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原 《学理论》2015,(7):135-13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状有进一步了解,笔者对河南省固始县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的择校现象进行走访调研,基本弄清了固始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择校的成因,并提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锐 《学理论》2009,(2):91-92
社会政策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它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团结而实施的政策。对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注必然要通过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不断充实及完善的动态过程表现出来。义务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必然要不断吸纳教育政策中已有的相关成果。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教育政策又是社会政策指向非常关键的部分。通过考察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无疑会对全面理解义务教育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展开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宁波 《学理论》2010,(6):64-65
实现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我国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迫切需求。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走进城市,伴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于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突出显现,由于诸多原因,农民工子女没有能够享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焦明钦 《学理论》2013,(32):255-256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义务教育更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以山东某农村小学为例,透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如下: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资源;引入教学评价机制;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叶建海 《学理论》2013,(4):98-100
城乡二元体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使得基层的县乡政府负担了大部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任务,这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根源。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要承担更多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责任。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拉大了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教育不均衡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仍然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晏云婷 《学理论》2012,(35):247-248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中小学中始终存在着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为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失问题。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实行城镇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捆绑式扶持。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7)
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基础教育要以义务教育为重中之重,而当前义务教育要以区域、校际和群体均衡为根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义务教育均衡化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化解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对于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内涵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的题中之意,而义务教育均衡化对特色教育的追求则是实现我国高水平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陈自力 《民主》2013,(7):27-28
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长期存在,这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悬殊、“择校”现象长期“高烧不退”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改革现行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0.
周建国 《学理论》2010,(17):197-198
农民文化发展权的实现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农民文化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立法应明确规定文化发展权;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坚持教育公平立法;以教育公平为价值理念,打造责任政府;合理分配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保护下的农民文化发展权。  相似文献   

11.
关注农村义务教育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文 《民主》2011,(5):13-14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标题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一章第二节专门用一节来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强调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城市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可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4)
城市公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的比例不断上升,而随迁子女进入重点学校的数量却凤毛麟角。公立学校应对所有受教育者开放并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不应该人为地把学校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提供有差别的教育,造成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13.
黄丽晓 《学理论》2014,(12):227-228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和焦点。义务教育中择校行为涉及了政府、中小学校(公办和民营)、教育消费者(学生及家长)等利益主体,从现有政策来看,政府禁止在公立学校之间择校,那么政府应该给予民办学校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以提供学生和家长在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优良的选择权,推动义务教育的合理发展。通过借鉴美国的教育券制和我国实施教育券的实践,来分析教育券制的优势以及在区域内推行的可能性,寻找解决择校问题的某个途径,以期促进教育公平、协调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云 《民主》2013,(8):58-58
日前,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浙江省35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的反馈意见,意见称,各地均衡配置生源,按学生居住地就近入学,大部分县基本实现了"零择校"。"零择校"具有标本意义。作为教育"顽疾"的择校现象,由来已久,并且根深蒂固。可以说,没有谁不知道其"病因",却又很少有人下决心进行"治疗",或者满足于"治标不治本"。浙江的实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以及针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基础教育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农村贫困地区的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要完成义务教育仍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帮扶,对盐池县的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给予村民参与权有利于资助资金公平发放、采用教育券资助方式有利于保证资助资金有效用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于民生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要以公平性、差异性、补偿性原则为指导,以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杜春林 《学理论》2012,(25):151-153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我国当前出现的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在义务教育治理中各中心之间应保持相对均衡,在城乡二元体制分化的当代中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甚是重要。基于多中心治理的理论视阈,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出现的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的具体原因,并结合理论探寻化解这一现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葳 《民主》2007,(4):3-5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应人民网之约,作客强国论坛.以“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为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张怀西结合主管过省市县三级教育工作的经历和民进中央多年来围绕这一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认真翔实地回答了主持人与网友们提出的问题,并坦陈了自己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对实现教育公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看法,引起网友的广泛共鸣。视频开播后不到10分钟,就有13万网友收看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从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出发,运用公共财政理论,正确分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主要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仍昱 《学理论》2009,(29):186-188
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新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各地正在实施的按“就近入学”原则而制定的择校政策,实质是一种教育强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中小学生自由选择就读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择校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政策理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为中小学生自由择校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