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等就业既是不歧视国际劳工标准所贯彻的法律精神,也是禁止就业歧视的权利支点。一个体系完整、制度健全和功能完备的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必然依赖于一个成熟的平等就业权利支撑体系。《就业促进法》的平等就业是一大“亮点”,但面临重重困境。其中,加强政府促进平等就业的职责,划清政府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界限,回归平等就业权并健全平等就业权利制度,改革平等就业权利救济机制并强化法律责任,是《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0,(3):2-2
1月中旬,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会议发布了“2009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这是对2009年就业工作成果的展示,也为更好地做好2010年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公民基本人权、社会繁荣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直接确定了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诸多援助措施,但在当前的法律语境下,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法律保障如何得以实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11,(11):56-56
本刊讯(通讯员 韦俊科)柳城县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及“进学校送服务”等就业专项活动。2011年“春风行动”中,全县共召开14场劳务招聘会,仅启动仪式上,就达成就业意向1028人。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就业与我国女性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敏 《工会论坛》2005,11(6):15-16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待解决。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积极引导与发展我国女性的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立校之本”。就业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归宿点,必须受到高度重视。文中通过对比费里斯州立大学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助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式与做法,分析该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费里斯大学好的做法,弥补该校的不足,通过多种方式更好地助推该校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1,(10):65-65
本刊讯9月7日,“2011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南宁启动。本次服务月活动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旨在大力促进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活动期间,全区各级人才服务和就业服务机构将统一提供“八个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就业促进法》首次明确了就业援助制度,规定了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的方法和途径,但是当前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仍然不尽完善。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状下,我们必须构建统一完整的就业援助法律体系,有效发挥就业援助法律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就业困难人员的平等权、劳动权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就业促进法》首次明确了就业援助制度,规定了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的方法和途径,但是当前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仍然不尽完善。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状下,我们必须构建统一完整的就业援助法律体系,有效发挥就业援助法律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就业困难人员的平等权、劳动权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09,(21):6-7
面对金融风暴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为何有些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漂亮突围,广受青睐?为何有些毕业生却在企业招兵买马的竞技场里遭遇“滑铁卢”?这涉及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我们认为,讨论一个毕业生有没有就业竞争力,就像看待企业产品“有没有人要”、“好用不好用”和“有没有市场”一样。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在一个法治社会,以健全的法制表达民生立场,是必需的选择;消除就业歧视是促进就业的应有含义,通过法律制度消除就业歧视是促进就业的必经之路。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促进和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鉴于国际金融海啸和国内经济下滑已严重冲击就业市场,南宁市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关注民生,扩大就业。从观念上、法律上、制度上以及具体的实际操作等方面为全面缓解南宁市城乡就业矛盾、实现稳定就业局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宗和 《人事天地》2010,(22):31-32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党和政府已明确提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千方百计做好扩大就业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然而要实现“促就业,保民生”的目标,必须破解三大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促进就业的法哲学思考——从法律责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实行“公民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就业促进法》第一次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法制化,从法律上确立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民事、行政及刑事法律责任。这是国家的恩赐,抑或政府应尽的职责?从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消极权利到积极权利的变化、权利救济的现实性以及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等方面来剖析现代政府承担就业促进法律责任的法理逻辑.亦是一条思考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带来全球就业危机:金融危机掀起企业裁员风潮;导致失业率骤升;影响就业质量,致使工资水平下降。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要多管齐下,应对我国就业危机:兼顾“保增长”与“保就业”两个目标,实现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破解二元难题;等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的出台,第一次将就业政策法制化,从法律上确立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的就业制度,并按照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覃剑 《人事天地》2011,(5):52-52
贺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以平台促建设、以就业促民生、以服务促和谐”主题,不断推进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赵小强  马振 《工会论坛》2006,12(6):26-27,37
就业歧视急待立法规制,但关于就业歧视的基本理论还有待深入研究。就业歧视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而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于就业歧视概念的界定,并通过比较概括得出适合于我国的关于就业歧视的概念。其次,从法律规范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和相关制度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解决之各界人士发表了很多见解,几乎没有人系统地从法律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对国外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进行考察,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提出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对策建议,使大学生就业走上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