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家康 《各界》2010,(9):44-46
据史籍记载,曹操一生共有二十五个儿子,是他与十三位女性所生。卞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刘夫人生曹昂、曹铄;环夫人生曹冲、曹据、曹宇;杜夫人生曹林、曹衮;秦夫人生曹珐、曹峻;尹夫人生曹矩;陈妾生曹斡;孙姬生曹上、曹彪、曹勤;李姬生曹乘、曹整、曹京;周姬生曹均;刘姬生曹棘;宋姬生曹徽;赵姬生曹茂。他们中的不少人早殇或暴毙,而存活于世上的,每人都有一段命运各异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2.
一季度,24个省、 区、市缺电,高温酷暑的夏季缺电是毫无疑问的了。面对电荒,我们采取了各种办法,比如加大电  相似文献   

3.
走过60年的生命旅程,其中30年是教书生涯。人们形容教师象“蜡烛”,上海盲童学校的张振民老师,尤其无愧于这一比喻,他给无数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的孩子们送去了阳光和温暖。  相似文献   

4.
娄岩 《侨园》2011,(9):24-25
(接上期)男孩15岁以后逆反心理像魔咒俯身一样变得不可理喻.睿也不例外,排斥他人,又渴望被人理解和承认,真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生阶段.我们都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所以耐心、包容、理解和赞美才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在面对那些“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们时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当然这对一直以来都认为代表正确和道理的家长而言,自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但遵从自然规律是不可逆的进化法则,我们有不服从它的理由吗?  相似文献   

5.
娄岩 《侨园》2011,(10):24-25
(接上期)在美国没有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由于初中生参加考试不记录在案,所以许多中国学生在家长的要求下几乎都经历过一到两次的所谓热身考试.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全面了解考试范围和方式,从而做到知己知彼,为考SAT做好充分准备.ACT没有限制,只要学生喜欢,考多少次都可以,大学录取时,一般都会参考最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娄岩 《侨园》2011,(7):30-31
(接上期)在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里,移民官特意让睿睿妈签署了一份声明,即自愿放弃在加拿大的行医权,然后才给她颁发了移民纸.移民加拿大后,睿的妈妈立即从原先的医学教授,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麻醉学博士后,经过层层筛选由总后特批,39岁穿军装在北京某部队医院做麻醉科主任,沦落成加拿大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路板厂里,流水线上的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相似文献   

7.
娄岩 《侨园》2011,(8):24-25
我必须强调的是,移民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孩子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但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将来老死他乡,这里就有了孩子的因素。且不论我们的牺牲是否值得,但我们为孩子实实在在做了件大好事,把他们带到一个身心都可以健康成长的天堂里来,让他们有了个幸福的开始,至于未来如何,就由他们自己的命运来决定了。美国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把创造性思维作为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这与中国高分低能的双基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娄岩 《侨园》2011,(6):28-29
儿子睿8岁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读完小学和中学,18岁时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同年在得知自己被美国名校录取时,他曾感慨地对我说:如果我出生在美国,一定要去参加美国总统选举!遗憾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在中国的童年生活睿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管过他,更别说像其他家长那样言传身教了。当别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画画、弹琴、跳舞、武术等补习班时,我却为所谓的事业陪客人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5)
正假如不为儿子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我真不知道现在办理这个事竟然还这么难。儿子将要大学毕业,准备到N国读研。对待独生子女我们做父母的是有求必应,这也是中国一代人的通病。倾其所有,凑足儿子读研的学费。我想,这以后儿子出国读研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我大错特错了……N国的规定,存款证明要1年以上,每笔资金要说明出处、来源,以便证明这些资金是合理、合法的收入。这还不算,要具备出国人员父母双方年收入达到15万元人民币的数额,要有收入纳税证明。存款证明需要原件,有  相似文献   

10.
说说错觉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部分是凭借知觉来完成的,而知觉又受个人经验、生理条件、客观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在观察问题、反映情况时,会不自觉地歪曲事实真象,形成错觉。错觉会使人产生复杂的不正确的思想和言行,成为产生大量思想矛盾的源头。研究错觉产生的背景、原因、条件,教育引导人们从错觉的误区中走出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错觉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但从思想工作角度去研究,主要有直观错觉、分析错觉和影响错觉三种。  相似文献   

11.
说说诚信     
近来,诚信一词在大众传媒使用率极高,诚信问题也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热点话题。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市场规则的确立和有效运行,既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约束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说说心里话     
正领导让我和作者、读者说说心里话,其实是有原因的。本来想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篇,后来领导考虑还是让以编辑的角度说几句为好。作为本刊编辑,我与作者和读者打交道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和其中的一些作者和读者有过长时间的交流。说句真心话,我们做编辑的非常感谢作者和读者的多年陪伴,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要想办好杂志那绝对是空谈。每天浏览和编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大量来  相似文献   

13.
说说标语     
近日读《文汇报》,看到这么一则趣闻:上海某工厂在进行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期间,厂内同时张贴了两条标语:一曰“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一曰“顾全大局,服从分配”——各执一端,让人无所适从。事情的原因,是标语设计者的“潜意识”里发生了新旧观念的碰撞呢,抑或纯属“巧合”?我们不得而知。可以断定的似乎只有一点:在宣传改革的过程中,标语仍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娄岩 《侨园》2011,(12):20-21
(接上期)许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没用,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过去总以为自己像八仙过海似的无所不能,但却每每在孩子的问题上连走麦城!面对渐渐长大的睿,总是会有太多的无奈,太多困惑.有时我站在马路上,看着身边匆匆过往的行人,突然变得很茫然.我觉得别人生活目标都很明确,活得也很充实,起码他们知道要去的地方.而我却仿佛是茫茫大海之中,沉浮于波涛之间的一叶扁舟,看不清方向,而且还随时有被突如其来的风浪淹没、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范垂省 《侨园》2015,(1):38
在中国提起包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们对包拯的了解多是来自于戏剧和影视,知道他生下来因其丑陋肤黑被父亲扔掉,而被其嫂抱回抚养成人,后成国家栋梁,以他为主人公创作的剧目如"探阴山"、"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不胜枚举。然而真实的包拯并非如此,下面,仅就本人阅读的史料和小说,说一说真实的包拯。包拯是北宋年间庐州合肥(今安徽)人,字希仁,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享年63岁,曾辅佐宋仁宗赵祯皇帝。实  相似文献   

16.
黄河的儿子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一日。黄河两岸已进入初冬季节。西北风怒吼着,郑州花园口黄河水面,被掀起几尺高的浪头,令人生畏地撞击着坝头,发出“哗哗”的响声。一个个头不高,身子显得瘦弱的小伙子,骑车来到花园口将军坝处,忽然听到有人喊:“救人啊!救人啊!”小伙子急忙眺下车,往河里一看,一个女青年正在惊涛骇浪中  相似文献   

17.
娄岩 《侨园》2011,(11):22-24
《在美国,我和儿子一起成长》一文自发表已连续刊载六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以丰富的感情、细腻的文笔通过生活中的诸多事情,讲述了一位完全中国式思维的父亲与受西方教育的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上的碰撞,但是埋藏在父子俩心底的那份深深的爱也随之流露,让人读后热泪盈眶,使人感动之余,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娄岩 《侨园》2012,(2):26-28
(接上期)上大学后的睿如鱼得水,不但知道用功,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可以施展才华的所在.从我们的谈话中,我深深感到睿的大学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而且对什么都感到满意.我想这时他的脸上一定和阳光下的向日葵一样灿烂无比.这也正是我们想看到的,我始终都认为做人没有比充实和快乐更值得追捧的了.  相似文献   

19.
娄岩 《侨园》2012,(1):22-23
在睿即将中学毕业时,发生了一件在我看来很有趣的事情.他所在的私立高中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场舞会,别人几乎都处过男女朋友,而儿子却是少数几个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方面的剩男之一.但他也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就在低年级中选了个最漂亮的女孩做他的舞伴.这是我了解的睿第一次为自己的面子去争取什么,而且也向别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一点比我强,当年在大学时,我都不敢和女孩子讲话,即便喜欢也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但睿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自己租了一辆加长悍马豪华车,并组织12对同学同车.他给女孩送了一束鲜花,也知道和女孩的家长说些客气话,但却不懂得如何照顾女孩.睿蚂有幸目睹了这一切,睿让所有的同学上车后,竟然自顾自的也上了车,却把他请来的女孩丢在了车外,当时人家女孩的父母就站在车外看着呢.是难为情,还是没有经验,我们不得而知.为此他回来后让我家领导好一顿奚落,当然主要是说他不够绅士,睿听后也只是笑笑.  相似文献   

20.
从呼兰县城租车跑出100多里的砂石路,到达杨林乡金堡村个体医生魏显臣家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 魏显臣不在家,女儿说她爹上地拉苞米去了,让记者进屋里坐着等一会儿。走进魏家的客厅,一个贴着红十字图案的旧诊包首先映入眼帘,在辨不清颜色的破木桌上,摆着几摞发黄的医学书、几盒注射用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