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场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企图提前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变革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组织体系、运转方式上的一次错误尝试。分析人民公社的特点,总结教训,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实践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和毛泽东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脱离农村的实际,导致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过渡、盲目求纯的产物。在此期间,党和毛泽东在坚持人民公社的前提下,从“急于过渡、盲目求纯”上逐渐后退,对公社内部所有制问题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局部性纠正。这种纠正曲折反复,既有成绩,又未能在全局上克服错误。今天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对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很大损失.这与毛泽东对所有制思想的误区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片面追求单一公有制;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混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忽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而导致毛泽东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力量之一。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认清它的实质,丰富和完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作为合规律合目的的运动 ,是由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这两对矛盾实际地进行和完成着 ,是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哲学模型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鉴别当代社会主义的众多派别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去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建国初期以至50年代末,配合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负总责,义不容辞地为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在60年代初总结和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时,邓小平的思考开始与毛泽东有了一些小小的分歧。应该说,在我们党,在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层,最早觉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错误并加以纠正的还是毛泽东。然而,可惜的是,毛泽  相似文献   

7.
榜样教育可以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吃苦耐劳、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以其为个案的榜样教育,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大跃进"的持续、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三年自然灾害以及苏联突然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党和政府以雷锋同志为优秀典型,通过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和学习榜样,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榜样教育,提升了应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深化了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认同,是这一时期生产建设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以雷锋为个案的榜样教育研究,对当今建立有效的传播体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莉 《工会论坛》2011,(2):172-173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发展战略,是对建国以来发展实践的一次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新审视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发现发展的实践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回顾这段历史,旨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样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事件,历尽曲折的时期。严峻的现实不仅需要我们思考过去,更需要面向未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我国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深刻研究之后所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使我们在思想上获得了又一次新的解放,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究竟是什么 ,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是一个体系 ,是由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这两种归责原则在具体表现上分为三种形式 ,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它们各自调整不同的合同责任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在权利形态上表现为建筑物基地使用权和附属基地使用权 ,从主体形态上表现为基地地表及其上下空间利用权 ,主要包括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权和地下空间利用权 ,各种权利均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是证明责任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但在此问题上国内司法实践部门长期以来处于“谁主张 ,谁举证”的理论误区。笔者将在介绍大陆法系国家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基础上 ,为我国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是近几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证明一个人有罪由公诉机关和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这是原则性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存在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包括证明责任的倒置和证明责任的转移问题,同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由于量刑情节复杂多样,因此量刑情节的冲突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科学地解决量刑情节的冲突是正确适用量刑情节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解决量刑情节的冲突,较为合理的方案是先确定一个量刑基准点(或幅度),再考虑趋重与趋轻量刑情节,进行综合平衡。在未来的立法中应规定定量分析、积分抵消的方法,采用抵消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在体系结构上与司法实践存在着严重背离的现象。将独立的违法性判断引入犯罪构成体系,是扭转这一局面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进行彻底重构。在模式的选择上,引入大陆法系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向“法治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典型的古典证明责任的立足点在于实体法法律规范性质的分析,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历经德、日民事法学人的沉淀洗练,曾成为学界的通说。但是,法律要件分类说不但在规范分类、间接反证、主观举证责任分类标准等问题上难以理清各种理论纷争,而且其对于动态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转换以及与证明标准的关系缺乏必要的关注,也难以与现代民事诉讼的辩论主义、争点整理程序相协调。我国民事证明责任改革应当从"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迷思中走出,以"阶段的举证责任论"来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8.
走私犯罪侦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私侦查理论界学者先是按照各个走私罪名研究走私犯罪侦查方法,而后按照不同走私方式研究不同对策。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伪报类走私、通关藏匿类走私、擅自销售类走私和海上、绕关类走私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犯罪构成理论是定罪判刑的理论依据。厘清犯罪构成的相关理论,对司法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而不应当照搬。  相似文献   

20.
研究犯罪现场的定义,既是进一步深化侦查学研究的必要,同时对指导侦查实践也有实际意义。对犯罪现场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犯罪现场,为勘查服务。对犯罪现场的勘查既是侦查人员的权利,也是侦查人员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