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勇 《廉政瞭望》2011,(12):28-29
“变脸”是川剧里的绝活儿,转瞬之间,换了个面孔,常常让人惊叹不已。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却会另一种“变脸”。他们常常有两个或几个身份,真真假假地来回变换。被称作“最牛烟草局长”的广东省汕尾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陈文铸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他除了一般的违规违纪,还来回变换身份:一会儿是局长,一会儿又成了普通市民“陈涛”。  相似文献   

2.
巴丹 《前线》1993,(20)
教育之星北京顺义城关一中校长史树方是个老模范了。说他“老”,其实他才四十有三,正年富力强呢,所谓“老”,只是他老当模范。1989年,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校长,今年金秋时节,他又一次被选为北京市优秀校长。  相似文献   

3.
流光溢彩、造型独特、动作刚柔并济,加上那一声声高亢的嗓音,这就是川剧的魅力! 曾几何时,川剧是川人的梦。遥想当年,川剧在各派剧种中,独领风骚,尽显魅力!《巴山秀才》《变脸》《死水微澜》,这些精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烙印。细数川剧,变脸并非川剧的精髓,然而却让不了解川剧的人从变脸中再次感受到了川剧的热情和独特。  相似文献   

4.
谭冠三,湖南耒阳县人,1928年4月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成为第二野战军刘、邓麾下的一位名将。1950年初,谭冠三作为十八军政治委员,与军长张国华率部进藏,参与了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平叛、建立西藏自治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1966年12月才离开西藏。在这长达16年的漫长岁月里,谭冠三与西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老政委",以后又被江泽民称之为"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西藏这块雪域土地,献给了西藏人民。  相似文献   

5.
正在风光秀美的大辽河畔,天还没亮,四五十辆小货车便扎堆钻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子里。在明亮的灯光下、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号子声中,一箱箱黄瓜、茄子、芸豆等绿色棚菜被迅速装车运走,"走"出村落,"走"上百姓的餐桌……这繁忙的场景如今已成为盘山县古城子镇古城子村村民日常生活的常态。而经常被村民挂在嘴边感谢不已的人,是被大伙儿亲切称为"老杨"的村党总支书记杨松柏。  相似文献   

6.
山林依旧     
正最早从故乡里走出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叔;另一个,便是我。老叔是招义务兵招出来的。当兵虽然是极普通的一件事,但山里人疲于应付生活的窘迫,身型就差,远行的意识就淡薄,几代人才出老叔一个兵,颇有天荒顿破的意味。出山时,他是被小驴车吱扭吱扭送出来的,簇着山里老少,擂着牛皮老鼓。那时的老叔,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老叔,而是山里人向山外的一个生动的宣言:山里也出有出息的人,是绝不该被遗忘的。老叔去的是广东羊城,南北遥  相似文献   

7.
某国有企业总经理孙某,是一个人党32年的老党员,还兼任党支部副书记。近年来,由于他的开拓创新精神,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上级领导和企业职工都给予其高度评价。然而,他忙于经济工作,为了企业经常奔波在外,很少参加党支部会议。有时,即使人在企业里,也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党的组织活动,连党费也要党支部书记向他催交,半年或一年才交纳一次。  相似文献   

8.
农村改革打头炮万里是山东东平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并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铁道部长,协助邓小平同志抓铁路整顿。粉碎"四人帮"后,万里被派到  相似文献   

9.
沈阳军区后勤部原老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曹德连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觉得好象做梦,几乎不敢相信。因为一个多月之前,有个党史杂志社(《党史博采》杂志),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征集开国老将军的题词墨宝,我到医院里看望他,并请他当面挥毫,那时候他还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告诉我是进行身体检查,很快会出院,并且亲自从病房里把我送出来,在走廊握手告别。实在难以想到,这短短的数周之内,竟然辞世而去,怎不使人感到突然,撕心裂肺呢! 曹德连老将军原籍江西省南康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一军团工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个老党员,十八岁那年,他被招到四川一家大型军工厂当工人,十九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历经数省,终于在快退休的时候回到了家乡附近的城市。凭着他县级干部的身份,退了休是可以在城市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像很多人一样,提个鸟笼,拿个收音机,在公园的树荫里悠闲地散散步、聊聊天,抑或打打太极拳。  相似文献   

11.
正轻易说人好坏,于人于己,都显得人轻率。人活到一定岁数,就不敢轻易臧否他人了。因为活到最后才明白,轻易说人好坏,于人于己,都显得那么轻率。资历越深,不是资格越老,而是资格越少。因为,曾经笑话过他人的,也已被他人笑话过。曾经责难过别人的,也已被别人责难。从众多是非中,风一程雨一程过来,自会懂得被人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小时候常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对妻子不忠的人。伙计们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查尔斯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1,(9)
正我的父亲谭炳文是一位老红军。他出生于一个贫苦雇农家庭,在家排行第六,3岁时父母双亡,7岁时就给地主放牛。一家人住在茅草棚里,没有被子,晚上只好钻进玉米叶堆里睡觉。由于饥饿,缺营养,他长得很瘦小,入伍时身高才1.54米。1935年1月,他在贵州老家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六军团十七师,当时还不足16岁。同年,他随红六军团长征,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14.
老惯个子不高,估计不到1米6的样子。身型也不魁梧,属于山区农村人干瘦精细的类型。相比面庞不大的脸型,老惯的两只眼睛显得比较突出。而更为突出的是,他的两个腮帮子,在我记忆中,多数时候都是鼓得满满的、圆圆的,似乎稍不注意就会从脸的两边掉落下来。当然,老惯的腮帮子至今都没有掉下来,因为他要靠它们吃饭。老惯是个吹唢呐的,马蹬坝大队的所有人家,谁娶媳妇或嫁女,"嘀嘀嗒嗒"的唢呐一响,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这是老惯和他的兄弟队伍来了。  相似文献   

15.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16.
高炬  刘凯 《党的建设》2015,(1):14-15
见到才让扎西,是在他的墙上挂满与领导人合影和各种奖状的办公室里.他正在地里和农户一起挖中药材时被喊了回来,满身的泥土只是简单地扫了扫.或许是经常在地里劳作的缘故,人看上去很黑.说起合作社的名字,才让扎西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时,我就给合作社起名为庄稼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王石龙是个木讷的人,像块石头,还被埋在深山里、林海间、黑土中.可十年来,深山、林海、黑土没有挡住他发光、放亮,"省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就能说明一切.  相似文献   

18.
退休干部勾福禄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1996年,他从天津石化长丝厂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生活该怎样过才更有意义?勾老想,作为一名老党员只有融入党的事业、融入社会,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作出新贡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新的升华。他常说:“人老思想不能老,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不掉队,  相似文献   

19.
他是国庆50周年庆典心情最紧张的观礼代表,他是被清华同窗朱镕基称赞为“干大事的人”,他是对速度追求永无止境的“老神威”。  相似文献   

20.
史海一粟     
正陈云:"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93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演。他认为,"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