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酒囊     
《侨园》2016,(5)
正他喝酒成瘾,人称酒囊。有一回醒来看见满天繁星,原来自己竟躺在路旁的乱草窝里,一条大黄狗正在吞噬他吐出的秽物。回到家,老婆居然不在,他晃醒刚满7岁的儿子,儿子说不知道妈妈去哪了。儿子还说,妈妈经常夜里出去,很晚才回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大睁。天快亮了老婆回来了。老婆见他在家很吃惊:你不是说最近不回来吗?他说,是啊,可我不会一直不回家啊。老婆说,我去熟人家打麻将了。他问,哪个熟人家?老婆不告诉  相似文献   

2.
江西有一位农民去年沉缅于赌博,输了钱,能卖的家当都卖了,今年口粮也不够吃,老婆几次跑公社闹离婚。县委书记到他家里去谈心,帮助他想法子度过了难关。谈话中间。他说:“去年我鬼迷了心窍,怨不得别人。不过说起来,干部们也有一份责任。那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管呢?那时候要是把我关起来,我也感激。”  相似文献   

3.
谢建平,35岁。他身材瘦小,却在码头上干装卸工,一干就是11年;他入党不久,就被调到落后班组当了“头”,去了没多久,就让全组变了模样。 他既要自己带头苦干,又要做组员的思想工作。别人都说他干得太累,他却表示  相似文献   

4.
一次去大理旅游,车上刚好遇到一个藏族同胞,我们两个聊得很投机,当我问起他去大理干什么时,他却什么也没说。一路上,我们相处愉快。到大理后,他提出要和我住一  相似文献   

5.
一次去大理旅游,车上刚好遇到一个藏族同胞,我们两个聊得很投机,当我问起他去大理干什么时,他却什么也没说。一路上,我们相处愉快。到大理后,他提出要和我住一个房间,我想他是为了省钱,就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这句话,是北京大学一位毕业生说的。他叫莫锋,家住广东,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来,他可以去福利待遇在业界首屈一指的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但在毕业前夕,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决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西部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  相似文献   

7.
择偶二题     
一、老少配看到一位法国朋友孟德威先生写的文章,说中国人选老婆的标准,第一条是要漂亮;另一条是年龄必须比自己小。文章说:20—30岁的男人一般要求对方比他小1一5岁;30—40岁的男人则要求对方小5一15岁;过了40岁的男人,一般就能在他女儿或孙女辈中找老婆了;关于另一种男小女大的恋情,据孟先生说在中国叫“姐弟恋”或“老少配”;他说这样的男人肯定有“恋母情结”,而女老男小的就是“老牛吃嫩草”。他说中国有相当一部人的年轻女性把自已的容貌当成和男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她们重视外表的程度远远超过欧洲女性。不少中国年轻女子的择偶标准往往希望通过婚姻  相似文献   

8.
媚望 《侨园》2013,(4):68-68
<正>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各业的财富大亨……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了香港。杜月笙晚年曾说:"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  相似文献   

9.
禅与世俗     
顾随先生说过一个故事,属于禅林妙语,可以让人悟出一些东西.他说曾有一个禅师,听说达官来访,忙不迭的出门去接.之后又来了一位僧人,他却坐在炕头不下来.僧人不解,问他何前恭而后倨也?禅师说:“三等人出门接,二等人下炕接,一等人炕头接.”僧人遂悦.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的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多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事,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11.
使孙黄两位杰出人士走到一起 宫崎的师傅犬养毅说:“(宫崎)滔天实在是一个微妙有趣的男儿。外务省本来是派他去调查中国革命的秘密结社的,他却变成了中国革命党的同路人,忘记了自己本来的任务,与孙文意气相投……”  相似文献   

12.
卫鞅(即商鞅)听说秦国国君招贤纳士,准备收复(被魏国占领的)失地,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便来到秦国,凭借着和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秦孝公。秦孝公接见了卫鞅。尽管卫鞅长篇大论,讲得头头是道,孝公却不停地打瞌睡,一点儿没听进去。卫鞅走后,秦孝公很生气地对景监说:‘您请来的这位客人是无知狂徒,不堪一用。’景监听后,便去责备卫鞅。卫鞅辩解说:‘我向他讲五帝之道,可他心思不在这呀!’过了五天,卫鞅又求见孝公,谈的比上次更多了,但还是不对孝公的心思。会见结束后,孝公又来责备景监,景监也去责备卫鞅。卫鞅说:‘我用三王之道规劝他,他也听不进去。恳求您帮忙,再让主上接见我一次。’第三次晋见孝公后,卫鞅侃侃而谈,孝公听了很满意,但却  相似文献   

13.
陈桂棣  春桃 《各界》2013,(10):17-19
受命危难之时,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已经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将中国折腾得不成样子,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这时万里刚被解放出来,原是派往湖北省工作,临行前他去看望邓小平,向老首长辞行.邓小平虽处于半解放状态,尚未公开露面,却已可以自由行动.他听万里说要去湖北,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着急走,再等一两天."邓小平随即向华国锋、叶剑英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万里转而来了安徽.  相似文献   

14.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15.
如果命运把一个人抛到异国他乡,人海茫茫却又举目无亲,现实逼迫,他非得去听去学去讲当地语言不可。这时,要是突然有一声母语飘到耳际,他会万分惊喜,暖流发自心头,涌遍全身。哪怕是短短几个字,哪怕是西南人听到了东北话,也会立即产生无限的亲切感、认同感。古人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人生大快,莫过于此。这便是语言的国家、民族归属意义的魅  相似文献   

16.
瞭望哨     
《瞭望》1985,(21)
幼儿园外的议论 北京 陈小平 某幼儿园实行改革以来,扩大了招收儿童的名额,不料却遭到了众多家长的非议。其原因是:提高了入托儿童的收费标准,但却降低了儿童饮食标准;幼教人员工作马虎、失职,体罚、训斥孩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过去活泼健康,现在却不愿去幼儿园了。我听后感到愕然。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兴办集  相似文献   

17.
要是说有人从娘胎一落地就是个老头子,那第一个大概足传说中的老子,第二个就是司马光老先生了。这个人好像压根没年轻过,一辈子他不讲究吃、不爱钱、不讨小老婆,按照今天的眼光来挑剔,这家伙简直一点人性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王文婷 《侨园》2014,(8):28-28
在这间小茅屋里,玛莉认识了茅屋主人哈卡尼。在获得了他的信任后,由恩哥塔翻译,哈卡尼向玛莉等人讲述了自己最近一次吃人的故事。“我的兄长临死前,说是他的第四个老婆偷吃了他的心,所以我们抓住这个14岁的女人并把她带到河边用箭射死了。”哈卡尼绘声绘色地讲,“她一路上还向我们求饶,说她是冤枉的。但我的兄长在临死之前说她是‘卡马库'(意为祭祀巫人),我兄长是不会说谎的。”  相似文献   

19.
可笑的逻辑     
在谈到“全盘西化”的谬论时,有一位同志讲了一个很生动又很深刻的比喻。他说,一个人去儿童医院,一看全是有病的孩子,于是他慨然长叹:小孩都是有病的啊!听了这样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可笑。去医院看病的,当然都是病孩子,难道能够由此得出结论,全社会的孩子都是有病的么!确实荒唐!然而,“全盘西化”论者的逻辑却正是这样!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殷正高奇事     
殷正高从1985年6月开始担任湖南省岳阳市副市长。他原来在岳阳化工总厂工作,并非“奇人”,然而在岳阳却有不少关于他的“奇事”在传扬。他自己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些普普通通的、每个领导干部应该做的事,无奇可谈。而岳阳市的老百姓们却说,殷正高做的这些事,当官的都应该做,也能够做,不过象他这样认真去做的还不算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