(13):61-6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现的核心,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指少数人或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也不是泛指所有的人,而是具有特定内涵。具体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具有一定对应性。以人为本就像人民的“幸福之树”,她即需要强基固本和不断生长。也需要科学管理和铲除病虫害。要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四不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大孤山球团厂(以下简称大球厂)党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发展围绕“人”转、事情依靠“人”干、成果要让“人”享、和谐要由“人”建的人本思想,抓住培养人、用活人、开发人这一环节,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和谐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小丽 《党的建设》2013,(12):46-46
今年以来,酒泉市组织《酒泉日报》、酒泉广播电视台、酒泉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新闻媒体,开展了“最美酒泉人”大型媒体寻访活动,通过发现宣传“最美酒泉人”、颂扬“最美酒泉人”、学习“最美酒泉人”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推荐身边人、寻常人、高尚人,积极学好人、帮好人、做好人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为构筑酒泉“精神高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赵谦  车凤 《前线》2014,(3):106-111
说到“忠”字,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在评价一个人时,如果说他是“忠臣”、“忠诚”、“忠孝之人”,这就是很高的褒奖了。在古代儒家思想看来,“忠”和“孝”是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对长辈尽孝,对君王、国家尽忠,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9.
首先,该文提出人的能力是生产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力量源泉,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坚持“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而且要树立“能力才是力量”和“能力本位”的新观念,塑造“能力人”。其次,该文分析了主体能力结构,认为人的基本能力应该是智力、体力和道德力的有机统一。最后,该文分析了“道德力”在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塑造“能力人”不仅要重视人的智力、体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育,而且要重视人的“道德力”的开发、利用和培育。  相似文献   

10.
人本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80年代广为发展,至今仍受世界各国重视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进行管理,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纵观国内外成功管理的实践,无不显示了人本管理的无穷魅力。一、从“手段人”向“目的人”的转变: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西方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科学管理说”到“人际关系说”、“行为科学说”再到“现代管理说”(即“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对人的态度、人性的认识也相应经历了“经济人”假说、“…  相似文献   

11.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汪洋书记明确提出了“培育库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的要求。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仁者爱人”,或者说对人的关爱。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思路和价值认同都是紧紧围绕“人”而展开的,离开了“人”,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以人为本”中“人”的涵义有一个全面、清醒、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和谐,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这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其实,对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而言,无一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因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共同发展。和谐勃发生机力量,人类社会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时下一些人把人与人和谐相处曲解为不讲党性原则,不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团和气,甚至容忍腐败,任其发展。其表现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仅解决了“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而且把“经过党校培训”作为选拔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资格之一,实现了教育培养与选拔任用的统一。“选人”“用人”必须先“育人”。正如江泽民所说:“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本文根据《干部选用条例》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毕节“试验区”和“四大区”(能源大区、绿色大区、畜牧大区、旅游大区)建设的实际,谈“怎样育人”和“育什么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霍克  董钊 《新长征》2009,(5):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些论述阐明了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极其生命意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后,现已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主要来源是“人”,人的因素、创造性、个性、才能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使现代企业的管理重心必须适应这一转变,日益从管“物”转化为管“人”,从研究人的需要、人的行为、人与组织的关系人手,进而使企业管理柔性化、人性化和人情化,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那么,作为中国电信集团的基层营运企业,应该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呢?  相似文献   

17.
“人”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蕴合并开显出了“人”的多维哲学视域: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青年马克思的视域中,人就是以社会为本体,通过自觉自由的对象性活动融入又走出自然,实现自我的存在物。这为科学地界说“人”的存在,为真正解开“人之谜”、叩问“人为何物”提供了一把锁钥。  相似文献   

18.
朱明贤 《唯实》2010,(4):37-39
由“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能得出老子反对“为学”。“为学”与“为道”同为人的能动性的基本体现方式,二者是统一的。“为学”,泛指人吸取知识、升华境界的认识活动,其价值目标是认识“道”以致“善为道”。“道”是可知的,人是能动的,人与道、天、地同为大,因此,人完全可以“为学”以知“道”。“绝学无忧”所绝之“学”有其特定内容,而不是“为学”活动本身,相反,“绝学”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正是“为学”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的成与败、繁荣与衰退、无不与“人”有关。难怪有人说:“办企业就是办人”。但是,如何看待“人”、保护“人”、管理“人”、开发“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了,人们朦胧地觉得,那是因为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科学地管理了人才。一个企业衰败了,却很难反思“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人”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却是确定无疑的。   任何企业决策领导层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  相似文献   

20.
最近,大邑县按照“目标量评、过程综评、群众主评”的3:3:4加权记分和综合得分评定“星级”,对348名“一村(社区)两名大学生”和“服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计划大学生”进行了统一考核。其中,三项评定分别有64人、292人、10人获得“五星级”,并对两年服务期满、获得“五星级”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续签了两年志愿服务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