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为文化自信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底色",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增强了文化自觉意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唐君毅被称为"伟大的中国文化运动者",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特质做了深刻研究,对中西文化做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了多方探讨,其文化研究正是文化自觉。唐君毅的文化研究表明,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自觉激活创新意识,文化自觉赋予责任意识,文化自觉增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识别文化优缺,文化自觉生成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超越了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指明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确立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与主体,以及继承与吸收东西方文化的价值标准,是我们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构建中国现代文化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毛延洲 《前沿》2012,(1):197-19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制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个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也是文化的选择、吸收、加工者。档案工作者群体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又经受了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从服务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档案工作者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经历了多年文化积淀与渗透,逐渐形成了当代档案工作者群体行为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它之所以可以长期、广泛、持久地影响着档案工作者的行为,是因为道德文化是民族传统中的核心文化,是档案工作者在行…  相似文献   

7.
尹行创 《传承》2012,(6):78+85
陕南的地域文化本就融合着北方中原文化、南方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特点。明清之际湖广大移民改变了当地的居民构成,也带来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与原来的地域文化进一步交汇,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文化发展中,克服文化自卑心理是十分重要的。摆脱了自卑,就摆脱了最大的文化发展障碍;拥有了自信,就积聚起了文化发展应有的活力,而有了区域的文化发展活力,也才会有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活力。像贵州这样的地区,只有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力,才能实现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评价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成就,不能光看它创作了多少文化产品,搞了多少文化工程,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产品、文化工程结了什么果。经济实力是否因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因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了?居民素质是否因文化发展而不断提高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自觉上升到国家战略,就是强调要在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  相似文献   

10.
文化重构作为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发展的其中一种内在机制。我国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出现了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重构现象。在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得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活态传承与发展。本文解释了文化重构的内涵,并以我国土族音乐文化以及壮族刘三姐歌谣为例,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构的现象,并进一步阐释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构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技术文化、行政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的交融催生出电子政务文化,并对电子政务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类分、解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电子政务文化的定义并阐述了其五个方面的特征;论述了电子政务文化宏观结构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即主要是技术文化和行政文化交叉产生的新文化;基于树状结构系统分析了电子政务文化的微观结构及相对应的四个方面内容——理念层文化、制度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并对各部分结构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探索性阐释。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羽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126-129
本文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核心关系的论述,强调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研究和建设大学文化,必须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必须投身民族文化的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下面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角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中贯  相似文献   

14.
周三胜 《长白学刊》2007,(1):144-148
江泽民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提升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课题,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进文化选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黄庭满 《北京观察》2016,(11):34-3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就如何建构网络主流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网络空间是文化空间。人类在网络空间从事文化活动,形成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文化形态,实现了文化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文化观念的全方位创新,具有大众性、便捷性、开放性、交互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回击国民党在政治文化战线上的疯狂围攻,坚持抗战团结方向,消解民众对中国革命性质和抗战前途的疑虑,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困境,毛泽东从政治革命角度阐明了文化建设思路。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路蕴含着文化现代化的思想,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建构预示了文化现代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领导权规定了文化现代化的性质;新民主主义文化内涵凸显了文化现代化的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举措规划了文化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追溯了铁路服务文化的起源,分析了铁路服务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铁路服务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铁路服务文化,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芳 《群众》2017,(1):56-57
位于江尾海头的张家港在创造丰厚物质文明的同时,把弘扬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创造了长江文化品牌。自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连续13年创新举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惠民、以文化人,荣获了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江苏省首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文化活动品牌,有效展示了长江文化丰厚底蕴,不断拓展了长江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文化选择和文化发展的理性要求.近代中国各个阶阶、集团代表人物文化认识论的阶级局限性导致了各自文化自觉程度的有限性.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到文化建设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革命文化形态,提升了民族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识论是文化自觉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同时也是不断谋求文化强国的过程。从毛泽东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探索实践到邓小平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开拓,从江泽民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到胡锦涛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推进实施,再到习近平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突破升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不断探索、发展、创新、推进和突破的逻辑演进中,实现了从文化建设到文化建国的转变、从文化育人到文化强人的提升、从文化建党到文化强党的飞跃、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迈进、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跃升,形成了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和宝贵经验,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实现了对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新突破和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