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久前,美国《纽约时报》以《China’s Pop Ficdon》(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了中国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对于如此高的评价,很多中国读者感到错愕和哑然:这个身材瘦弱、打扮出位、爱以“半裸照”示人的24岁男青年,堪称“最成功”吗?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体中对辛亥革命最为纠结的一位作家。辛亥革命中,他未置身事外;辛亥革命后,他以文学文本形式描述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这是因为他的社会人生追寻与辛亥革命的目标相近,即共和和启蒙。当然,他更偏重于启蒙,由启蒙而立人而共和。  相似文献   

3.
自90年代以来,作家对人性之大欲进行了毫无节制、毫无边际的张扬。这些过去作为文学主要批判与否定的东西,如今却成为作家们热衷的对象。作家走向自身的反面,进入到了文学所斥责对象的丑陋行列,失去了羞耻感,作家的作家意识--角色意识和道德意识--被放弃乃至被抛弃。作为文学命运的担当者,作家为文学的义务与责任的使命意识异变为谋权谋利谋欲的生存意识。这正是作家良知的消失。作家良知的消失主要体现在作家欲望书写中艺术良知的消失,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社会良知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在中国的举办,在中国崛起背景下,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日渐凸现。就文学而言,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的书写成为当下作家的现实诉求和现实焦虑。而如果我们承认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学传统和审美惯例的积淀和传承离不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对每一个时代文学现场正在发生的文学现实所蕴含的新的审美可能性的把握和揭示,那么我认为当下中国文学书写中,  相似文献   

5.
张建亚     
山西北方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六届高研班学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直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数码影像学会常务理事,山西作家书画研究院会员。  相似文献   

6.
沈泽民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工会运动及早期革命文学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一个革命作家,沈泽民在革命活动之余,竭尽全力编辑译介西方文学作品和社会改革方面的文章,同时创作一些评论,针砭新文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满怀激情地投入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社会斗争中。  相似文献   

7.
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面世,沦陷区文学主体的性质和面貌得到肯定。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华文学通史》大多增加了沦陷时期的内容。张爱玲、梅娘、袁犀、关永吉、爵青等一批被冷落近半个世纪的沦陷区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重新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但对于沦陷区文学的怀疑、贬低和曲解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仍坚持从政治上否定沦陷区作家进而否定沦陷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张爱玲个案说明产生上述偏颇的原因,是客观层面上第一手材料的省缺以及主观层面上认识论的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8.
适得其反     
《人事天地》2011,(10):63-63
一位知名作家到一座小城市去旅游。这座小城市里唯一的一家书店的经理为了讨好这位作家,就撤下了书架上的其他书籍,全部换上了这位作家的作品。“其他作家的书呢?”来到书店后,这位作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困惑不解地问书店的经理。书店经理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才说:“其他的书都卖光了!”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在激情与喧哗中失落——1985-1993年当代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学人文精神的危机非常明显。表现之一,文学追求荒诞,淡化理想,趋于平庸,消解崇高,盛行虚无主义;表现之二,作家认真的世俗失落,道德解体,文学创作走向粗俗化;表现之三,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当代中国文学的复兴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游记散文源远流长 ,明清时期尤为繁荣。这一时期 ,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 ,明清作家对苏轼游记的继承和发展十分重要。不仅苏轼的优秀作品对明清作家有影响 ,他的许多创作观念对明清作家的影响也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11.
北美华裔小说家水仙花的中国情结范守义①水仙花(SuiSinFar),本名埃迪思·冒德·伊顿(EdithMaudeEaton,1865-1914),是一位具有一半中国血统的欧亚裔作家。其父爱德华·伊顿(EdwardEaton,1838-1915)是英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侦探小说以担负侦破任务的侦探为主角,作家设计纷繁复杂的各类案件供侦探施展才华,剥茧抽丝,抓获案犯。围绕作案、破案大舞台多角度展示侦探与罪犯、罪犯与被害人、被害人与侦探等相互对立的多极人物世界,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形象画廊。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国一些作家创作所暴露出的时代性的阙如令人吃惊,体现在作品的主导意象上,是把对现实的批判和抵抗建筑在回归自然和传统儒文化价值上。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程角度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价值不可能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的思想智力资源,返回田野更是绝无前途的倒退。当代作家应深刻把握转型期中国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汲取超越于农业文明之上的先进的思想文化资源,致力于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理论家兼作家型的“两栖”文学名家是不乏其人的,诸如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茅盾、臧克家、何其芳、陈荒煤、王蒙等等,然而更多的情况是有人宜于成为多有建树的理论家,有人宜于成为作品等身的作家,二者很难兼而有之。特别是在当代文坛上,既从事理论研究又操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两栖”文学大家,更是寥若晨星。而林先生可以说是这“两栖”人物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以其学术理论专著(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鲁迅与中国文化)、《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散…  相似文献   

15.
古语说文人相轻,其实未必。不久前,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此物最堪思——作家友情展”,揭示不少作家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姜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8):134+137-134,137
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道亮丽的文学景观,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文学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繁荣的局面。我国社会文化告别了僵化、一元的格局,开创了多元化的文学观念,使得市场经济下作家的创作个性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7.
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80后”对同龄青年作家具有迷化现象,迷读者与非迷读者在对同龄作家的认同、迷读者对所喜欢作家的态度、迷读者对所喜爱作家作品的深入了解,以及迷读者和非迷读者对待同一起抄袭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表明,一部分“80后”对同龄作家具有鲜明的迷化特征.这种迷化现象表明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 ,对于性别文学的研究此起彼伏 ,从2 0世纪 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80年代引进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影响并产生了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突出的创作现象有 :王安忆、铁凝大胆的性描写 ;陈染、林白等作家的“个人化写作” ;朱文颖等 70年代作家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从小就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本人则是最崇拜《道德经》中老子的道德思想,并信奉中国道家的对立统一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创作中。黑塞的作品尽管题材不同,情节各异,但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可以说是其小说创作中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宋春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戏剧作家。他先是以外国戏剧理论及作品的译介和评述,后又以戏剧创作,为我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话剧创作,主要是喜剧。他将喜剧创作的视角转向了中国世态与风俗的摹写,并且卓有成效地展开了摄取的广角。在他的剧作中一直跃动着一种极力要将中国的世态风俗和新的民族艺术形式高度结合起来的可贵追求。这也正是其风俗喜剧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