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天然气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燃料动力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主要的天然气产区。这里的天然气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高,是俄实现与亚太地区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基础。天然气工业集团是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国际合作的主要运作者,依靠控股公司实现对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及运输。  相似文献   

2.
阿列克谢·鲍里索维奇·米勒(Alexey Borisovich Miller)现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OAO“Γазпром”,简称“俄气”)总裁、董事会副主席.“俄气”在俄政经领域具有特殊地位:对内它是天然气行业垄断巨头,俄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家首脑和政府高官的培养基地;对外则是具有垄断力量的世界最大出口商,俄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而统领“天然气帝国的沙皇”米勒也具有厚重的政治背景,他是普京的心腹旧臣,深受普京信任和器重,被称为“不善抛头露面、只知埋头苦干”的“圣彼得堡帮”成员.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这是普京政府新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政策的牵制,今年初俄乌的“断气事件”令欧盟一度紧张就是典型事例。本文试从俄天然气产销战略及其产生背景,欧盟能源外交对俄的挑战,以及俄欧天然气合作前景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波 《西伯利亚研究》2013,40(1):89-93,97
一、公司概况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是一家集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储运、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控股能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和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石油公司,公司总部设在莫斯科纳梅金那大街16号。公司董事会主席是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的维克托·祖布科夫。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与出口国,迄今为止,其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依赖没有丝毫改变。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经济在2009年出现衰退,特别是制造业受到很大影响,这又增强了俄对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依赖。由于西伯利亚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已到极限,找到新的油气代替产地成为俄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方面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俄罗斯燃料动力工业的实力1.燃料动力资源潜力俄罗斯的燃料动力资源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俄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之首,力49.5万亿立方米,占目前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146万亿立方米)的34%。在俄境内已发现700多个天然气田。据俄专家估计,俄天然气储量至少可供大规模开采50年以上。俄石油探明储量为2O2亿吨(据1991年统计),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油气寻找和勘探工作的进行,依油气资源储量将增长。据俄地质和矿产资源利用委员会1996年公布,从巴伦支海、喀拉海、白令海峡到鄂霍次克海蕴藏着…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占34%,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俄罗斯重要出口换汇产品。苏联解体后,由于投资下降、设备老化、运输成本及国内税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等特点,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引入外资,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是俄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将有助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加快俄罗斯振兴的步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年均进口递增34%,中俄能源合作将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供给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事综览     
2006年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俄乌达成“气约”,但关系仍然紧张。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和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伊夫琴科在莫斯科举行的联合记者记招待会上宣布,俄乌两国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俄向乌出口天然气合同。据此,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未来5年内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将俄天然气出售给“俄乌能源”公司。“俄乌能源”公司将俄天然气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克兰。俄天然气经乌境内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过境费由…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与东北亚天然气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占全俄土地面积的3/5,地处东北亚。东北亚是21世纪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同时又是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东北亚国家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因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东北亚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年初俄乌再度爆发天然气冲突,此次争端事态进程之曲折、影响波及面之扩展、背景根源之复杂,明显超过三年前两国的"断气风波",在相当意义上俄乌双方"斗气"换来两败俱伤。虽然这场冲突以欧盟斡旋下的俄乌双方妥协暂告段落,但因经济金融因素与地缘政治博弈综合交缠,危机根源远未消除,2009年年末俄乌天然气纠纷几乎再起。俄乌天然气争端前景依然复杂迷离,留给国际能源市场和中国能源安全的冲击和启迪也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铁产业从国家支柱产业逐渐转变为全球化商品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潮流应数大型化以及一体化。就东北亚地区而言,通过并购及一体化扩大钢铁产业的战略合作建立钢铁共同体比毫无进展的经济共同体(FTA)更具现实性,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钢铁产业世界性产能过剩问题。基于全球化理论,从市场、政府、竞争和费用等因素对东北亚钢铁三强的分析表明,三大钢铁公司并购及一体化存在可能性并以浦项钢铁—宝山钢铁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出版业向东盟"走出去"极具重要性,但当前存在受文化差异影响较大、出版单位文化创新能力较差、人才缺乏和认识上的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有利条件下,应充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增强向东盟"走出去"的主动性;发挥广西的平台作用,增强新闻出版整体实力;增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能力;加强新闻出版人才培养;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供法律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以来,吉林省证券业试图壮大上市公司队伍,通过买壳、借壳等多种方式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但由于各种原因,辖区上市公司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与国内发达省区比较依然存在一些差距。针对吉林省证券业现状出现的问题,应加快培养本地综合类券商或引进综合类券商推进重组工作、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加快培育上市公司后续资源、力争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析印度的BPO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BPO产业正如日中天,其发展速度迅猛,其各项经营成绩卓著,其地理分布正在日益扩展;探求其发展原因主要有:印度经济改革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印度BPO企业的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欧美公司的科技与服务产业的转移是其必然结果,海外印度人的支持是其发展的催化剂;分析其发展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主要有:BPO的发展拉动印度经济增长,带动印度高科技城市的建设,提升印度本十企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俄罗斯钢铁行业的格局、现状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对俄罗斯钢铁行业在艰难的条件下得以生存甚至发展的原因做了探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暹罗方面的史料,围绕两国间有关"朝贡"与"条约"的交涉,重新探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与暹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power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a country depend on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based on economics. While addressing to the press in Kansas on July 6, 1971, President Nixon noted: "Comparing to our overwhelming position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facing immense challenges that we have never expected before. " He added, "In terms of economics, the United States is no longer a dominant power or an overwhelming global power. At present, there exist not only two superpowers. In consideration of eco-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现代化实践及其重大转型,为汉语的复兴和精神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背景下,将重新"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命题,这意味着以西方文化为轴心的单向度的世界文化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汉语复兴为切入点,中国文化将成为解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在重新"发现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吸收其他语言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汉语及其文化形态的输出立场,摒弃中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态,建构一种语言的"天下精神",从而使汉语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试论生态旅游“大众化”与大众旅游“生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已俨然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制胜法宝。但现实中,生态旅游发展遭遇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开始醒悟:生态旅游本身也有不可持续性的成分,通过生态旅游“大众化”维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似乎越发偏离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同时,大众旅游长期以来蒙受“不可持续”不白之冤。人们需要重新认识大众旅游——其可持续性成分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