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业扶贫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支柱产业,特别是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以产业开发和产业建设为具体形式,通过企业集聚、城镇化建设而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藤县在以产业扶贫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于广西藤县的实践谈谈以产业扶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1.2012年3月6日国务院公布2.国发〔2012〕10号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但我国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面临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利益联结不紧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要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市场服务组织、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3,(30):F0002-F0002,I0001
今年以来,山西省柳林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吕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8+2”农业产业化推进计划,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绿色、壮大加工”的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点,以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抓手.着力在举龙头、重科技、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上下功夫、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3,(7):2
海南省国营南田农场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农场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在创新中不断转变经营思路,实现经营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使企业形成"一城五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12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4亿元,与上年对比增长36.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3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云南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产业支撑打造”、“农民增收促进”等重大工程的需要,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加快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取得了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和2.6个百分点的喜人成绩,为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10,(11):F0002-F0002
承德隆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河北省首家集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水稻基地开发、品种繁育、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6151万元,净资产4002万元,职工110人,大专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50%以是。技术力量雄厚。公司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有机食品为发展平台,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九棵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是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为:"安徽省猪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教学基地";"六安市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单位";"六安市黑猪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公司目前拥有生态种养殖核心区2.7万亩。其中保种场两处:共占地458亩,总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14,(14):59-59
中药材种植是陵川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一项优势产业.近年来,山西省陵川县坚持走“绿色崛起、多元发展”之路,依托全县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全省一流的中药材种植大县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由东部山区向中西部丘陵区转变,实现规模最大化.推进产业发展由单纯的基地建设向产加销一体链条式转变,实现经营产业化.推进产业形态由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向区域合作、集约经营转变,实现服务社会化,全力做好中药材产业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郭廓 《行政与法》2022,(2):35-41
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以数字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够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吉林省在数字农业发展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仍总体滞后,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项目规划脱离实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新时期,吉林省应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广西打造超百亿元休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相关统计显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在广西逐步形成,特色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目前,广西建立各类休闲农业园300多个,涉及种养面积38.6万亩;农家乐旅游点1100多个,经营农户3.73万户,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0.81万人.广西把休闲农业列入自治区"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规划、将201 1年确定为"休闲农业推进年",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2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镇巴县紧紧围绕"稳农带产业,兴工强支柱,开放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建基地、扩规模、兴产业、富百姓"的农业产业发展总要求,以茶叶、生猪、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狠抓产业规划、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园区打造、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榆次区"绿色农业、园区工业、旅游产业"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和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按照"安全稳定为前提、公路建设为龙头.依法行政为手段,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创造性地实施交通率先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安徽良夫面粉集团是一家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年来集团立足于名牌战略和人才战略,始终坚持以"诚信团结、赶超时代"为精神支柱,以"兴业报国、富工利民"为经营理念,以"高质多产、低耗高效"为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华英禽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樱桃谷鸭养殖加工基地,是全国农业产业化151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河南省50家重点企业之一,主导产品樱桃谷鸭系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产品出口日、韩、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以来,华英集团按照上级党委、纪委的统一部署,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集团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了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集团党委分别被信阳…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8,(3):F0003-F0003
安徽农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种猪、肉猪、种鸡、肉鸡等养殖,红壳竹、茶园、花卉苗木等培育种植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5年公司注册成立,前身是一个以个人为主体形式的企业,而现在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农业开发公司。2007年公司注册508万元,现总资产3200万元,公司注册商标为“竹乡农昌”。公司下辖五个养殖猪场、三个养鸡厂、四个茶园、二个生态花卉苗木基地,拥有种猪1000头,商品猪27000头,每月肉猪出栏2400头、肉鸡出售6万余只;茶园480亩,年产鲜茶115万斤;原材料和苗木基地1126亩,红壳竹1108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以创建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为龙头,以深化廉政文化"七进"活动为辐射,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廉政文化活动为依托,扎实推进特色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抓龙头、建基地,铸造廉政文化建设品牌广安市依托邓小平故里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廉政文化内涵,创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着力将邓小平故里铸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品牌。精心布展"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览。广安市将专题展览与邓小平同志故居陈列馆同馆布展,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邓小平关于党风  相似文献   

18.
柞水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紧扣"美丽柞水、生态农业"发展定位,积极应对抵御高温干旱、病虫危害等不利因素,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县为抓手,以园区带基地,以品牌带效益、以体系带创新,加快"三县一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县、千万只土鸡示范县,秦岭鲜切花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大力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全县农业经济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志丹县双河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该乡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生态立乡、商贸强乡、基础奠基、产业富民"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综合建设为基础和保证,推动了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双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奏响的时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悄然掀起了新世纪中国农业革命的巨澜. 在秦东大荔这块沃土上,不愿甘居人后的72万大荔人以发展红枣、设施农业、畜牧业、水果业四大产业的特色经济迅速崛起,建基地,强龙头,育品牌,活流通,闯市场,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在财政增收的同时,农民的腰包也迅速地鼓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