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分析金融科技的主要特点、便捷性以及潜在风险、风险传染路径等,考察了韩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动向与金融机构的应对举措,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韩国金融科技的金融稳定风险.韩国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代表性金融服务包括快捷支付与快捷转账、P2P金融、众筹基金、ICO、机器人投资顾问等.随着互联网银行在线业务量的持续增长,银行也面临各种金融创新.根据金融科技创新在金融机构多个领域进行的实际情况,金融机构通过采取与金融科技公司竞争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应对.韩国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而且与现有金融机构的关联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对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有限.虽然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为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在提高效率、加大危机应对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确立"监管沙箱"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功能性金融理论考察欧元区金融体系在一体化进程中的绩效表现。欧元区的金融一体化是一个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具有使欧元区金融体系功能更充分发挥的潜势。本文在考察欧元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来比较、评估欧元区国家及欧元区整体与欧洲内外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指标评估显示,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绩效也在不断改善,但仍逊于美国和英国,同时不同欧元区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差异相当大。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欧元区尚未实现充分的金融一体化,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解决现存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印度金融自由化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参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代印度经济政策演变历程的分析,对印度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梳理,并在相关的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思路.本文对于了解印度金融自由化并吸取其经验教训,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均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韩国金融体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实行以公共金融、政策金融为主的政府主导的"官治金融";②以间接金融为主;③实行普遍和严格的金融管制.  相似文献   

5.
东欧国家的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认为,在市场不完全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金融抑制”,只有通过金融的自由化并配合贸易自由化、税制合理化及正确的政府支出政策,来开拓国内资金来源,消除“金融抑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东欧国家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现象同样存在。企业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6.
缅甸金融部门实行利率和汇率管制,真实利率为负,市场汇率与官方固定汇率差异巨大,表现出显著的金融抑制特征.20世纪90年代,缅甸政府进行了以建立私营银行体系为重心的金融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革远远没有改变金融抑制的根本,私营银行由于资本规模较小且没有国家信用支持,不具备必要的抗风险能力.金融部门脆弱性加剧,集中表现为2003年金融危机及其后数年金融部门发展停滞甚至倒退.金融抑制下的缅甸金融部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自由化改革具有迫切性.本文在对缅甸金融抑制、金融改革及金融困境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对缅甸金融自由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金融改革万仪一、台湾金融改革的原因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两大门类。台湾作为“贸易导向”地区,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成就早已为世人所瞩目,可是,台湾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落后状况也同样令人关注。在贸易与金融相互交织中,台湾金融业的滞后已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融创新与宏观管理万岚内容提要编者按: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行,金融制度政策、金融市场在中国经济中日益成为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近年来兴起的金融创新适应了金融制度本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混乱,宏观管理在稳定与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9.
韩国金融自由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不平衡、不恰当的金融自由化,这主要体现在金融自由化的次序、速度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监管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图用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对韩国的金融自由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制裁通常指国际组织或主权国家根据相关的制裁决议,针对特定的个人、组织、实体或者国家实体所采取的一系列截断资金流的惩罚性措施。随着全球金融化和美元化的发展,凭借美元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把金融制裁发展成为其对外政策中一种新型的非对称权力。2014年开启的美欧对俄罗斯以金融制裁为主导的大国博弈新模式,提供了研究金融制裁的鲜活案例。从手段上看,美欧对俄制裁处于蓄势阶段,未来美欧对俄金融制裁是否加码还需继续观察。从美欧试图迫使俄外交转向的目标来看,目前对俄金融制裁尚未成功,制裁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过金融制裁已经给俄罗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