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初同志著革命回忆录第二部《有志尚如年少时》,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两年前出版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6,(12):76-78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人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自闭心理,有的甚至息上了自闭症,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耍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这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如今。作家连同作家的作品一起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散文特别是传统的散文尤甚。大众文艺出版社最近出了本名为《桃花水》的文集。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推出的新作家丛书中的一本。很“不幸”。这是本散文集。且收录的散文大都应归入传统之列。  相似文献   

4.
李希杰 《求贤》2010,(4):27-27
车屋票儿兼玉女 浮世人生皆有欲 行权若期揽五子 即将落为网中鱼  相似文献   

5.
王彦峰 《先锋队》2014,(1):53-53
"我不爱爵位,不爱金钱。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不可丢。"早在中学时代,读方志敏同志的《清贫》时,就被他那种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所感动。今日再读,联想目前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心情激荡,感触颇深。《清贫》全文仅仅983字,但字字千金,句句如雷。文章讲述的是方志敏同志被捕后受到两个国民党士兵勒索的故事。敌兵搜遍方志敏全身,结果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高连奎 《前线》2012,(Z1):131
为什么我们党能一次次地创造奇迹?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光明的前途?为什么要以政道超越政体?为什么要以人民社会超越公民社会?由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合著的《人间正道》一书,就此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高连奎 《前线》2012,(7):131-131
为什么我们党能一次次地创造奇迹?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光明的前途?为什么要以政道超越政体?为什么要以人民社会超越公民社会?由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合著的《人间正道》一书,就此给出了答案。人类历史就是不断挑战一应战的历史。《人间正道》一书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应对挑战的执政能力,包括:  相似文献   

8.
陈杰 《当代党员》2010,(5):74-75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被后人誉为“百代用兵之祖、天下武学之圣”。用兵离不开帅,而对于帅,《孙子兵法》用了比较多的篇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尧 《前线》1994,(12)
近读《资治通鉴》,一则“唐德宗入民居问乐苦”的故事耐人寻味:德宗外出打猎,偶入一民家,问百姓因何丰年不乐?民答曰:诏令不信。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有点象今天的乱摊派),云“和籴”(议价购粮?)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连“白条”也不给打)!于是“上命复(返  相似文献   

10.
古连是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老前辈。他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在腥风血雨中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1929年和1930年先后任中共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同志《反对自由主义》发表于1937年9月7日。就在两个月前的同一天即7月7日,发生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变——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当时,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应正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工作学习的胡耀邦同志的请求而  相似文献   

12.
邹万银 《实践》2009,(8):54-54
任亚平同志所著<用心办公>一书,洋洋数十万言,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品读,思考,感触深矣. 本书作者酝酿数年,成稿后又修改润色,方敢问世.之所以这样耐得住,大概一是不追求轰动效应;二是期以足够的火候,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三是在作者眼里,每一个字都是一棵树,不仅要长出叶来,还要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读《四川党史》刘泰焰肩担道义写春秋,沥血呕心何怨尤。求实存真为党国,天光云影此中游。读《四川党史》@刘泰焰...  相似文献   

14.
《坚定清醒务实创新》启发人《党建》第5期刊登的《坚定清醒务实创新》是篇好文章,它不但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亦阐明了做人与做事的准则与道理。我是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若人生没有坚定的信仰,就难有敬业精神,更谈不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清醒就是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什么不应该做。还有,时下许多人喜欢搞虚的,做事不踏实。没有一步一个脚印,路是走不远的。创新是新世纪的主题,创新会使我们的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福建省德化五中林宝铁价值千金的情意读了《党建》第4期刊登的《背上的兄弟》…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18):62-62
2008年10月底,为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高干部文化素质”的倡议,重庆市委宣传部会同重庆出版社和西南大学文学院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编辑出版系列简明文化读本,以帮助党政干部提高文化素质,每月一辑的《读点经典》从那时开始孕育。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读《随遇而安》之前,虽然也经常看《非诚勿扰》,虽然也经常被逗笑,但是对孟爷爷和这档节目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随遇而安》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的看法。一款相亲节目和貌似娱乐的外表蒙蔽了我或者很多人的眼睛,让我们没有看到孟非真正的价值所在。直到有一次,也是一件节目中的小事,但经过孟非的点评之后,我突然心情豁然开朗,他不会去故作惊人之语,但评语中正平和,却又恰到好处。那一刻我才发现孟非是如何低调的隐藏着自己,却又能恰到好处的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关注点,也发表着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叶剑英传略》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传记作品中很难得的一本好书。它以较短的篇幅囊括了叶剑英伟大的一生。全书思想深邃,蕴含丰富,史料翔实,文笔朴实而感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光辉形象。我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捧读这第一部叶剑英传记,爱不释手,为他的传奇式的革命经历所吸引,为  相似文献   

18.
首阳 《先锋队》2012,(1):15-19
愚公移山这则古老的寓言,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精神的生动阐释。自从毛泽东以此为题作了讲演,愚公移山就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改造山河、自力更生的动员口号。愚公故乡山西,在革命和建设时代,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处处跃动着愚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公言 《奋斗》2006,(9):62-62
关于钱,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唐代张说的《钱本草》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绝妙佳文,读来令人沉思,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20.
王元化 《党建》2010,(4):53-54
一 毛泽东在“五四”早、中期固然赞赏胡适、陈独秀、吴虞、李大钊等,但并不主张废弃传统文化。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他就受到杨昌济的熏陶。1914年他在日记中写道:“仍抄曾文正公日记,欲在一月以内抄完,亦文正一书不完不看他书之意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1917年,他仍自称“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