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华同志的《马克思、恩格斯预见过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商品生产》一文(载《党校论坛》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李文),提出了一个新题目。李文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过渡时期有关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银行、信贷的论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文章所论各点来看,很难说明题目的含义,顶多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涉及过商品生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社会上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一些论著都认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阶段不存在商品生产,也不存在货币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北方本)一书中这样写道:“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自从社会经济由自然经济进入商品经济之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虽然社会制度依次更替,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但商品经济一直存在和发展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论断,但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以后历史的发展与他们当初的设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克服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的弊端并在这些弊端的反面勾画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斯大林,尤其是斯大林依照当时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蓝图“按图施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本质;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局部加以革新,但总体上仍然比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反思社会主义优越性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在新的参照系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阶段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兼容与相关一种一度颇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按劳分配直接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论述的有关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原则,是和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形式相联系的,因而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不能兼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实在人们面前设置了这样的“二难选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清廉”的概念,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创立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和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经典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清廉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清廉建设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源泉。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的,他在领导俄共(布)和国家机关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清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提出并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特征的论述,是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我们曾把马恩的论述作为唯一的标准和先验模式,结果导致了实践中一系列“左”的错误的发生。近年来则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即有些人因为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和马恩的看法有颇大的差异,就认为马恩的看法有“认识上的缺陷”,甚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几乎未作专门的概括”。这要求我们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谟鸿 《湖湘论坛》2002,15(4):72-73
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形成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关于西欧发达国家未来社会构想的思考上。马克思说过,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前进方向。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相似文献   

10.
在俄国农村公社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是,差异并非矛盾或对立,实际上只不过是他们论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并且这种状况是由于特定情形的需要所造成的。所谓在农村公社与“跨越”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根本性分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1.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什么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因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曾设想取消商品经济,实行产品的直接交换,但后来又总结了实践经验,恢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在认  相似文献   

12.
李积云  周宏伟 《传承》2007,(5):32-3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但是这些新变化否定不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两个必然”理论的科学性,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证实了这个科学论断。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社会经济形态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中作了论述:“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  相似文献   

14.
曲升  史家亮 《传承》2007,(5):37-38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在肯定“对立”和“统一”具有相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统一性存在的多种形态。包括对立面相互依存、对立面相互渗透、对立面相互转化等。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科学体系以来,已经历了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历史科学和实验科学两大发展阶段。中国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陈云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客观上推动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验科学阶段向纵深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大突出贡献。一、政治经济学从历史科学向实验科学的转变(一)历史科学的提法及原由早在187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共同认为:包括他们的经济学说在内,“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①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认为…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经济条件我们今天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比较,有很大一段历史差距。那么,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初级阶段不存在马克思设想的那些条件,按劳分配就无立足之地?我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的确给按劳分配以重大制约和影响,但并不是经典作家所论述的经济条件在今天已绝然毫无踪影。按劳分配在前提条件、交换原则、现实结果等方面还是一定程度地具备了其实现的客观经济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未来社会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理想蓝图。然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俄国、中国、东欧等一些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不管几十年来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惊人的成就,比起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蓝图,却依然存在着相当差距。一句话,作为社会制度而存在于人类七十年的社会主义,迄今依旧是处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自列宁起这个阶段始称为社会主义——的境界之下的。 这样,我们面前就存在着一个“两难怪圈”:肯定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共产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初三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中,存在着一些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的教学,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和误解。本文欲就此提供一些具体材料,并作某些简要分析,以供参考和选用。为切合教学实际,材料源于教材,不另选。一、关于“历史时期”1.共产主义时期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测,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着两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它的高级阶段。”(见教材,第166页)根据这一论述,共产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9.
岳海峰 《前沿》2014,(9):24-25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纯洁性论述涉及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多个方面。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纯洁性论述是确保党的理论纯洁与党性纯洁的思想之灯。  相似文献   

20.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停止了思想,安祥地长眠了。领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任,光荣地落到了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的身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恩格斯与马克思结下了深厚而崇高的战斗友谊。恩格斯一贯高举马克思的伟大旗帜,无限忠于马克思的思想和路线,与马克思合写了无数召唤无产者向资产阶级战斗的光辉篇章。马克思最信赖恩格斯,称恩格斯是“第二个我”和“忠实的朋友”。(《资本论》第一卷校样最后一页给恩格斯的信)马克思说:“恩格斯和我的友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