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6,(12)
正写下这个题目,闪现在我眼前的是老刘那高大魁梧却略显驼背的身影,还有那细长永远也睁不大的眼睛。老刘一般情况下喝酒吃饭是多多益善,但这还不够,他能横喝一大片,竖喝一条线。住平房时老刘是不喝酒不串门,喝完酒就走东家串西家,借着酒劲遮丑,半天工夫能喝遍一排房子。搬进楼房后,每次老刘从外面喝酒回来,耳朵就特别灵,他家住在五楼,如果赶上一楼有吆五  相似文献   

2.
祖宅与城     
我家那片祖宅座落在丰南市中心。门前马路对面原是一座小庙和几户人家,1976年大地震后就变成了一座街心公园。公园最惹人注目的是抗震救灾纪念碑。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祖宅是个与北京四合院相仿的院落。大门朝东,两扇木质门又高又厚又重,门面上铆了许多铁门钉。门槛儿足有尺  相似文献   

3.
李少君 《党政论坛》2011,(12):26-27
站在马盂山下,我暗自惊叹,整个山顶就像一个大花篮,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个山装点包裹起来。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色彩斑斓绚丽,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灿烂的殿堂。我为花草簇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是浓郁的芳香,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大香水瓶边。我开  相似文献   

4.
绰号‘二楞子’的小余是位‘打架能手’。年轻时曾因多次打架斗殴被劳教过。回到工厂后,虽已改掉恶习,但不少人还是以老眼光看他,避之惟恐不及,当然也就没人乐意与他交朋友了。一天晚上,车间支部书记老刘发现小余还没走,而且正在‘磨刀霍霍’。老刘很是顾虑,忙问:‘小余,磨刀干什么?’小余吱吱唔唔,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老刘见状,心里有了数,连忙拉起小余,  相似文献   

5.
马孟山下     
《党政论坛》2011,(24):26-27
站在马盂山下,我暗自惊叹,整个山顶就像一个大花篮,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个山装点包裹起来。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色彩斑斓绚丽,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灿烂的殿堂。我为花草簇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是浓郁的芳香,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大香水瓶边。我开始晕眩了。  相似文献   

6.
老外马爱中     
胡海明 《党政论坛》2012,(10):30-30
他是个金发碧眼的德国青年,叫劳恩·斯特恩。一年前到上海的公司办事处任职。一到上海,他就喜欢上了这座海纳百川、五彩斑斓的大都市,接着便请中国同事参谋,自己又仔细斟酌,最后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马爱中"。他把这个名字印在了名片上,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洋泾浜"的普通话:"我叫马爱中,我喜欢上海,是‘新上海人’,你要记住!"  相似文献   

7.
亚欣 《瞭望》1984,(32)
我搞企业管理教学已经好几年了,心里老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愿望,就是想找个机会学学电子计算机,自己上机操作。我虽已是年过五十的人,又没有计算机,但还是抽时间学了点计算机常识以及逻辑代数。一本《BASIC入门》上下班随身一带,公共汽车上就看将起来。这本美国人写的书很有吸引力。可是学来学去,前面大约三分之一好象懂了,到后面,就进入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知道这就象提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党政论坛》2012,(18):23-23
少年时,我很喜欢登山。记得初次参加登山队,一位老山友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圆圈     
陈鲁民 《党政论坛》2012,(10):22-22
大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接受培训。主管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主管说: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犁 《瞭望》1985,(21)
平壤专电 五月中旬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新华社访朝代表团来到大同江畔的平壤市少年宫进行访问。 这是一座外观宏伟、建筑面积达五万平方米的白色建筑,最高的主体部分有十三层。门前草坪如茵,喷泉交射,点缀着一座座洁白的大理石雕塑。我们还未进门厅,就听到骤雨般的掌声。原来,大约二百名天真烂漫的孩子早已列队在门厅内欢迎我们。少年宫的一位接待  相似文献   

11.
痴迷遭祸     
艾子沿着水边走,路上看到一座矮小,但装饰得十分庄严的庙。庙前有一条小水沟。有个人走到那里过不去,就回头到庙中搬了尊神像横在水沟上,然后踩着神像过去了,随后又有一个人来,看见神像横在水沟上就连声叹息说:“罪过!罪过!神像竟会受到这样的侮辱!”说着小心地扶起神像,用衣襟拂去上面的泥土,将它捧回庙中原来的神座上,又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头,才离  相似文献   

12.
我每次去兰州访问总是住在名叫宁卧庄的招待所。这个名称很雅,事实上也很安静。旅途劳乏,在这里确可不用药物,安眠终宵。最近我又去访问兰州,目的是了解一下去年建立的黄河上游多民族开发区的进展情况。到兰州一问,最使我惊喜的是就用宁卧庄这个名称成立了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小区。原来甘肃为促进黄河上游两省两区的开发事业,先在省内成立了五个小区进行试办。宁卧庄是其中之一。 我并不知道宁卧庄这个名称的来历,很可能是从那个招待所开始的。这个招待所周围大约有三平方公  相似文献   

13.
毛启邠 《民主》2006,(5):35-36
北京的三月犹是乍暖还寒时节。大约是七、八号吧,机关老干部处孙处长来电话,说是叶至善兄在三月四日上午逝世了,定于十五日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劝我也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人,身体又不好,这种场合就不要去了。听到这个不幸的讣告,心中为之怅然,故交又复一人逝,我深感悲痛。  相似文献   

14.
未来     
娄岩 《侨园》2012,(6):34
临回美国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原本想和父母在一起,但朋友的一个电话又让我忘记了最后陪父母一个晚上的诺言.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朋友问:"这次回国感觉如何?"我脱口而出的竟是"我仿佛完全忘记了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的事实."用我母亲的话说:"这孩子回国这么多天就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一个朋友更是调侃我道:"我就没看过一个像你这样从国外回来的人,比总理还忙的."  相似文献   

15.
东京杂记     
今年6月中旬,我应小岛教授邀请,赴日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东京逗留一周。除学术交流外,游览访友,所见所闻,颇觉新鲜。于是随手录下,便有了这篇《东京杂记》。大城市交通的出路上午从北京乘坐国航,大约3个小时便到了东京的成田机场。然后3次换乘地上铁路快车,又花了约两个小时的功夫,方才到达下榻的大东文化大学会馆。在安顿好之后,负责接待的郑先生要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里,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十分着迷。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国家建设了。园子变成  相似文献   

17.
未羊 《瞭望》1995,(31)
谁都知道,新加坡是个小国,洋腔洋调的说法是迷你(mini)国,因为它统共只有大约620平方公里。那么,莫非你伏天里热昏了头,说它大,还要“哉”? 别急,我说的是感觉。我不管它是600平方公里,还是6亿平方公里,反正在我的感觉里它是一个大国,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昂首阔步的泱泱大国。我现在就来说说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待我说完之后,你会同意我的感觉,也会说,是的,新加坡确实是“大哉”。 其实,这个话我去年就想说,只是让杂七杂八的事情一搅而终于没有说罢了。 去年,有一个美国青年在新加坡恶作剧,把人家的汽车乱涂了一通,新加坡法院的判决很绝,打屁股。就是脱了裤子,用皮鞭抽。起初,我心中有些不忍。那种青年,是上海苏州一带称作“小赤佬”  相似文献   

18.
难忘宝岛情     
1989年我23岁的时候,奉派到台湾为金利来公司做市场开辟工作,干了大约一年左右。我从14岁开始离开香港,留学新加坡及英国前后约八年,刚刚回到父亲的公司,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处理公司业务,确实压力不小。但我觉得我很幸运,在台湾,我遇见了不少好朋友,同这些朋友的交往,虽然都是些  相似文献   

19.
我是搞宣传工作的,宣传工作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密不可分,要想做好宣传工作;没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不行的。从这一认识出发,几年来我有意识地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当作一门必修课,潜心钻研,日积月累,有了不少的体会和收获。1、打开这扇窗户,看到一个广阔的天地。小时候听过一个凡人遇仙的故事,讲的是神仙把一个青年留在一座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里,叮嘱东、西、南窗均可打开,只是不得开北窗。这后生从打开的三个窗户里分别看到了仙境、佛境和极乐世界,美不胜收,就又好奇地打开了北窗。结果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家,炊烟、茅舍、鸡豕,远胜仙境,于是弃室而归,错过了成仙的机会。我也是在  相似文献   

20.
全国从上到下一年共办多少个节会,无从统计。2001年仅在浙江省旅游局挂上号的省、市、县三级的节会大约就有100个左右,平均三天一个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