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但对一些问题仍存在分歧意见。本文仅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就一些争论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消亡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国家消亡这一问题,有以下几个前提。第一,假定社会主义革命在许多国家内同时胜利;第二,排除国际因素;第三,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物质基  相似文献   

2.
我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明确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特殊性问题。其实早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就预见到了东方国家所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带有更多的特殊性。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的方针路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标志着我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思想飞跃,是我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联系苏联在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更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我党的发展多么重要。我们不仅从我党和我国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脉络来体会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当代最新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为"把全党变成大学校",他通过"四个亲自带头",即亲自带头学习马列、亲自带头讲授马列、亲自带头倡导马列、亲自带头支持翻译马列,积极促成全党范围的马列主义学习热潮。应该说,马列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大繁荣、大发展,与他的上述努力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抓好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当前首先是抓好十三大理论的学习。我们的目的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国以后,我们照搬了苏联的模式,但是,实践证明苏联模式不成功。现在,他们也在改革,东欧也在改革,就是他们改革成功了,我们也不能照搬他们的,一定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建设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承认,我们不少新干部的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于与现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也由于“左”的政策,我国曾长期处于基本上闭关自守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战略的转变。开始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并借鉴国际上出现的出口加工区的经验,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今年中央根据已有经济特区的成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行政主体概念于80年代末产生后沿用至今,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公共行政的进一步发展,其外延与内涵均受到了挑战,其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的确认问题、实体行政权和行政责任的归属问题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缺陷,本文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对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晨 《理论视野》2024,(2):95-100
对主体问题的思考伴随了阿尔都塞整个思想生涯,以“反主体”为其理论表现形式,呈现出递进式的阐发层次:从其早期的认识生产到后期的主体生产再到晚期的主体空无。在这当中,偶然性成为反主体的理论枪头,分别体现为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过度决定作用之下社会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在相遇唯物主义潜流中由空无带来的随机偶发性。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仍在阿尔都塞所开辟的主体维度中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其他三项原则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我们所要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严重缺陷,这表现在:行政主体概念界定混乱,行政主体范围界定不够清晰,行政违法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不明确,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相等同。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需重新定位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角色,重新界定行政主体概念和范围,重新建立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的运行效果受到主体角色履行状况的影响和制约,而后者与主体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之间的一致性密切相关。主体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主要围绕着责任和利益两个方面展开。对于大多数公共服务而言,主体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总是部分一致的。责任和利益任何一个方面的不一致,都会造成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之间的角色差距。角色履行正是不断调试两者差距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是影响主体履行角色的两个重要的因变量,责任和利益则是影响主体履行角色的两个重要的自变量。理性分析政府、生产机构和公民不同的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履行,可以为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历史实践”到“历史唯物”:马克思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与探索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从历史的实践到历史的唯物,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定论,使东方人掌握了研究人类社会主体性的“一把钥匙”。“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凡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民,都是组成人民群众的主体,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12.
李海 《学理论》2011,(36):261-262
主体性教学作为新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的主题。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主体性教学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发展与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他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列主义文化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核心是发展和人的真正平等,儒家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经典,追求的是秩序与和谐,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体系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交汇并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融合。通过学习借鉴马列主义的优秀思想,积极挖掘儒学的有益资源,在马列主义和儒学的交汇中发现两者在哲学一元论,精英主义政治观念,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上产生的契合之处,这些契合点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研究两者的文化契合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治理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对传统行政主体理论造成了深刻的冲击,政府已不再是唯一的在社会治理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社会治理中的行政主体理论需要重构和完善。需要认可和规范承担社会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对社会进行协同治理,以引导、规范公民行为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主体理论是整个行政法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是构建行政法学其他理论的基础。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起步较晚,且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与国外理论严重脱节,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但无论是在行政法学研究还是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行政主体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行政主体理论的研究亦从未停止。随着第三部门的勃兴、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日强以及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的引入,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遭受了猛烈的冲击。行政主体理论究竟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在1991年第2期《青少年探讨》上,李海荣在肯定80年代“主体性文化热”的内在超越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理论失足。文章指出: 如果说发现了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格结构的不足在于轻视个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主体性文化热”的内在超越的话,那么,矫枉过正,片面强调个人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的价值、需要和尊严而忽视群体、类、社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忽视个体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应有的社会价值,则是“主体性文化热”的严重失足。这是其一。其二,“主体性文化热”中,人们企图以理智的审视和有批判的选择,摄入西方资本主义人文思想的合理因素,以填补传统人文精神的不足,从而建立起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间性理论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同性理论是哲学学理的逻辑必然,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和谐相处、智慧生成的终极理念,是现实和未来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对当前改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宏展  张艳 《学理论》2012,(23):247-248
主体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其体会到成功.然而,现实的主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成为主体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对于劳动关系研究的文献疏理方式很多,比如从历史演进的视角、从流派创立的视角、从双方博弈重点的视角、从双方矛盾性质的视角、从工作场所和工作社区规则建立的视角、从宏观系统理论视角或从工业民主权利视角,等等。本文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对于双方关系认知的视角,将目前既有的劳动关系理论归纳为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