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正向“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个社会也日益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和世俗化,在中国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为何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出于民族文化的自大自恋,也不单是为了抵御外来强势文化入侵的文化保守和文化自卫,而是基于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自强,基于对传统文化与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文化自觉。具体地说,当今中国之所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出于四方面的战略考量:一是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二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三是国际竞争的独特优势,四是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既不注意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吸收优秀管理思想文化,又对外来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难以实施,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缓慢的又一重要原因。著名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专家查尔斯·汉普登·特纳和阿尔方斯·特龙佩纳斯通过对世界最主要的创造财富的七大文化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发展旨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社会品质,它是推动科学发展,让我们进入“中国2.0”时代的基础。立足于文化安全,强化现代文化意识,以我文化为本,学、用优秀他文化、异文明属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实务,它是加强民主政治制度与法冶中国建设的诉求,是建现代中国之需;习用优秀的他文化、异文明是与人竞争并有优势的保障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记,文化建设、繁荣拟增大优质他文化的引进力与接受度,应大尺度地吸纳、借鉴他文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其五大特征深刻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富民”“中和”“天人合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新征程上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需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特别是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冷漠和功利性人际关系的今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建立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  相似文献   

7.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本质属性、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因自身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边屯文化是指迁徙屯居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保卫边疆历史进程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区域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屯垦戍边实民文化特点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对于永胜县乃至云南来讲,必须充分认识到边屯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弘扬边屯文化有助于动员各族人民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优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政策上遵循所谓同心圆式的发展,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合理内核,不断地挖掘、重构,流通、向外输出、扩大影响,这一过程正是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增强而推进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的和谐价值、“和而不同”的和谐本质、“和而不流、和必中节”的和谐原则以及“忠恕之道”的致和方法等思想都是和谐世界思想的重要传统文化根源。探析和谐世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不仅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对于丰富、完善和实践和谐世界思想也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举行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传递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明确信息,体现了党中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决心。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算法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发展挑战及应对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在算法时代,由于算法缺位传统优秀文化宣教、算法信息交互议程设置失衡、算法温床裹挟多元价值,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被削弱、影响力被消解、引领力被弱化。因此,需要强化价值引领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召力;推进构建算法赋能传播新格局,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算法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化相契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以达到算法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制度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于革命文化,浸润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人民政协制度的民族文化根基,革命文化是铸就人民政协制度的精神文化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支撑人民政协制度的制度文化根基。在新时代,深入理解人民政协制度的文化根基,认清人民政协制度基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鲜明特色,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铸魂,这源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特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在实践当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包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文化自信人才。  相似文献   

15.
大理州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白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长期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并与边疆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国人民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人文荟萃、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大理的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取得明显的进步,先后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2003年4月,李长春同志到大理进行视察调研。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大理州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地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改革.大理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也才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符合时代要求、促进时代发展的课题。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H.R.尧斯的接受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这一研究视角,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可以聚焦在三个方面,即回归经典诠释、关注生活实践、聚焦时代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历史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项基本方针。90年代我国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造,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安队伍存在警民关系紧张、警队管理简单、缺少关爱、民警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追本溯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智慧,将警营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相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儒学"仁学、礼义、中庸、保民"思想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一脉相承,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当传承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于培育警察素养、管理警队,营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儒警文化氛围,以建设一支并将其具有良好道德水平的当代儒警队伍。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公安队伍存在警民关系紧张、警队管理简单、缺少关爱、民警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追本溯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智慧,将警营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相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儒学"仁学、礼义、中庸、保民"思想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一脉相承,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当传承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于培育警察素养、管理警队,营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儒警文化氛围,以建设一支并将其具有良好道德水平的当代儒警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