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15年9月开始,郑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查询全市低保救助人数、救助标准和资金支出情况等详细信息了。对市民提出的低保救助、受灾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等申请,全市任一个民政服务窗口都要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要求受理……这些喜人的变化,发生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并对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之后。2015年以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项工作评议主题突出、程序严谨、针对性强的特点,先后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等十余项工作进行了评议,总结提炼出"准、严、实"的"三字诀",使专项工作评议真正评出实情、议出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实现2018年全市在全省率先脱贫"的总体目标和"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将低保提标、倒房重建、医疗救助、大数据比对、精准救助提升行动与脱贫攻坚任务全方位衔接,多点发力、精准发力、组合发力,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决战贡献了民政力量。一、打好低保提标"拳",率先实现兜底脱贫在宜昌市44.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双城市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主线.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组织,搭好有效救助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市民政局通过实行城镇居民低保、农村居民低保、农村居民大病救助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目前,全市共有  相似文献   

4.
工作动态     
襄樊市医疗救助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湖北省襄樊市城区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工作从去年10月开始实施,分门诊医疗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两种。门诊医疗救助标准为人150元/年,大病医疗救助标准为人4000元/年以内。截止目前,已对2500名低保对象实施门诊医疗救助,对35名低保对象实施大病救助,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4.5万元。在定点医院设立医疗救助工作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受理需要救助者的申请,全程跟踪了解救助对象自入院至出院期间的诊疗过程,所用药类,费用支出情况以及其他医疗教助资金来源情况,掌握救助对象疾病类型和个人实际负担的数量,为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强化宣传公示,确保医疗救助工作阳光作业。  相似文献   

5.
工作动态     
吴忠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宁夏吴忠市着力健全完善以城市低保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2005年全市共有13584户36065人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432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依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城市低保家庭中796 名在校大学生,1498名二等以上残疾人,436名重度疾病患者,全部享受城市居民低保。 (吴忠市民政局杨玉梅韩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武安市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在老、少、病、贫中实施“六位一体”救助工程,使7万名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城乡一体救助,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通过实施动态管理,逐步调高低保标准,目前全市有低保对象7005户14688人,去年底发放低保金789.8万元。城镇低保月标准调高到180元;农村低保金由市财政全部负担,年标准不低于720元。同时,对全市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常山县民政局打破以往低保救助部门各自为政方式,实行部门联办,由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受理,乡镇(街道)审核,部门审批的"三级联动"办理体系,实现"最多跑一次,跑也不出村"的新模式。"低保惠民联办"以低保家庭在政策享受上"过程更简单、路程更便捷、覆盖更全面"为目标,通过"精减、精选、  相似文献   

8.
正为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民政部指导各地对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投诉举报专线进行全面升级,设立兼具投诉举报、政策咨询、求助受理等功能的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近日,民政部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民政微语"和官方微信"中国民政"全面公布各地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方  相似文献   

9.
短讯     
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山西省大同市对2004年出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进行了补充规定,确定对全市低保对象中的重大病患者,每年将发放1000元的医疗救助优惠券,可在低保对象定点医院诊疗或购买药品使用。此举将进一步解决低保对象患者无钱看病的问题。(孙亚格)  相似文献   

10.
正为应对低温寒冷天气,河南省孟州市民政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一是深入开展低保、特困救助对象审查复核工作。市民政局成立了复核督导组,对城市低保逐户检查,对农村低保和特困救助对象按30%比例进行抽查,让低保、特困救助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众。二是狠抓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敬老院、养老机构进行安  相似文献   

11.
工作动态     
汉中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陕西省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2009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有44341户77708人,占城镇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0,(12):61-61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江阳区城乡社会救助管理局,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和慈善事业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实际运作中初见成效。(江阳区民政局)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松滋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实现了7项工作创新,提高了低保救助效果。 一是创新低保工作网络体系。在全市各社区居委会聘请低保专管员44人,挂牌上岗,设立低保政策咨询、登记窗口,建立低保评审小组。乡镇成立低保评审委员会,市成立城市低保局,全市形成三级低保工作机构。困难群众可随时随地申请低保,改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拓宽救助领域,切实加大救助投入,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对城市低保对象的救助水平。2009年,全市月均保障城市低保对象70000人,月人均补助254元。 一、坚持把基本救助与专项救助结合起来,突出救助的系统性石家庄市自1996年建立城镇低保制度以来,先后6次提高保障标准,由最初的月人均100元提高到现在的265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5.
赵卫东  张宝 《中国民政》2008,(11):59-59
山东省昌乐县民政局大力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三大民生工程”,使全县的贫困群体得到了有效救助。一是城乡低保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实行受理、审批相分离和公示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规范低保资金发放程序,建立了“民政核标、财政核资、银行打卡”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位低保对象手中;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筹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百色市民政局)湖北省当阳市民政局对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各地困难群众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341个村委会、86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户籍人口174.3万人,其中北海市常住人口164.37万人。全市城乡低保人数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其中城市低保人数0.75万人,农村低保人数4.15万元。过去,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入户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并时常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低保工作难题,最近,鹤山市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对全市低保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今后加强和改进低保、社会救助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短讯     
<正>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江阳区城乡社会救助管理局,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和慈善事业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实际运作中初见成效。(江阳区民政局)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日起,本市居民办理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促进、计划生育、工会事务、社保卡办理、残联事务等事项,不用再跑到户籍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在居住地、工作地附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可以一站办结。上海全市各街镇(乡)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全面实施"全市通办"。回应"就近办事"呼声全年无休上海地域广、人口多,尤其是"人户分离"情况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