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到好处     
<正>我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但绝对不管自己叫"大叔"。是的,确实该叫"大叔",或者该叫"老爹"了,毫无疑问就是已到了这样的年龄,可我自己不这么叫。若问什么缘故,那是因为当一个人自称"我已经是大叔啦"的时候,他就变成真正的大叔了。女人也一样。当自己声称"我已经是大婶啦"的时候(哪怕是玩笑或者谦虚),她就变成真正的大婶了。话语一旦说出口,就拥有这样的力量,真的。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一生,哲言妙语无以计数。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受益良多。书中有一段谈及他"不带人"的大实话,堪称高论,而且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主管、首长调动,许多扈从随之进退,胡适就此说道:"我到任何机关都是不带人的。我不带人,什么人都是我的人;如果带了几个人,人家就有分别了,说这个是我的人,这是什么人的人了。"  相似文献   

3.
龙莉  洪进钟 《民主》2014,(5):35-36
<正>"我这个人,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智商,自然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业已功成名就的张富老师,但当他说这句话时,仍然能在他已过古稀之年的脸上看到被称之为"谦逊"的表情。"但好在我很坚持,坚持了一辈子!"一位自称"学历不达标"者,就这样在一辈子的探索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张富教学法",蜚声中学语文教育界。一生结缘语文凌晨,窗外一栋栋高楼仍在一片黢黑恬  相似文献   

4.
人生是什么?回答有各式各样的,但最多的是“我要怎么样,我要办什么事,我将成为什么人”这类回答。这类回答也对,只是回答者换了一个命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能说不重要,目的决定了人  相似文献   

5.
正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教养,简直就如同说她不检点了。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  相似文献   

6.
也谈信仰     
什么是信仰?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今天,很多人在思考,也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段经典的革命式话语,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当年爬雪山时的情景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我们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但我们的下  相似文献   

7.
娄岩 《侨园》2012,(1):22-23
在睿即将中学毕业时,发生了一件在我看来很有趣的事情.他所在的私立高中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场舞会,别人几乎都处过男女朋友,而儿子却是少数几个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方面的剩男之一.但他也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就在低年级中选了个最漂亮的女孩做他的舞伴.这是我了解的睿第一次为自己的面子去争取什么,而且也向别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一点比我强,当年在大学时,我都不敢和女孩子讲话,即便喜欢也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但睿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自己租了一辆加长悍马豪华车,并组织12对同学同车.他给女孩送了一束鲜花,也知道和女孩的家长说些客气话,但却不懂得如何照顾女孩.睿蚂有幸目睹了这一切,睿让所有的同学上车后,竟然自顾自的也上了车,却把他请来的女孩丢在了车外,当时人家女孩的父母就站在车外看着呢.是难为情,还是没有经验,我们不得而知.为此他回来后让我家领导好一顿奚落,当然主要是说他不够绅士,睿听后也只是笑笑.  相似文献   

8.
汤素兰 《民主》2014,(1):54-56
<正>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后,常有媒体的朋友问我的"中国梦"是什么。虽然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但面对这个问题,在第一时间我还是有些语塞,想了想之后,回答说:"我的‘中国梦’就是环境美好,食品安全,社会诚信,政府清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孩子们有时间游戏,年轻人相信未来。"但这个梦一说出来,立即就发现它跟中共十八大报告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说的"美丽中国"没有什么两样。看来我这人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吃着老百姓的  相似文献   

9.
架子     
毕家龙 《党政论坛》2010,(16):61-61
我说的架子,不是建筑工地上的架子。我说的架子,是摆架子,摆架子,是人的一种状态。架子是什么?架子看不到摸不着,但你只要是红尘中的人,就时时感觉到架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一问三不知”是说被问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全答不上来。但追根溯源,“三不知”最早可不是什么都不知的意思。《左传·衷公二十七年》里,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  相似文献   

11.
《民主》1999,(3)
有一个草菅人命的腐败分子说了一句话,涉及医院,他说“医院哪有不死人的,医院里死人是正常的”云云。在这种人眼里,无所谓责任事故,更无所谓草菅人命,死了就死了,什么正常不正常,我说正常死亡就是正常死亡,有什么好罗嗦的!在这里,大家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乃至死亡——也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医疗事故不是今  相似文献   

12.
康明斯公司是全美知名企业之一.康明斯柴油发动机`是全世界名牌产品之一. 何为"康明斯"?1919年春,全美新工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银行家米勒先生的事业如日中天,不知什么原因,他总处于一种莫名的亢奋状态中,总想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这天,他钻入自己的"福特"轿车,对司机说:"兜风去."  相似文献   

13.
人之调和     
<正>20世纪80年代,我疯狂读书,到了90年代就很少读书,现在又开始零零星星地读,但读的不再是文学、哲学,而是中医学。这个中医学也不是治病的中医学,而是跟认知有关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和学问。确切地说,我读它,是因为我越来越想弄清楚,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正在读的这本书,叫《本草问答》,谁问的、谁答的不重要,关键是它把我吓住了。它吓住我的有三句话:一句是"大地调和为宇宙",一句  相似文献   

14.
收钱的理由     
汤礼春 《侨园》2012,(1):44
我的宠物狗不小心摔断了腿,要做手术,我挑选了全市最好的一家宠物医院。我抱狗刚进医院,就听见一位老先生在那里冲护士小姐直嚷嚷:"你们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我的狗吐了还要我自己擦!我在家里可是什么都没做过的,进门脱鞋,马上就有保姆把它拿走!"院长走过来说:"老先生,你既然喜欢狗,给他擦擦有什么下不得手嘛?""自己擦,那你们请护士小姐干嘛?  相似文献   

15.
柳枢 《党政论坛》2014,(22):53-53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一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酒店的健身房,然后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我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7.
阿罗     
穆青 《瞭望》1984,(14)
阿罗,是我到“大津巴布韦遗址”游览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黑人。他大约三十多岁年纪,个子很高,皮肤黑中透红,显得非常健壮,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经常闪灼着一种机智而又纯朴的神采。他当时在旅游公司服务,一个人既当司机又兼管导游。当我们走出机场,被带到他的车前时,他发现乘客是几个中国同志,简直高兴极了,连忙打开车门张罗我们上车,并指着一些最好的座位让我们坐下。车是一辆中型旅行车,虽不太新,但收拾得整齐清洁,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特别是所有的玻璃都擦得纤尘不染,更说明司机的勤快。  相似文献   

18.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早就成为某些人办不光彩事情时的一句口头禅了.他们认为:只要局限于天、地、你、我所知的范围,外人一概不知,什么行赌、受赂、走后门、私分公款等等,就统统可以放胆而行. 但对这句语不作这样理解的,也大有人在.东汉时,有个以廉洁著称的太尉杨震.有一次,他路经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以前举荐过的.听说杨震来到,他就在当晚带着金银,去报答杨的知遇之恩.杨震坚拒不受,说:"难道老夫当年荐举你,竟是为了金银吗?这不成了受贿吗?"王密轻声说:"暮夜无知者."杨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五个指头伸出来,比谁是第一。老大说,我最粗,我应该排第一;老二说,我最灵活,我应该排第一;老三说,我最长,我应该排第一;老四说,我最高贵,戒指是戴在我上面的,我应该排第一;老五说,当我们去朝圣拜佛的时候,我领队,在最前面,自然是第一。就这样,争论来争论去,各不相让,也不协作。结果,这一天什么事儿也没干成。其实,五个指头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因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人家的优点,甚至只看到人家的缺点,所以,五个指头彼此都自恃清高而不愿意与人协作。同样的道理,领导者用人、决策也是这样。用人就得用人之所长,容其所…  相似文献   

20.
听说,北京某外企老板一天上班后,突然炒了他的司机的“统鱼”,原因是老板早晨上车时,发现车子的里程表比昨晚到家时多出20公里。该司机也二话没说,卷起铺盖立马走人。听到此事,笔者忽发联想:假如这个老板是国有企业的头儿呢?假如是国有企业的头儿,这个事情恐怕就不会这样轻而易举、干脆利索地了结,而且事情本身也未必构成什么问题。因为国有企业的头儿一定会这样认为:——多了20公里,是不是自己昨晚看错了?没事)L看里程表干嘛,这么不放心人。——水是清刚无鱼,司机嘛,谁没个事)L?多出几个公里都值得一提?——人家给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