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2013,(12)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人的解放是贯彻其始终的逻辑主线,整个马克思学说体系就是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凝结在一起的整体。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正题,是整个体系的逻辑起点。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合题,是整个体系的逻辑终点。马克思学说体系是以人的解放为主线通过否定之否定逻辑构筑而成的完整的总体性圆圈。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著名政治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顺应历史的要求提出了分权学说。他们将国家的权力分为三个部分,欲通过的权力的分立达到限制权力的目的。洛克首次提出了分权学说,孟德斯鸠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学说,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念。两者既一脉相承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李扬 《唯实》2007,(9):139-143
通过对洛克劳动财产权的分析,可以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产权基础提供有力的法理支持.通过运用外部性原理和马太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可以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原理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扬 《唯实》2007,(8):139-143
通过对洛克劳动财产权的分析,可以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产权基础提供有力的法理支持.通过运用外部性原理和马太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可以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提供有力的经济原理支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初,在行为主义政治思潮的统治之后,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以其恢宏巨著<正义论>重提自由、民主,平等这类重大价值性命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这类传统政治学关注的主题重新进行研究,由此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政治学界开始了"复魅"的思想运动.罗尔斯的"叙事"是传统的,但其"叙述"却是当代的.罗尔斯与西方近代传统政治思想的这种"文本"关联性,生动地体现在他在财产权理论上对卢梭与洛克的继承和超越.财产的占有是善还是恶,是自由之基还是不平等之根?在西方思想史上,洛克和卢梭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传统:前者张扬了自由主义精神,后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取向.20世纪的罗尔斯,用卢梭调整洛克,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较高成就,对目前中国的财产权制度也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6.
王仰文 《唯实》2007,(7):45-48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转型。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熊霖  莫小英 《学习月刊》2014,(22):18-19
一、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理论1、知识产权关于劳动方面的理论洛克自然法理论中劳动为财产权提供了正当性的观点,也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正当性。这就是个人有权就其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主张权利。自然权利观点也可以说是关于知识产权制度性质的一个重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个人权利与宗教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制衡关系是政治学说中重要的议题。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协调个人权利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洛克较早的论述了个人与社会制衡的思想。个人权力对宗教、政治、经济三方面因素产生制约和平衡 ,从而使整个社会与个人达成一种平衡态势。其中 ,个人权力的至上性和不可取消性不仅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根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时代主题下 ,重温他的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富于效率的财产权制度安排,是现代宪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公民财产权则应当成为宪法关于财产权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文章在对"公共财产"进行辨析后,指出以公共财产权消解公民财产权,是一种理论上的混乱和倒退.文章认为,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是其他一切形式财产权的基础和根源.文章从有利于恢复公民的宪法权利、有利于实现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确立平等保护的宪法原则、有利于寻求对国家权力制约的途径等方面,阐述了确立公民财产权宪法地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代史上的国家主权学说学术界一般认为关于主权的学说,就其提出一整套理论体系而言,可追溯到16世纪。英法等国的学者布丹、老秀斯、霍布斯、洛克、瓦泰尔、卢梭等政治思想家对这一学说的提出和发展都做出了贡献。通常说主权,是指某个国家独立自主的、不容外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