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侨园》2016,(9)
正俞姓起源俞姓源出有三:1.出自黄帝臣跗之后,以物事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所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脉经,古"俞"字与"腧"字相通,又腧为"脉之所注",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故称俞跗,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即以物事为姓,称为俞氏。2.据《路史》载,春秋时郑国公族、楚国公族有此姓。3.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人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3,(12):49-49
<正>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华姓起源华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及《辞源》所载,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之子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能讨,使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古未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一说督父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2.出自姒姓。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3,(8):49-49
<正>姓氏起源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10):49
卫姓起源 ①出自姬姓,以封地为氏.据《广韵》、《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少子康叔封于卫(故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之朝歌城),秦时灭国,子孙以国为氏.②出自姚姓,以国名为氏.据《郡国志》所载,古有卫国,舜之后裔,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③由郑姓改姓而来.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等所载,汉时卫青,本姓郑,后改为卫姓.④出自他族.《后燕录》载,昌黎卫姓出自东汉时鲜卑人;《后汉书》载,长水卫姓出自东汉时匈奴人;《九国志》载,五代时辽州刺史卫氏为吐谷浑人;今台湾土著、土家、满等民族均有卫姓.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6,(6)
正凤姓起源1.出自高辛氏,为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2.出自姬姓,为唐代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之后,由酆姓氏改为凤氏。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凤姓远祖始于周代,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3.出自回族中凤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凤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得姓始祖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3,(7)
姓氏起源 施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鲁惠公(姬姓,黄帝之后)子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称为施氏. 2.出自夏时施国,为夏时施国公族之后,以国名为氏. 3.出自子姓,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称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其后代相传姓施,称为施氏.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8,(Z2)
正飞镖起源山西侯马华夏文明历经六千多年。尤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根深叶茂。据史料《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其中的投壶就是古代飞镖,它起源中国,发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都城侯马(今山西侯马)。投壶在古代是王侯将相在宴会等重大场合的礼仪和游戏,随着蒙古帝国西征,投壶传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8,(5)
正姓氏起源滕姓起源有三: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广韵》所载,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武王封之于滕(故城在今山东滕州西南四十里),为滕侯,后世子孙以国为氏。2.亦出姬姓。据《万姓统谱》《史记·索隐》所载,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个儿子分别得十二姓,其中含有滕姓。3.出自他族。今土家、苗、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3,(7):53-53
<正>姓氏起源施姓源出有五: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鲁惠公(姬姓,黄帝之后)子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称为施氏。2.出自夏时施国,为夏时施国公族之后,以国名为氏。3.出自子姓,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称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其后代相传姓施,称为施氏。4.出自方姓,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难时改姓施。据《姓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4,(11):45-45
姓氏起源柏姓起源主要有三:(一)以封国命姓。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柏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柏作为自己的姓氏。《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二)以人名命氏。始祖为柏翳,起源于尧为部族首领之时,系出嬴姓。《史记·秦本经》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嬴姓。"自此之后,柏翳使有了两个姓属,即柏姓和嬴姓,他的后代子孙也形成了两支,其中一支,是为柏姓。(三)以木名命姓。  相似文献   

11.
, 《侨园》2013,(8)
姓氏起源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6,(4):41
正马姓起源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大败秦军,赵惠文王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4.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  相似文献   

13.
, 《侨园》2013,(2):45
姓氏起源 1.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2.出自舜时大臣朱虎的后裔.据《元和姓篡》、《姓氏急救篇·颜师古注》等资料所载,舜时有大臣朱虎,其后人亦为朱姓.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4,(5):51-51
寻根溯源姜姓起源有三:(1)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居地姜为姓。(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宋时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满八旗姜佳氏改为姜姓;除此以外,今侗、瑶、彝、蒙古、土家、保安、白、俄罗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相似文献   

15.
"谑而不虐"一词,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指开玩笑而不伤人。想想古人真是智慧,短短几字就概括出人际交流方面的某些规范。不过,与"谑而不虐"如影随形的还有两个词——"谑而近虐"和"谑而虐",分别指开玩笑近于伤人和开玩笑伤人。这就生动揭示了三种开玩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5)
正苗姓起源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日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相似文献   

17.
朽木 《民主》2007,(6):44-44
看报纸上《"白宫"办公楼牵出受贿书记》标题,不禁哑然。想,世人皆知标题好,不知道理极奥妙。不,"世人"二字,也许应改为"有人";事实上,地球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8,(12)
正姓氏起源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其后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三、为"昭武九姓"之  相似文献   

19.
1884年,恩格斯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引用该书出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只注页码)一书,“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列宁选集》第4卷第43页)它历史地考察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地要消亡的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被列宁誉为“研究国家问题”的必读的教科书而广为推荐。(同上)在《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这部经典著作是十分必要的。《起源》最后以摩尔根《古代社会》对阶级社会的评断作为结束语:“……自从文明时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9,(5)
正姓氏起源1.出自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申叔时之后,为别他族,以王父字为氏。2出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3.出自赢姓。据《路史》所载,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齐国有一著书的贤人时子,其后有以其名中之时为姓。5.出自他族。清满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