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天明 《侨园》2013,(12):14-15
<正>三位航天员鼓励剪报奇人赵志刚:假如"神十"还能看到你的剪报我们还给你签名。这是怎样一个人物呢?请看——一1973年3月16日,赵志刚出生在张家口市万全县马连滩村,从记事儿起他就对绘画和美术有着浓厚兴趣。当时,赵志刚的二伯父在村里负责收发报纸刊物,报纸上登载的黑白新闻图片常引起幼年赵志刚的好奇。他开始偷偷把报纸上登载的一些重大新闻照片剪下来,贴在《红旗》杂志上。那时,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贫瘠,剪报成了赵志刚孩童时的最大快乐。几年下来,他贴了几大本子,看着自己的"杰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4)
正父亲虽然走几年了,但作为女儿,阿香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和经历还是那么激动万分。大年初四,笔者在营口一个小区里见到了这位50多岁的阿香。"我父亲小时候被奶奶带着在洛阳生活。那时,奶奶是地下党员,负责送情报。她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敌人吊在树上打,但奶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当时我爷爷在外地也是地下党,听说奶奶被敌人抓去就偷偷回来将我父亲带了出去。父亲那时才十几岁,爷爷带父亲去了延安……"笔者发现,阿香在回忆这些往事时脸上带着陶醉的神情。  相似文献   

3.
正清朝名臣曾国藩,被政界人士奉为"官场楷模"。一生讲究"廉"。这要从曾国藩第一次被道光皇帝召见说起。那时,已是庶吉士出身的曾国藩,在翰林院实习期满后,早已囊中羞涩。由于没钱送礼,他在忐忑不安中苦等了六个月,才等到吏部的引见文书。召见的那天,道光皇帝先把曾国藩的履历看了看,然后随口问道:"曾国藩,你抬起头来,朕有话问你。"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自责     
《侨园》2017,(Z1)
正1966年,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了。无所事事的我爱上了文学书籍。可那时文学书籍都被视为"毒草"封存起来,没有借阅之处。我只有到处找私人借,借到一本看完再去找人换书。借的书一般都有时间限制,所以每借到一本,我就抓紧时间看,这样就和家里产生了一些矛盾。因为我的父母都是三班倒的工人,所以要求我在家里帮他们做些家务事。可我在看书时往往太投入,忽略了家务事,为此我父  相似文献   

5.
正增强"四个意识"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四个意识"是统一整体,为的都是确保全党方向和立场坚定正确,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确保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队伍整齐有力。怎样体现"四个意识"?如何检验"四个意识"?首先就要看是否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团结在党的核心周围;就要看是否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只有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余平 《侨园》2011,(6):22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读大学时就迷上了美国影星伊丽莎白·泰勒,泰勒那时是我心中的女神。父亲从珠海出差回来带回当时非常时髦的外国影星挂历,翻到有泰勒玉照的那个月份,我就不让家人往后翻了。为这事作为奥黛丽·赫本粉丝的弟弟颇有怨言,我不在家时他会偷偷把挂历翻到印有赫本照片的那个月份。我和弟弟关于伊丽莎白·泰勒和奥黛丽·赫本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的争论一直持续了五年,直到弟弟远走他乡去工作才结束。最近在网上和弟弟聊到这段往事,弟弟做出  相似文献   

7.
找脸     
对着镜子的时候.忽然发现我的脸不在了!人不能没有脸,我决定把它找回来。“师傅,刚才给你盖章的时候,看到我的脸了吗?你捡到我的脸了吗?”被称为师傅的人哈哈大笑:“领导啊领导,就是看到你的脸掉地上我也不敢捡啊。再说,我把卖一头肥猪的钱作为盖章费给你时,我是仔细看了你的,你那时就没脸了。”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34)
<正>"我年轻的时候,那里面都是一人抱不住的树。那时山上堆积了一米多厚的树叶,洪水根本就流不下来。13年前我去看时,山上光秃秃的了",截至8月1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  相似文献   

9.
晏建怀 《各界》2014,(7):2-3
宋代张齐贤出身寒微,家中贫困,人却生得牛高马大,会吃、能吃、怕没吃,常常叹息平生从没吃过一顿饱饭.那时,他唯一一次肚子饱过,是村里大户人家因还愿而设食施斋,他先吃了一顿不要掏银子的,然后见到人家屋外还悬挂着一块牛皮,便乘人不备,偷偷取下,一锅煮了,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10.
劳骥 《瞭望》2005,(Z1)
过去有句俗话叫:"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那时是说,国家干部都是吃商品粮、拿工资的,而村干部吃农业粮、记工分,至多给点"定补"。村干部当时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干部。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没有什么优越性和特殊性可言。 但是,如今再说"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这句话,其中的含义却大不相同了。"老少边穷"的村不说,有些富裕村、大中小城市近郊的村,村干部  相似文献   

11.
廖妮娜 《学理论》2013,(22):15-16
当前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这些期待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布局相一致。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很好地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到了西班牙不能不看国粹弗拉门戈,正像到了意大利不能不听歌剧,到了日本不能不看艺伎歌舞,到了中国不能不看京剧是一个道理。我第一次看弗拉门戈,是好几年前的事,地点在马德里老城区的一家小酒馆。小舞台上站满了舞者,还有一名歌手和一名吉他手。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6,(6)
正林子文在1月25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主要看气质",是最近网络上十分流行的语言。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同样不能只看规模和总量的"外表",而应跳出总量看质量,跳出指标看趋势。中国经济成绩单的"好气质",一是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需驱动尤其是消费需求的驱动。2015年6.9%的增速是在  相似文献   

15.
从放牛娃到寒门学子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乳名五伢子,1908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山乡萝卜冲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在他幼年时撒手人寰,父亲许子贵,目不识丁. 许德华年仅7岁,就给别人放牛.但他非常羡慕学堂里读书的孩子们,常常偷偷来到学堂窗下当"旁听生",一次,竟在一个寒冷的风雪天晕倒在窗边.该校教员邹希鲁见此十分感动和爱怜,收下了这个学生,破例免交学费.  相似文献   

16.
采风     
50年代后叶,在郭沫若、周扬等人的直接号召与倡导下,掀起了一阵全国规模的民歌采集、创作运动。记得当时还由首长作序、编印了厚厚的一册,内容全是讴歌那时头脑热昏的全民炼钢和农田放卫星之类的“革命浪漫主义”歌谣,那脍炙人口的名句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和地球跟着谁的手指头转之类的壮语。确实,那时大半个世界正在经历着科技和经济的飞腾,我们可怜的民族却在折腾。我常常想,彭德怀元帅看了这册著名的采风集时,不知有何感受,什么滋味?不提这些往事当然更可以心安理得,彼此愉快些,但历史真实以不回避为明智,那次  相似文献   

17.
家在途中     
正对于我来说,家是一个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概念。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喊:"回家了,吃饭了。"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一转眼,童年过去了,当胡须慢慢从嘴角长出,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书,看多了,世界也变得大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 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此番话颇耐人寻味! 有人说,做工作"摆平就是水平" 乍听觉得不无道理.平日里有些领导不就在强调工作"不看过程看结果"吗?"摆平"无疑就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细细回味,"摆平"这个结果未必一定好,至少它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19.
1955年《文学季刊》发表了曹禺的《雷雨》剧本,那时我还在中学读书。《雷雨》反映的封建大家族与我的家庭相似,里面的人物都似曾相识。那时我想,什么时候我能看这出戏呢?不久,中国旅行剧团将它搬上舞台。由于它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的北平市长以这出戏有伤风化为由禁演。剧团无奈,便在天津法租界首演。我听到消息非常着急。奶奶耐不住我  相似文献   

20.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实践和伟大业绩永远值得我们回忆和自豪。但是,长时间以来,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在如何认识与评价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上,存在着某些片面性,使我们不能正确地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主要表现在: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那时党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激励时的着眼点和采用的主要方法;没能对民主的原则和革命人道主义原则在当时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效用给予足够的评价;没能坦率地承认和科学地分析那时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