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纵观美国近240年的历史,会发现它的国家安全观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因时代的不同不断变化。华盛顿主义1789年4月,华盛顿出任第一任美国总统。八年之后,华盛顿又一次面临是走还是留的抉择。因为宪法对总统任期没有限制,华盛顿可以恋栈到死。但他又一次交出权力回家务农。告别白宫前,华盛顿发表演说,提出,为  相似文献   

2.
彭迪  钱行 《瞭望》1987,(51)
华盛顿专电 美苏首脑在华盛顿的会晤虽已时过多日,但对这次会晤的成果和意义,各国专家学者还在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评价。争论的问题之一是,从这次首脑会晤看,美苏两国的政策究竟有什么变化。 据记者在华盛顿所见所闻,美国,特别是苏联,在作法上和过去比较显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四月九日至十一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第十九号大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的门前戒备森严,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高级财政、金融官员云集此地,参加这个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每年一度的春季会议。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10月30日来华盛顿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总统里根举行了一天会谈。会谈后里根宣布,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于12月7日访美。里根定于明年上半年访苏。历时两年的美苏首脑互访计划几经周折终将实现在即。 美苏就戈尔巴乔夫将访问美国发表的联合公报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期间将签署一项彻底销毁两国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协议,并将全面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华盛顿照例是火树银花、姹紫嫣红。大街小巷,多姿多采的圣诞树令人眼花缭乱。商店里,形形色色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远方的亲人,带着给妻子儿女的节日礼品归来了,阖家团圆,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相似文献   

6.
达洲 《瞭望》1988,(23)
笔者一到纽约,发现闹市区的路口,有一家报纸所设的自动卖报柜居然多于《纽约时报》。这家报纸就是《今日美国报》。后来在华盛顿发现情况更是如此。 笔者在华盛顿市郊的马里兰大学安顿下来后,才开始明白,上面提到的现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于3月下旬在华盛顿为苏美首脑莫斯科会晤做准备而进行的三天会谈,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由于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的分歧几乎都依然如故。双  相似文献   

8.
黄泳  吴晋 《瞭望》1989,(38)
华盛顿专电 今年夏天,华盛顿雨水较多,气候凉爽;但是频频爆出的政坛丑闻却似一阵阵灼人热浪,令美国舆论感到焦躁不安。 “华盛顿成了道德的泥潭” 美国的“廉政”问题由来已久。远的不说,里根政府任内就连绵不断,他的三大亲信接连出事:先是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助理理查德·艾伦上任伊始就因接受日本人的“馈赠”问题“失手”而被迫去职,之后,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迪弗中途  相似文献   

9.
孟庚 《瞭望》1991,(40)
今年九月,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市200周年,当地报纸早就报道,市府及工商界准备大事庆祝一番,借以改善这个城市的形象,招徕更多游客。 1988年底,在阔别5年之后重返这个城市时的第一印象就是:华盛顿建设得更漂亮了。市区,精确  相似文献   

10.
黄泳 《瞭望》1991,(18)
华盛顿专电 海湾战争结束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国务卿贝克已先后三次访问中东地区,探索解决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冲突的途径。本月27日早晨当贝克回到华盛顿时,美国舆论界认为,贝克的第三次中东之行仍然“几乎是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11.
孙筱音 《民主》2007,(3):19-19
据媒体报道,武汉动物园一头非洲大象因不堪游客频繁“袭击”,竟用鼻子卷起石块还击,将一名小女孩头部砸伤。因动物园草坪四周有铁栏杆围着,还挖了一人多深的防护沟,一些游客便认为十分安全,拿着石块、泥土、塑料瓶等扔向大象。开始,两头大象没有在意,仍在用长鼻子卷草吃。后来,其中一头公象,突然暴躁起来,大声朝人群吼叫,可游客不为所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专电 美苏两国外长九月十九日和二十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两天会谈,讨论了拟议中的两国首脑第二次会晤的准备工作以及有关问题。会谈结果表明,尽管双方在军备控制的某些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接近,但仍未能就首脑会晤的日期和议程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美苏两国外长9月15日至17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三天会谈,双方就缔结一项消除两国中程导弹的条约达成了原则协议,并宣布两国领导人定于今年秋季举行第三次首脑会晤。这是两国外长近几年来举行的多次会谈中成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Joshua Bell),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  相似文献   

15.
彭迪  钱行 《瞭望》1987,(49)
华盛顿专电 美苏两国首脑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第三次会晤,两国关系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美苏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激烈的军备竞赛和严峻的核恐怖平衡。为了一面发展、部署、保护和隐藏自己的核力量,一面竭力侦察、追踪和准备击毁对方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09,(16):53-53
中国空射导弹PL-13构筑“死亡区”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华盛顿战略评估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霹雳”(PL)导弹家族涌现出的先进空射导弹——PL-13应引起美国军界的高度关注。《华盛顿时报》称,这款导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超越美国和俄罗斯同类装备的强力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放军拥有了一定的非对称空战优势。美国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庞大空军力量难以再对中国领空构成太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专电 五角大楼是一座庞然大物,世界上很少有那一座办公楼的规模能同它相比。但是,6月中旬华盛顿爆出的一大新闻,其牵涉面之广,可以同这个庞然大物比高低。 这是一起美国国防部军事物资采购舞弊贿赂案,被美国新闻界称为美国国防部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司法部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的白领阶层刑事案。联邦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2)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7月25日在华盛顿签署《华盛顿宣言》,宣布结束两国间长达46年的交战状态.双方在《华盛顿宣言》中一致同意,采取一系列步骤,以表明两国间新时期的开始.这些步骤包括:约以间开通直接电话联系、两国间实现电力联网、第三国旅游者原则上可在约以间自由过境以及继续就经济合作举行谈判等等.拉宾说,约以将在数月内“签署一项最终的和长久的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中央情报局重整旗鼓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华盛顿专电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西郊,有一块林郁浓深的绿地,自从被人称为“美国冷战总统”的杜鲁门在50年代初亲自创建美国中央情报局以来,这里一直是中情局的神经中枢。中情局的特殊使命、显赫地位、至高无上的秘密活动权力...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辆汽车在华盛顿阿灵顿公墓的上坡缓缓行驶,后面跟着五十多个衣衫褴褛的无家可归者。他们去为他们的一个老伙伴——在街头流浪了二十二年的杰西·卡彭特送葬。 一位穷困的流浪汉死了,本来没有资格在美国首都的这个著名公墓里找到安身之地。因为这块公墓是美国的阵亡将士以及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