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力 《侨园》2012,(12):56-58
今年102岁的罗明榜老人,是河南省"将军县"新县唯一健在的百岁老红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诞生过程,他带领战士解救过红四方面军的首长,他曾在战斗中"牺牲",他参加了两过雪山三过草地的万里长征,他随西路军喋血西征路。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5次受重伤,九死一生。1951年,他因病离休,如今在河南新县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新中国的老人,我们有革命精神,白头聚首其乐融融,学习锻炼,永葆青春。青松晚节,老骥壮心。献身四化,再上征程。”这是长沙老人大学的学生们唱的校歌。在老年大学生课堂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瘦高个子的老人,身穿灰白衣服,戴着老花眼镜,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他,名叫龚复新,是位红军老战士、离休老干部,今年六十四岁,离休前为湖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沈建文  孙美华 《团结》2007,(4):55-59
200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将迎来她的60周岁华诞。为配合民革武汉市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搞好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采访了民革历史的亲历者(他是协助和参与"民联"组建工作,现在还健在的为数不多的民革老人)、原民革中央委员、武汉市委会原主委李家友老人。  相似文献   

4.
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原人大副主任、民进沈阳市和平区离退休支部主任张谏同志,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教育和青少年成长。12年间,张谏共写出有关教育、关心下一代、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0多篇,他将稿费所得1万余元全部捐赠给沈阳市和平区五经五校,并受聘担任该校德育名誉  相似文献   

5.
正采访郑福田时,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他著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赞述》。粗粗翻了一下,这本书赞述的思想家共有53位,起于孔丘,讫于戴震,疏通文字,陈说义理,旁征博引,令人心折。我们的话题,就从这本书开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这和我一直崇尚并秉持知识分子的风骨有着直接关系。我们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6.
正回看2017年11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与一位坐着轮椅的87岁老人紧紧握手……这个镜头,让人久久不忘;这位老人,就是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方敬,他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众多"新乡贤"的一位杰出代表。清明节前夕,记者来到黄海之滨、抗日山下的赣榆区采访。抗日山树木葱绿、鲜花满坡。当年隶属山东的赣榆区是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的医生都像汪忠镐一样对待病人,那才是患者的福音有些医生不会老,比如汪忠镐。他70岁了,仍坚持做手术、写论文、带学生。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电话铃一响,他推开椅子,小跑着就去接,全无老人的衰态。近日,他从5位业内顶尖高手中胜出,摘得首届吴阶平医学奖。他最欣赏的却是2005年《中华医学杂志》颁发的金笔奖。"它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6,(Z2)
正当笔者在一个好友网上看见这位老人的事迹时,职业的敏感促使我马上前去采访了他——一位88岁、义务写黑板报1 5年的老党员井海仁。一黑板报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时髦的东西。在校园、农村、工厂等人多的地方,黑板报都发挥了特殊作用。1929年出生的井海仁,至今对写黑板报"情有独钟",他今年已经88岁了,在自家门口写黑板报已经坚持了  相似文献   

9.
"文革"结束后,担任过北京、昆明军区空军领导职务,以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离休的老红军陈靖,在北京写过一首词:<蝶恋花·李淑一老人泪痕录>,词中直呼:"伤心最是留芳岭!"揭示柳直荀(1898~1932)被诬杀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5)
正沈阳市格林豪森社区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多年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赶上年节自己做面食免费送给居民;她无怨无悔伺候卧床老伴22年;更有一段令她至今还骄傲的经历——近日,笔者在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格林豪森社区见到了任吉芬老人。别看老人今年80多岁了,但说话走路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她是山东人,性格热情豪爽,善良仁义。上世纪50年代初,爹妈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沿着当年中国红军长征的道路,进行了实地采访,准备写一部介绍长征的书。本刊记者访问了索尔兹伯里,请他谈了这本书的构思与设想。本书将长达十八万字(英文),争取明年二月完成,九月出版。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郅顺义于一九八一年离休了。离休后,他思念家乡的心情更加深切了。一九八五年六月下旬,六十七岁的郅顺义搭车南下,穿行在燕山山脉中,风尘仆仆地奔向养育过他的家乡——河北省丰宁县小河村。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6,(3)
近几年,我国离休退休的老人急骤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这两种人约有一千四百五十多万。这一大批离休退休老人散居在全国的大小城镇和城市郊区,形成了一股很大的社会力量。他们虽然退出了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可是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们的现状如何?他们怎样度着晚年生活?他们关心的是什么?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要求?这些都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93年2月25日,我得到了国务院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干部离休荣誉证”。从此我成了一名养老金领取者,自笑自己成了一个“法定老人”,即根据法律规定应该划归老人的行列的了。成了“法定老人”,可以享受社会的供养,社会也不再要求我效劳,当然是很舒服的事。闲居的日子,我改不掉随便翻书、东涂西抹的积习。平日里看书,有了点感触,就动笔写点文章。文章积多了,就编个集子。  相似文献   

15.
孙大光 《侨园》2022,(Z1):63-64
<正>去年11月25日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冯玉忠老先生去世了,享年88岁。读者都知道,冯玉忠是一位著作等身、享誉国内外的学者。前几年,我曾到他在沈阳市皇姑区的家中采访,至今记忆犹新。冯老平易近人、快人快语、看问题一针见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冯老1933年6月1日生于北京平谷县,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相继执教于东北财经学院和辽宁大学,先后任讲师、  相似文献   

16.
邓彤 《民主》2011,(3):45-46
李学盈(1910--2009),辽宁省新民市人,原名李清俊。1934年参加工作,1993年8月离休。1955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民进辽宁省委会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民进沈阳市委会临时领导小组组长.先后任民进辽宁省委会第四、五届副主委,第七、八、九届名誉副主委。民进沈阳市委会第六、七届主委,第八、九届名誉主委,沈阳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7.
6月6日,夕阳染红大地。几名大学生引着3位老人在杭州大学校园里漫步。3位老人系浙江省军区第5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几名大学生是杭州大学哲学系“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下称“毛研会”)成员。 距杭大几百米的干休所,住着130多位一度叱咤疆场的兵团军师级离休老干部。在今年全国上下掀起学雷锋热潮的2月,以理论上读毛泽东、实践上学雷锋为宗旨的“毛研会”,决定与干休所老干部们共建“友谊之家”,一方面有助于钻研马列,二方面有机会长期为老人们做好事。于是,两名大学生兴冲冲走进干休所。“我们交个朋友吧!”年轻的手和苍劲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重庆解放碑下,记者见到了从巴南赶过来的任尔宁老人。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后,年过古稀的他依然神采奕奕,握着记者的手说:"感谢你从北京来采访我。不过,我要麻烦你先跟我去办点事。"几步路,来到了某银行存管中心,任尔宁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不是钻石黄金、不是房本字据,什么样的东西值得他这么慎重保管?任尔宁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三爷爷任鸿隽和三娘母陈衡哲留下来的书信。某出版社约我写一本任氏家族的书,我梳理后,放回这里来。"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原空军二师一名飞行副大队长壮烈牺牲,与初恋情人阴阳两隔。时隔55年,73岁老人北上千里为烈士扫墓,找到了他的家人,了却当年许下的心愿。在上海,记者采访了故事的女主人公朱锦翔。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专程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采访雷锋所在连政治指导员高士祥。高士祥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培养雷锋同志的往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40年,然而,岁月的长河却丝毫未冲淡高士祥老人永远镶嵌、在脑海深处的珍贵记忆。他的回忆,内容翔实,极具史料价值,为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