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相似文献   

2.
张振邦 《法制博览》2009,(17):19-19
“顾命大臣”一般是由先皇亲自挑选的老成持重、才德超卓的大臣,以辅佐继位的小皇帝。他们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在朝中权高势大、说一不二,甚而能决定皇帝的废立。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与风险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透过“顾命大臣”的表面风光,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个险活儿,甚至是个玩命的活儿。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1):1-1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15):23-23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曾被大臣们从龙椅上拖下来痛打一顿,事后他还要乐呵呵地作自我检讨,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上算是唯一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朱镕基说:你们是我的亲差大臣,但不是“钦差大臣”,我不是皇帝。于是,这批曾是副部级以上干部的特派稽察员们,开始了晚年的另一番征程……  相似文献   

7.
和珅 曾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但和珅升官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和珅靠乾隆宠信发迹,也必然随乾隆升天而自毙。  相似文献   

8.
刘秉光 《法制博览》2010,(13):59-59
咸丰皇帝的好色和风流,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打开他的履历,诸如春药、房中术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放眼他的后宫,诸如“四春”、曹寡妇之流的女人不胜枚举。除了沉湎女色外,咸丰皇帝还是个大戏迷,热衷于看各种剧种戏曲,上至国粹京剧,下至地方戏昆曲,由此倒引出一段他与大臣们争风吃醋的风流案来。  相似文献   

9.
何木风 《法制博览》2009,(23):76-77
唐朝武则天时代,一个叫朱敬则的大臣给武则天写了一封奏疏,说当初秦朝时李斯为相,执行法家路线,酷刑流毒天下,所以导致秦朝迅速覆亡。朱敬则给武则天写这封信的时候,正是武则天大搞告密活动之际,朱敬则是希望通过秦朝的历史教训来告诫武则天,希望这位女皇帝不要把自己的王朝也推到悬崖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看到这封信后,“称善”,但却没有停止鼓励告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姚胜祥 《法制博览》2010,(19):72-7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仓皇出逃,把家眷丢在通化临江的大栗子沟煤矿,其中有“皇后”婉容、“贵人”李玉琴、溥杰妻子嵯峨浩、溥仪的乳母以及族人和太监侍女共百十号人,几经周折,在临江遇上了八路军,从临江到通化再到长春,她们在八路军部队里整整呆了半年,尤其是由平民女孩成为“贵人”的李玉琴,又一次经历了不平凡人生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48-48
知道了下述事实,也许有人会失望:用鲜血书写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的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个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做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文天祥13岁的文璋,随文壁投降,后隐居不仕,在他大哥被杀35年后去世,享年69岁。  相似文献   

12.
不知道为什么,凌晨偶尔会醒来,偶尔还会胡思乱想。有一天,脑子里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题目。“趣味”忽然想到这题目,不过是想起了鲁迅自己说的一段话:“我从前也很想做皇帝,后来在北京去看到宫殿的房子都是一个刻板的格式,觉得无聊极了。所以我皇帝也不想做了。做人的趣味在和许多朋友有趣的谈天,热烈的讨论。做了皇帝,口出一声,臣民都下跪,只有不绝声的Yes,Yes,那有什么趣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有才华的不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皇帝雄才大略,且多是开国皇帝,才华似乎与生俱来。像唐明皇精通音律,李后主醉心诗词,宋徽宗能书善画,明天启帝最喜欢木匠活,这是偏才。与这些皇帝相比,清朝的雍正帝既不能说有雄才,也不能说有偏才,那说他弄权“有才”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4.
八岁登基的汉昭帝是一个短命的君王,刚满21岁时就死了。昭帝没有子嗣,辅政大臣霍光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迎立为皇帝。然而刘贺即位仅仅27天就被霍光废掉,理由是“王贺淫乱”,27天就干了1127件大逆不道之事!刘贺被送回昌邑(今山东昌邑),身边近臣被斩杀2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在封建社会,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德、容、功、言)是女人必须奉行的人生准则。对于妃嫔来说,宫中事务有内务府管理,国家大事有皇帝、大臣处理,吃穿住行有太监宫女们伺候,她们只是皇帝传宗接代的工具和举行典礼时的陪衬,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就在清王朝晚期,却出现了一名妃子,她敢于冲击封建礼教的束缚、  相似文献   

16.
搞笑的年代     
那天,听了歌手胡吗个唱的一首《黄娣的新装》的歌,号称“情景悲剧”之一。但是,情景虽在,悲剧的成分,却几近于无,更多的像是在演绎舞台上的小品。歌词的肉容大致这样:胡裁缝和老婆黄娣隔三差五在卧室里要共同演出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老婆演皇帝,胡裁缝一人出演骗子、众大臣和那个童言无忌的小孩,每一次,他都要在最后唱道:“可是她下面什么也没穿啊!”  相似文献   

17.
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要见一位奇人,皇帝手下的人担心他见了奇人之后会有个三长两短,只好骗他说奇人死了。这故事传到今天,于是有人打趣说,如果皇帝活到现在,想见的人一定就是他——北京的“国宝”他是谁呢?据有关人士透露,对于他,西方某发达国家愿意出2.5万美元弄到手,而香港澳门方面也非常希望一睹其风采。因此,我们不得透露其真实姓名。而既然人们都称他“国宝”,我就暂且随其大流吧。科协主席的引荐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辽宁省B市的科协主席。他就是当年  相似文献   

18.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李万刚 《法制博览》2008,(20):53-53
知道了下述事实,有人也许会失望:用鲜血书写了什么是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有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位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作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消费者和顾客就是皇帝的话,那么,现在“皇帝”发问了:“不是说下半年不再提价了吗?”请暂息雷霆之怒,看陛下,假如我告诉您,广州的黄金首饰可能脱销十天,您也许会说:管它呢,脱销一个月也不要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