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由公共选择学派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其方法论意义在于,运用统一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传统上被分开的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学科领域中的选择行为,扩展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同时,改变了经济理论的传统的发展趋势,使经济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经济运转的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相似文献   

2.
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抬头及其蔓延是叩、80年代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这股思潮对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对发展中国家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股思潮的发展源流、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源流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前身是盛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旧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历来存在各种流派的斗争。这种流派之争分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正统学派与小…  相似文献   

3.
新右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兴起的一股反凯恩斯主义、反福利国家政策的右翼政治经济思潮。英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以及自由意志论。总的来看,新右派坚持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国家干预,主张以市场力量来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新右派政治经济学对80年代英国保守党政府的各项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称激进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美国发祥,然后向欧洲扩展,并逐渐蔓延到日本,影响到拉美.到90年代末,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随着西方经济的起伏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已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过几起几落近半个世纪的磨练,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逐渐趋于成熟.在对正统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相似文献   

5.
《甘肃理论学刊》2008,(6):F0002-F0002
方福前 1954年生,安徽庐江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从(货币论)到(通论):凯恩斯经济思想发展过程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馀篇。自1996年以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和重大研究项目各1项,北京市政府委托项目2项。  相似文献   

6.
李艳霞  王贤卿 《求索》2007,(3):141-143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西方科学技术批判思潮中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有影响力的。考察并弄清该理论生成的缘由,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形成的文化根源、理论源泉和现实起因入手,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生成的缘由做了较为深刻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潮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复兴政治经济学”的热流.十九世纪末期以后日益广泛使用的名称“经济学”(Economics)受到挑战,重新使用“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这一名称的呼声既起自经济学界,也起自政治学界.长期坚持“经济学”具有纯粹科学意义的伦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宾斯,在198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作全会的主要报告时,也选择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为题,有限度地赞同把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与经济学同时  相似文献   

8.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1,17(5):40-42
西方经济理论主流学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过多次演变。探寻主流学派变迁的脉络 ,对于认识、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所有权”学派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法国经济学家勒帕日称“所有权学派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最有助于使传统的经济和政治探讨发生革命的学派。”一般认为,所有权理论起始于1937年,这一年仅27岁的R·科斯第一次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  相似文献   

10.
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又称持异见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激进政治经济学把后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斯拉法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囊括在内,因为它们都以“左”的姿态批判正统经济学,揭露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及不良现象。狭义的当代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专指60年代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批判正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代之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潮。西方当代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乃至庞杂,但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侧重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当代激进政治…  相似文献   

11.
略谈剩余索取权与年薪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些国有企业正在试行年薪制的改革,在理论上这是一个与西方经济学中经营者“剩余索取权”论有关的问题。对此,究竟应如何认识、评价,众说不一。现不妨略抒管见,以供讨论。一、经营者“剩余索取权”论的由来剩余索取权(Residuedclaim)又称残余权利,是在七十年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信息经济学等的发展而得到逐步加强的一个概念。在企业中,它是指享有收益与成本之间差额的权利。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这个差额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利润表现形式。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凭着自己占有的资本,通过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盛捷 《江苏政协》2011,(8):45-47
<正>协商民主理论形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政治学界。它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并经由协商民主达至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其核心是公共协商,其实质是以理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表彰英国剑桥大学印度藉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14日授予他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湾,1959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印度、英国、美国任教。现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其主要著作有:《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1970),《论经济不平等》(1973),《贫困与饥荒》(1981)。出于对分配状况,尤其是对最贫困国家分配状况的特殊兴趣,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公共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20世纪70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分析工具引入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一系列解释资本结构问题的新观点便应运而生,其流派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等。  相似文献   

15.
从7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出现了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如重塑政府运动、再造政府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推动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因素,除了丹尼尔&#183;贝尔所预言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危机之外,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前沿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渗透,相得益彰的局面,影响较大的如公共选择理论、产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博弈论等。  相似文献   

16.
《市场过程的含义》(TheMeaningofMarketProcess)一书,出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M.Kirzner)之手,它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传统,又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本书的副标题"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发展"界定了全书论述的范围,而主标题《市场过程的含义》则道明其论述的主线为市场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在原文前言里,作者柯兹纳强调,本论文集既是对经济理论的现代历史,也是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代复兴的一个贡献.作者在论文集中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的学术史研究成果,剖析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观主义方法论.一些学者认为,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论从根本上来说,与主流经济学主张存在市场均衡倾向的观点无法调和.对此,柯兹纳明确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17.
地缘经济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地缘经济的过程中,要从人地的互动关系,将地理环境和区域因素作为参与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动变量来加以研究。地缘经济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它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从政治逻辑转向经济逻辑的过程中生成的。研究地缘经济学旨在为各民族国家展开国家经济战略服务,所以业已形成了一些有各自民族国家特征的地缘经济学流派。如美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意大利学派等都丰富和发展了地缘经济学。地缘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如其他经济学一样,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将可能出现更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向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团结在一个旗帜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团结在一个旗帜下”?吴易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青年学者崔之元在《西方经济理论的范式危机——与樊纲先生商榷》(《中国书评》1995年9月号)一文中说:“在数学基础理论中,我们还有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波兰学派等等,难道经济学家们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理论(HumanCapitalTheory)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西方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它专门研究了人的知识和技能等在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它对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论证;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故人力资本理论一出现就受到经济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一、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人力资本理论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从方法论看,人力资本理论采用了简化法。这种方法论认为,对世界上种…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新著《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①(LiteraryTheory:AVeryShortIntroduction)是介绍当代西方各种批评理论的基础读物,它以讨论各种理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共有的主张,讨论它们之间那些重大的辩论,而不把各种“主义”或“学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置于互相对立的立场为其主要特点。在书中,卡勒首先对于西方自60年代以来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作了总的介绍说明,然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