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真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 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着重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青少年时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克服传统的“学会生存”教育重智轻德和个人主义的弊端,发挥德育的基本功能,迎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德育教育经历了一个从重视、不重视到重视,由个人主义转向综合主义的曲折过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教育应以德育为先、构建学校德育教育机制、注意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强化隐性德育教育的渗透性、重点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实践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着家庭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抵触现象,在德育思想观念、家长教养方式、对德育手段的理解上都存在着种种抵触。对此,家长应自觉提高素质,改变成才观念,理解教育者意图;学校应重视学生德育内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变愿景教育为现实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自觉抵御不良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由于应试教育中作为教育手段的考试已被异化为目的,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如老师和家长片面重视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青少年往往重分数、轻育人。青少年学生因挣脱不了以成绩论好坏的枷锁,无心追求对道德的自我完善与提高,教师因没有卸掉升学压力的沉重负担,无暇顾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可见,坚持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是社会、学校及家庭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两个基本方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充分发挥这三方面教育力量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德育资源共享,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最终完成学校德育目标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两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和规范学校德育的目标管理,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拓  相似文献   

7.
德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要得以实现,必须注重并研究德育工作方式。在新形势下,德育可以采取确保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研究德育内容与目标相契合的方法三种有效方式来开展。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加坡学校德育立足国情,善于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的学校德育体系,在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独具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由于传统德育中陈旧观念的不良影响、社会现实发展的影响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造成了我国学校德育出现了"非人化"即"物化"的现象。实现人本化德育必须从学校入手,改进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以及德育评价等各个环节,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以人为本",使德育工作取得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学教育正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已成为多数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把德育放在首位”也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引以自豪的尚方宝剑。但是,就中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德育工作虽然有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有了各种规范、守则、意见、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但学校德育“高调低效”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德育工作者。 一、德育“高调低效”现象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和谐相邻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其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青少年德育对相邻关系的关注是欠缺的。从相邻关系的法律性和道德性的角度而言,青少年德育应当重视相邻关系教育,加强青少年在相邻关系中的容忍、信任和道德两难教育,建议现行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充实相邻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包含了人本基础、德育分期和德育方法等内容,其以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为核心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对改变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所形成的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中的“人学空场”的顽症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基础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可从三个方面整合:与德育课程整合、与德育常规整合、与德育实践整合,从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而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为“三重三轻”、“三个不适应”和“四个不能”。“三重三轻”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三个不适应”即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成人化倾向;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缺少针对性;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四个不能”即不能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工作;不能根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途径认知及其网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对网络途径的认知可从他们对网络的态度、对网络影响的认知、网络规范的认知和网络信度的认知四方面分析,青少年的需要、价值观及生活阅历等决定他们对网络社会化途径的认知和选择,从而导致青少年产生特定网络行为,表现为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时间与地点、迷恋程度以及对不良信息的阅读。要将网络的消极作用抑制在更小的范围,最佳方法就是教育:对青少年来讲,要加强“善待网络”的教育;对家长来讲,应系统的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学校来讲,应该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培养“善待网络”的一代。此外,还要从整体上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重视媒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社区课后教育"是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产物。实施青少年"社区课后教育"应遵循开放性、实际性、发展性原则。在教育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学校、社区和家长要紧密配合,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活动。青少年"社区课后教育"具有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提高德育实效,并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思想品行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又强调指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因此,注重发挥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已经迫在眉睫。有些家长认为所有教育应该在学校完成,而忽视了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整体的人格教育。广州师院科研所等六家单位联合进行的“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25%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学校应该在教育方面负完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节俭的美德,是一种精神──吃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排挤下,德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件”。学校每每偏重智育,忽视德育,轻视体育和美育;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环节;只重视教书,忽视育人,使艰苦奋斗教育受到冷落。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仅仅停留于一般号召或标语口号的表面层次上,难以使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青少年个体内在的品质。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离开艰苦奋斗,现代化的蓝图只能是幻想。因此,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势在必行。一、艰苦奋斗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一项伟大的基础工程,学校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多年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实施性较差,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新局面?笔者以为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和解决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