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3日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规  相似文献   

2.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邮件、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是能随时随地使用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3.
胡献忠 《党政论坛》2012,(19):33-35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很快,一个虚拟社会在悄然生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s.38亿,比2008年6月翻了一倍多。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最大的上网终端。同时,使用微博的用户在不断增加,徽博逐渐向大众化普及。在微博推动下,单向的“传播时代”正在向双向的“交流时代”迈进。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万增长到1.95亿,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全面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人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44.1%,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使用率为85.7%,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在互联网、广电网、移动网融合的背景下要运用好现代网络传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统一思想,坚定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今日中国的崭新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引导民众牢牢把握机遇,从而实现个人梦、中国梦、民族梦。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普及率为55.8%,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个小时。其中,中国手机网民新增5734万人,规模达7.53亿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交锋与博弈的主战场,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的新特点、新趋势,对网络安全观提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1,(3)
正手机的双重性质始终在平行地持续发展:一方面,手机的技术含量愈来愈高,功能愈来愈强大;另一方面,手机愈来愈通俗,几乎成为人手一部的日常用具。如同某些快速繁殖的物种改变了自然生态,手机正在深刻地重塑社会文化生态。目前为止,固定电话、传真机、书籍出版、电视机、电影、个人电脑、互联网、金融结算系统等正在逐渐向手机集聚,继而以手机为轴心配置信息传播产业链。手机直播已经成为网络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3,(16):44-44
还记得10年前的手机么?功能也就是发短信与打电话,但是智能化之后,手机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它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拍照、上网……手机的智能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的越来越普及,手机已经正式成为了第五媒体。借助手机这个载体,在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充分的利用手机载体,发挥其自媒体性、实时性、收发多样性、移动性等传播特性,规避手机运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弊端,占领手机载体这个传播平台,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手机犯罪是以手机为主要手段、工具的犯罪,其实质是利用手机的信息接收、储存、传输等功能进行的信息犯罪。手机犯罪的主要方式有手机诈骗,手机制作、传播、贩卖淫秽信息,手机敲诈勒索和手机传言四种。  相似文献   

10.
曾维涛 《学理论》2010,(21):126-126
使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军营中使用手机上网人数日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但对官兵日常训练、生活和身心健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应采取统一管理、限时使用、管理结合、以理为主、抓好有形、满足无形、立足现实、解决问题等方法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11.
赵剑眉 《学理论》2012,(13):279-280
3G时代,手机已经成为可移动、可上网的微型的电脑,4G时代手机最终将取代电脑成为终端,成为核心媒体。这种变化将对心理战和部队的心理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手机心理战将成为心理战的重要作战样式,部队的心理管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体,是队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传播工具。它包括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小说、手机博客等,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现代新兴传媒的一个重要载体,手机媒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现代公民教育是一个经常陛的全民教育,运用手机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教育,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探索尝试,也是深化全民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广东在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实现文字、音频、视频等的传播服务,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韩玉 《学理论》2012,(21):170-171
通过对手机媒体的介绍,分析了其时代特征,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指出高校对该行为的舆论引导策略:加强信息传播监管,监控手机媒体信息传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预警工作;建立手机媒体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正面引导舆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规范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7,(5)
<正>近日,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标题是"人类新鸦片,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打开一看居然是:手机。如今手机已经越来越像可以变戏法的魔杖,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手机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网、拍照、缴费、刷卡、购票、挂号、看电影、玩游戏不一而足。三百六十行,行行离不开手机;社会各阶层,几乎人人用手机;清晨叫醒准点提醒,每天日程要求提示,灵感突发记要义,兴致高时吟诗歌,快乐K一曲,交流上QQ,闲暇聊微信,年节发红包……新闻可以  相似文献   

16.
方硕瑾 《学理论》2013,(9):310-311,31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普及应用逐步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在这种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战斗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抢先占领手机媒体传播平台,开拓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网络已成为公众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场所,网络舆情给政府的决策和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只有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可以避免网络舆论发展的不可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当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进入了3G时代,手机网络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平台,加强手机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6)
被称为"第五代媒体"的手机媒体以其信息传播迅速、便捷等特点,倍受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青睐。然而,手机媒体在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社交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基于对上海市6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仲达 《学理论》2009,(28):141-142
一个流传广泛的地震谣言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现今地震谣传通过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传播,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传播范围也更加大。对应新传播手段形式的地震谣传,总结了几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当今中国 ,青年一代已成为电脑互联网潮流及其文化的主体。本文以 35岁以下的青年特别是号称“第五代人”的青少年为对象 ,对他们中主要的上网动机、心态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阐述影响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机制因素以及青年上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