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2日凌晨,俄罗斯的一支先头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开人南联盟科索沃省首府普里什蒂纳。美英等国对此表示"震惊"之余,急忙下令驻扎在巴尔干的北约先遣部队迅速进人科索沃c这次酝酿已久的科索沃"维和"行动,就以俄罗斯同北约的竞争拉开了帷幕。而这一颇具戏剧性和象征性的序幕,也预示着科索沃"维和"行动的道路将坎坷曲折,矛盾重重。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俄罗斯与北约矛盾不断。北约"暂停"空袭后,旧的矛盾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接连出现。最突出者乃是俄罗斯军队在科索沃"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曾扮演过"超级大国"的角色。可在俄国人的生活中,却有一些"小"的现象,颇值得玩味。大房子小电梯。俄罗斯无论是住宅、办公室或宾馆的房间,屋顶都建得很高,宽敞明亮,让住惯了矮房的人看着头晕。可楼里的电梯却非常小,空身站四五个人就很挤了。像中国那种到处都是能站十几个人的大电梯太少了,  相似文献   

3.
你是谁的人     
人生中有许多困惑与烦恼.日前,鄙人就遇到一着:那天去某部门办事,碰见某公,聊起机关的人际关系,某公冷不丁闷了我一棍:"你是谁的人?"我心中抽紧,惶惶然不知作何回答,情急之下反问一句:"你说,我应该是谁的人?!"某公哑然. 此语着实让我咀嚼了半天.不知从何时起、何地始,"你是谁的人","我是谁的人","他是谁的人",这些莫名其妙却又并非空穴来风的"鬼话",象瘟疫般在我们生存的时空里漫散开来,给你、我、他这同志式的人际关系,投下缕缕阴影."你是谁的人",说的白一点,无非是:你是哪一帮哪一条线上的人,你是跟随哪个领导受哪个领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一、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  相似文献   

5.
在苏维埃俄国决定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俄共党内、苏维埃政权内部以及在工农群众中有不少人大惑不解.有的人说,"我们刚把本国的资本家赶走,现在又要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了",这是在"出卖我们的俄罗斯母亲",让工人"退回去受资本家的奴役";有的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背叛";也有人担心,利用资本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等等.对此,列宁说对这些反对意见要非常认真地倾听,因为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实行租让可能带来的危险.同时他认为一些群众的意见和担心是出于一种革命本能,而我们决不能受这种革命本能的支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8)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位于东西方之间,同时经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历代知识分子在不断思考"我"的文化与"他者"文化。作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索洛维约夫也在不断探索俄罗斯文化的定位问题,通过对世界其他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蕴含着他对"我"与"他者"关系的重要认知,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出路,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救赎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以来,欧洲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空前恶化,冷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欧洲安全体系发生了动摇,一种新形式的"冷战"疑云又笼罩在了欧洲上空。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北约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互相谴责与"亮剑",都把对方视为"最大威胁"。俄罗斯被视为"潜在侵略威胁"2014年9月北约威尔士峰会发表的《威尔士宣言》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是整个  相似文献   

8.
张文兰 《学理论》2012,(10):168-169
面包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主食。在样式众多风味各异的面包制品中,尤以营养价值最高、对健康最有益的黑面包脍炙人口。"面包和盐"是俄罗斯人的最爱,也是最具民族文化内涵的食品,用它待客是俄罗斯古老的文化习俗,也是俄罗斯民族慷慨、友善性格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为何难以走出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剧变已逾7年,俄罗斯在社会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是接连不断的危机,让人看不到希望。俄罗斯的危机性质如何,它为什么难以走出危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其中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一、危机困扰俄罗斯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从1992年1月起实行“休...  相似文献   

10.
8月对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墙外"马涅什"地下购物中心的一声轰然巨响揭开了俄罗斯系列爆炸案的序幕。在随后的16天内,俄境内的布伊纳克斯克、莫斯科和伏尔加顿斯克又接连发生了四起居民楼被炸事件,近300名无辜居民命丧黄泉。特别是莫斯科古里亚诺娃街和卡希尔斯基公路旁两座居民楼的被炸更震惊了整个俄罗斯,使每个俄罗斯人都痛切地意识到:车臣战事离自己实际上并不遥远。据调查分析,莫斯科等地连续发生的这几起爆炸血案均为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所为。无辜百姓的惨重伤亡激怒了俄罗斯人,同时也惊醒了此前在解决车臣问题上优柔寡断、摇摆…  相似文献   

11.
"季玛,别坐得那么远,离我再近些。"在一个媒体见面会上普京高声召唤着远处的一个人。这个被普京以昵称称呼的人,就是俄罗斯新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这位年仅43岁  相似文献   

12.
未来     
娄岩 《侨园》2012,(6):34
临回美国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原本想和父母在一起,但朋友的一个电话又让我忘记了最后陪父母一个晚上的诺言.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朋友问:"这次回国感觉如何?"我脱口而出的竟是"我仿佛完全忘记了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的事实."用我母亲的话说:"这孩子回国这么多天就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一个朋友更是调侃我道:"我就没看过一个像你这样从国外回来的人,比总理还忙的."  相似文献   

13.
飞往“红色地区” 去年7月我们从莫斯科启程去伏尔加格勒考察。伏尔加格勒原名查里津镇,十月革命胜利后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56年赫鲁晓夫又将它改为伏尔加格勒。 在飞机上,一位俄罗斯大企业的总经理、苏联时期某州交通厅长听说我是中国人,对我特别友好。他告诉我,伏尔加格勒是“红色地区”。俄罗斯人按居民政治倾向和政党影响力把国家划分为“红色地区”、“灰色地区”和“褐色地区”。俄共影响大的地区称“红色地区”,民主派占优势的地区称“灰色地区”,自由民主党追随者多的地区称“褐色地区”。他说:“近来‘红色地区’明显扩大,俄共又在奥廖尔等五个州和自治共和国的选举中获得压倒优势”。我问他:“原因是什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7,(Z1)
正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俄罗斯人是一个战斗民族,他们的尚武精神举世闻名。确实,俄罗斯民族曾经打败了拿破仑法国和希特勒德国的入侵,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在历史上也曾凭借军事力量把一个地处东欧的小公国变成了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前几日普京总统的一句"俄罗斯的边界是无限的",引起了无数人的遐想。但是与军事成就同在的是俄罗斯民族在文化、科技等领域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试想  相似文献   

15.
读纪伯伦的文集,跳入眼帘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这句话让我停止阅读,进入思考。今日再读纪伯伦(幸好是到今天来读这句话),我感到对忘记这一人人皆有的,只是时间和地点、事情和内容各不相同的行为,有了许多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16.
夏风 《侨园》2005,(2):22-23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新年过得不愉快的人要倒一年的霉。在圣诞、新年、俄历新年三大节日到来之前,在北京的俄罗斯人,也都不亦乐乎地忙着回国前的各项准备,好让自己的新年过得愉快些:商人会赶去雅宝路市场进足货物,在北京工作、旅游的俄罗斯人也不忘给亲朋好友捎一份异乡的礼物。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仅在雅宝路,主要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进行贸易的商家就有近5000家。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对"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名词比较熟悉,但对"眼梗"一词也许很陌生。首先,让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薛先生,现年52岁,是一家服装公司  相似文献   

18.
"总部基地越来越美,像个天然花园。"一目,朋友向我提起总部基地时,既惊讶,又羡慕,还有点神往。 是吗?和我一样,许多人怀着猜疑之心来到总部基地;又揣着满意答卷离开总部基地。其中不乏地产开发商,也不乏当初对总部基地不屑一顾的人。但现在他们的声音基本趋同了:"没想到"、"不容易"、"了不起"……我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也经历过如此的反复。  相似文献   

19.
新西伯利亚市是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亚洲部分最大的城市,是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这座位于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的城市像大多数俄罗斯城市一样,节奏缓慢,略显破旧。但是,由新西伯利亚市中心向南驱车30公里,你就会发现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色:崭新的建筑物、忙忙碌碌的人们……这里就是俄罗斯著名的科学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所在地。现在,这里被西方人称作"硅森林"——西伯利亚的硅谷。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都称俄罗斯民族是战斗的民族,他们勇敢彪悍,爱憎分明。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和俄罗斯人经常打交道,深知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故事一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俄罗斯远东华人工商联合会首先发出为汶川灾区募捐的倡议书,并组织当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积极为灾区募捐。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