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金星 《湖湘论坛》2007,20(4):75-76
宪政是时代的强音,然宪政建设之关键在于树立宪法权威,而宪法权威又在乎宪法至上原则的确立.而宪法至上原则的根基则在于其生成的"高级法"背景与理论根据.文章正是基于这样逻辑推理,阐释了自然法是宪法至上原则生成的"高级法"背景,人民主权是宪法至上原则生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大至上",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说具有"决定一切职权的职权".而"人大至上"理念,却使得任何与对"人大立法"进行审查的努力知难而退.既然"人大"是主权之代表,那么,对"人大"立法的审查就意味着是对主权之代表的"审判";审判主权之代表者的审判者除了主权者之外,便再没有合格的"法官"了;但让自己来审判自己的代表人,既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也在逻辑上难以解开"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的悖论[1].  相似文献   

3.
9月15日,肇始于1954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迎来了整整60年的特别欢庆。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总结人大制度的风雨历程和实践得失,对于未来的政治改革和民主法治,无疑意义深远。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大制度完整总结了我国政治运行的经验,亦标志着注重“人民性”的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除了人大几近瘫痪的“文革”十年,人大制度在五十余年的实践中,整体扭转了中国的政治传统,它特别突出地诉诸“人民”的政治热情和行动,以人民为主体构建基础性的社会结构与目标,作为国家主体的工农阶级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政治地位。在一个官僚传统深厚悠久的东方大国,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4.
宪法概念混乱的危害性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宪法概念的澄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关系到能否建立科学的宪法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影响到能否为宪政制度的继续演进提供科学的宪法学理论。本文从对我国传统宪法概念的分析入手,阐明传统宪法概念的不足,指出宪法概念应揭示以下三点:宪法的逻辑起点,宪法的基本矛盾,宪法的属性。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宪法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内核和价值本源 ,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核心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至上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从宪法的核心价值看 ,以人为本与宪法至上是契合的。法律文化传统中“宪法至上”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公众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宪法至上理解上的偏差 ,对“以人为本”认识的混乱和滥用因素是二者产生隔膜的根源。其冲突通过明确人权的界限 ,限制政府权力来协调。  相似文献   

6.
"民主不是装饰品。"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这些话实在而意义深远,一语中的,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相关表述有很多,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两个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的。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表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地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至上”的相互关系上,尤其是围绕“三个至上”“谁至上”这一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场讨论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认为“三个至上”存在逻辑上的谬误,另一种倾向则认为...  相似文献   

8.
申欣旺  林龙 《浙江人大》2012,(12):17-19
宪法,国之重器。从100年前,第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实施开始,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寻宪政治国之路。然而自1908年到1949年,真真假假的宪法先后有10部之多,却从未给国人带来真正的宪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曾经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宪法,但专制主义幽灵的复活,却使共和国宪法成了一张废纸……直到八二宪法诞生后,  相似文献   

9.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共产党政策相融合的当代法政治学形态,强调的是政法统一和法政结合,避免单纯的法治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生活中的关键概念,诸如国家、民族、人民等看不见、摸不着,十分抽象。用来代表这些概念的往往是可以感知的具象的标志、符号甚至意识形态的符号,其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它们要起到代表的作用,离不开话语的塑造。“人民”“为人民”“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当代中国的符号与话语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象征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了新中国,世界上很难找到另外一个政治体制,使用“人民”一词如此频繁,对人民的定位如此之高,对人民的承诺如此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至上     
宪法至上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根本法、是理性和正义的集中体现,其核心精神是权力制约、保障人权。实现宪法至上就要强化宪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健全宪法审判制度、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并加强宪法宣传、强化民众的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在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过程中,人大较其他机构有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优势作支撑;有第三者裁定的信任优势作背景;有法定权力保障的制度优势作后盾,因此,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使人大工作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宪法根本法地位和宪法至上性信仰是两个不同的认识范畴。它们表现于国家和个人的方式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追求价值不同。同时它们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两者在自由和秩序的统一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宪政建设必须尽可能防止二者的疏离,追求它们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制宪时尊重各种社会共同体的利益诉求,在施行宪法时确立司法机关的司宪义务并尽快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地方人大要真正肩负起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任,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负人民重托,笔者认为,就必须在工作中切忌“十不”:一忌“被动不主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理直气壮地担负起权力机关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2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努力绘制着中国宪政的巨幅画卷。八二宪法的美好创意在亿万人民的壮丽实践中,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回顾20年来宪法实施的历程,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我国宪政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离人民群众最近,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人民政权建设的基础。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各地的乡镇人大在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广大农村的贯彻实施,巩固农村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14,(9):41-47
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展现人大风采,省人大常委会于5月下旬开展了“我与人大”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对象面向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历届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曾担任过人大代表的同志以及理论界、法律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文内容主要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来,特别是35年来贵州省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履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省的历史进程,以及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感人风采,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2,(12):24-25
宪法的权威源于公民生活的内在需要,来自于对公民生活的根本关怀,产生于对公民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它通过确认国家政权的归属,全面体现人民主权原则;通过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国策,明确引导与规范公民的生活;通过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直接、全面地与公民生活紧密融为一体。学习宪法、理解宪法不应只看宪法条文或宪法制度,而应当更多把握渗透在这种条文或制度中的自由、民主及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大》2012,(12):3
今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回顾和重温宪法发展历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至上的宪政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八大,同样传递出人民至上的信号:报告中,人民二字频频亮相,共出现145次之多;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19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