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由公共选择学派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其方法论意义在于,运用统一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传统上被分开的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学科领域中的选择行为,扩展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同时,改变了经济理论的传统的发展趋势,使经济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经济运转的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中的规则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提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关键在于规则变革 ,而且提出了规则变革的优先顺序 ,即与政治规则相比 ,优先选择经济规则 ;与较低层次规则相比 ,优先选择元规则的变革。将公共选择理论关于规则变革的观点用来比较分析中西方行政改革 ,将会发现变革公共服务的供给规则 (公共服务市场化 )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优先选择 ;而优先把行政决策的规则从其它性质的规则剥离出来 ,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是中国行政改革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前提是建设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美行政改革分析宋世明所谓行政改革,主要是指政府为提高行政效能,使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行政活动的内在要求,有意识改变行政组织结构,改善行政权力运作方式,提高行政绩效的过程。目前中国的行政改革正处于包括英美等国在内的世界性行...  相似文献   

4.
张飞岸 《前沿》2005,(8):62-64
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制度结构和运行效率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支。它把“经济人”假说由经济市场行为分析推广到政治市场行为分析,把人的任何行为动机都假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十六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情况下,正确评析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质上,投票是揭示个体偏好并进而加总成社会偏好的一种手段。从个体投票出席行为入手,可以有效地揭示个体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个体偏好以及事实存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投票人的出席行为,通过设计具体的投票机制有效地调和上述矛盾。而最优投票机制设计与应用有赖于对投票出席行为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冲突,进而为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矛盾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重点从个体出席投票动机、个体偏好与出席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其出席行为的诸多因素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金权政治蔓延 ,成为台湾政治过程挥之不去的阴影。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 ,分析台湾金权政治市场主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金权政治主导下的政治选举及政府政策过程 ,并就台湾政治改造前景作出评介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安机关行政改革中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张主要有:打破垄断,创造竞争环境;减少政府职能,重视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降低集权程度,倡导分权体制;推动政府内部改革,建立弹性政府。公安机关行政改革中许多方面都可以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如:公安机关职能的重新定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推进警务工作社会化;公安机关的内部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代议制民主的完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直接参与政治并对政治产生现实的影响,但是民主的愿望并不代表民主的现实。空想的民主只有虚幻的光彩而不能带来实际的价值。民主应该是现实的,而不是理想的。空想的民主只有虚幻的光彩,而不能带来实际的价值。近代以来出现的代议制民主,是民主现实实践中一种实在的途径。作为次优的民主,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但是  相似文献   

9.
所谓“高等教育资源”,顾名思义,就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资源。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从筹集到使用一般经过三次分配。首先,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国家职权,把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或高校。我们称这种政府行为的分配为资源的宏观分配。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政府决策优化的选择--"电子政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宇航 《前沿》2003,(12):76-7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政府决策模式固有的缺陷在新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深层次阐释了政府决策失效的原因,提出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是克服传统政府决策缺陷、优化政府决策的亟待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日渐凸现出来,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政府行为的范式突破了以往的纯政治分析模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推崇。借鉴和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有着积极的的意义。一、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行为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回归。其代表学者认为,市场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解决的充分条件。市场有缺陷,但政府同样存在着失效行为,政府并不比市场更为有效。政府失效表现在四个方面:政府行为偏差、政府行为低  相似文献   

12.
回顾自由主义国家观的发展史,从古典的自由放任主义到现代的社会自由主义,再到当代新自由主义,对国家职能和角色的定位经历了"最小政府论"向"有限政府论"的演变,但其背后的将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基本假定一直没变。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决策分析领域,也就对抽象的"国家中立论"提出了挑战,并有助于丰富对国家或政府特殊利益和行为的实证研究。然而,从彻底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不可能历史地考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从根本上揭示国家及政府行为的本质,这决定了公共选择的根本局限。公共选择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方式撕开了资本主义逻辑的最后一层面纱,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世界"万物商品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正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评议人民公仆的活动。无疑,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大好事,不失为明智而又难得之举。北京天安门前的白玉华表,过去叫谤书。《淮南子·主术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可知原本这“诽谤”二字,并非现在所解释的“污蔑”,而是议论是非,批评  相似文献   

14.
“公共均衡”的提出是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现代政府的行政效率,它运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行政活动,以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概念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强调保证行政活动内在有效持久的动力应来自行政组织及人员的内在合法利益追求——自利主义而非利他主义。只有在理论上承认行政组织利益的现实存在,才能解决行政动力问题,而解决了动力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行政效率问题,从根本上确保行政活动的长久高效。行政管理活动需沿着均衡——兼顾政府和民众两方面的轨道,通过利益机制的协调最终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葛琳玲 《人民论坛》2013,(12):48-49,256
公共选择视角将利益概念引入对官员行为的分析,以寻租理论解释利益集团与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以“宪法约束”理论挖掘财政腐败的制度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为财政腐败治理提供了思路:首先,财政腐败症结在于决策规则,因此建议建立“一致同意”的决策模式;其次,决策规则的参与性原则也该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组织人民代表对司法机关进行评议,是新形势下对人大监督工作新的探索。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树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形象有着重要意义。为完善和加强评议工作,使之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很有必要从评议力度和效果上加以总结,使评议工作达到预期目的。选准范围,突出重点,周密计划,规范程序组织人民代表对司法机关工作进行评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评议司法工作既要评年度工作,又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有效开展工作评议,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总结多年来评议工作的基础上,创新评议形式,注重评议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机制办法,使评议工作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届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充分抓住工作评议这一工作机制,改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评议为政府部门工作评议,以机关工作作风、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择理论以市场决策的方法分析非市场决策,被称之为“新政治经济学”,它对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投票规则中公民需求偏好的显示和集体偏好的形成进行了深刻而独特的分析,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党制度是坚持集体主义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个集体选择的过程。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这一集体选择面临着理想高于现实制度设计、结构先于制度的社会形态。将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设计结合,对我国的集体决策形成过程,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有效开展工作评议,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总结多年来评议工作的基础上,创新评议形式,注重评议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机制办法,使评议工作开展得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代表评议与述职评议之比较□陈圣喜代表评议是指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对本级“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积极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