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璐 《台声》2014,(3):66-67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2月22日,在邓丽君《甜蜜蜜》的歌声中,歌词作者、台湾著名词人庄奴在重庆青杠护养中心迎来了93岁生日。年过九句的庄奴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一身大红衣裳的他,在听到由自己填写歌词的曲子时,仍会用手轻轻打拍子,随着旋律哼唱……  相似文献   

2.
陈元洪 《台声》2011,(1):64-64
目前,重温《欢乐重庆》这首歌,不由得想起了88岁高龄的台湾知名词作家庄奴先生,这是他在重庆参加“月是故乡圆——百家艺术讲坛之庄奴作品赏析会”的即兴作品。  相似文献   

3.
杨忠英 《台声》2011,(12):37-37
庄奴原名王璨羲,1921年生于北京,是台湾著名词作家,堪称台湾词坛泰斗,在台湾和大陆都家喻户晓。我们耳熟能详的《甜蜜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小村之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即为他老人家所作。  相似文献   

4.
2009年初冬,在纪念澳门回归祖国第一个十周年之际,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成功举办了"澳门之歌"歌词创作比赛,通过推选《澳门之歌》、《一个神奇的地方》、《盛世莲花》等三首深受各界好评的歌曲,借助台湾中时媒体集团的渠道,给台湾民众带去"一个不一样的澳门",使他们感受到回归后的澳门发展新貌。  相似文献   

5.
在湘北山城平江县,有个大家熟悉的老文化人,他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平静、祥和,那就是平江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县文联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余存先。余先生从事文化工作40年,教过书,下乡放过电影,当过文化干部。在默默无闻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儿童文学创作,其作品不但在大陆频频与少年儿童见面,而且飞过了海峡,越过了香江,在台湾、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接连获得大奖。两年前,他的儿童文学小说集《山野稚子情)》在台湾引起轰动,一举获得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好书大家读”大奖;前年,他的中篇小说《猎人的故事》荣获祖国…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6)
正吴明峰,来自台湾台北,2014年来大陆,曾从事水产出口,后来改做了台湾美食,写了70首原创歌曲。他的兴趣就是音乐创作。《我要和武汉在一起》歌词创作者之一。希望两岸的同胞都能团结起来,才能有一个强盛的中国,才能不再被西方国家所蔑视。唯有一个中国才是正道,这是藏在我内心许久的话,感谢能藉由这个机会告诉所有的同胞!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4)
正缘起故乡北平,如沐桃花源邸,缘牵投笔从戎,离家抗战报国,缘续过客台湾,墨彩原乡情浓,缘聚终老重庆,还乡祖国大地。2011年11月15日,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主题"同胞同心乡音乡情"的中央电视台纪念晚会,主持人鲁健甫一报出庄奴的名字,演播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满头银发一袭中国红唐装的庄奴先生出现在央视舞台上。开场仅一句:"北京的乡亲们,台湾的乡亲们,庄奴在这  相似文献   

8.
从艺人到茶人 曾经的秋歌,是从牛背上唱着山歌走出大山的人。他的曾祖父及祖父均为民间草医、茶人,精研医术和客家三茶。深得乡人敬仰。他的童年是在唱着采茶山歌和看着爸爸“吃茶”长大的。他酷爱唱山歌,乐于学艺术。于是.便有了唱着山歌撞进艺术院校3年;唱着山歌,走进CCTV12、CCTV音乐、CCTV3;唱着山歌,走进广西卫视专题片《纪录人生》;唱着山歌,摘取了“泛珠三角优秀山歌大赛”金牌、银牌;唱着山歌,飘洋过海,走进了台湾、新加坡演出等经历。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0)
正10月11日,上午刚起床,我就收到好友严俊从重庆发来的微信:"受邀参加庄奴老师家属五人助念团。6时11分送走庄奴老师。顺告朋友们。"尽管早在9月下旬,我就得知庄奴的情况不是很好,家属已经在研商后事:尽管自己也曾默默地为老先生祈祷,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关,但听到这个噩耗,还是感到十分突然。老先生终究还是走完了他95年的绚烂人生,撒手离开了他曾一往情深的人寰。作为后生晚辈,我何其有幸,曾经于最近几年与庄奴先生有过两次握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1895年《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后,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甘当亡国奴,不断地为台湾回归祖国而努力。谢南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早年在台湾从事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以后,他返回大陆参加抗日战争,为光复台湾尽力。战后,他到日本当外交官,50年代初回大陆,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仍致力于台湾和大陆的统一,人们至今怀念着这位爱乡爱国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14)
正编者按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出生于北平,年轻时投笔从戎,成名于台湾,后还乡大陆。以他正直的人格、慈悲的胸怀、朴实的笔触、细腻的文字、浪漫的语言,上承先秦诗经、楚辞、乐府、汉赋,近传唐诗、宋词、元曲之精髓,借现代流行音乐载体,轻薄短小快速传播,挥洒出殿堂市井皆欢唱的共鸣之作《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垄上行》《踏浪》《走过咖啡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经典无数。  相似文献   

12.
<正>天天,本名梁鸿斌,这位台湾著名作词人曾任台湾《大成报》采访中心副主任,有过长达15年的影剧记者经历;他还曾为台湾台视、华视、台北之音等媒体主持过乐评节目;他也曾做过唱片企划人。最后,天天转型专门从事歌词创作,10余年来为诸多知名歌手,如孙燕姿、蔡依林、张惠妹、郭富城等作词,其转型后的首部作品《绿光》,经孙燕姿演绎,红透了大陆和港澳台。初见天天是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中。年逾50的天天看上去显得非常年轻,他身材高大、态度谦卑,举手投足间处处透露出一股细腻气质。得知他从前天晚上一直忙到今早才小憩了一会儿就来见我们,道谢、  相似文献   

13.
走近赵越     
赵越,山西歌舞剧院专业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常委。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从事歌词创作,迄今已发表作品近500首。出版诗集《故乡雨》、歌词集《欢乐篝火》。其创作与合作的作品先后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上海一家洋行有一个叫麦新的23岁小职员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在八年抗战时唱遍大江南北,多少次弹尽粮绝之际,多少个英雄好汉子弟兵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冲向日本鬼子。歌词中传唱的就是抗日名将赵登禹的英雄事迹。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中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5.
手杖     
吴江  张敏 《两岸关系》2012,(10):39-40
在2012年6月召开的第四届海峡论坛暨第一届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上,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见到了“重庆女婿”庄奴及其夫人邹麟,对庄奴辗转两岸的传奇经历、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肯定。近日,笔者采访了庄奴夫妇,聆听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受了他们的相濡与沫,印证了“千古人间事,都在姻缘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初春,漫画家夏达的一组靓照在网上被台湾网友炒得火热,“美少女漫画家”、“最萌美少女”等称谓让她迅速蹿红。夏达出生于1981年,高中时开始漫画创作,最早于《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2003年她大学还未毕业,就已出版首部作品《四月物语》。毕业后赴京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29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中心10楼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共50余名评论家、文学史家、作家,济济一堂,对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黄春明的作品,拉开了为期3天的热烈研讨的序幕。黄春明,1939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罗东镇。1956年,他的处女作《清道夫的孩子》以春铃的笔名在《幼师通讯》上发表;继1962年3月20日在台湾《联合报·副刊》上发表小说《‘城仔’落车》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60年代中期,又发表了诸如《小巴哈》、《北街门》、《玩火》、《两万年的历史》、《把瓶子升L去》……等众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LiveHouse(指专业的演出场馆)里。JonathanCoulton(格莱格·科尔顿)留着半长的头发,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像往常一样。怀抱着一把木吉他。独自站在舞台中央,舞台上方的灯光投射在他的头顶,他开始唱起自己创作的一首《Re:YourBrain》。颇为写实的歌词描绘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歌词不时引起台下一片会心的大笑。欢呼声、掌声,甚至还有大合唱响彻全场。  相似文献   

19.
闵令文 《人民公安》2013,(21):25-25
10月24日,在陕西洛川小分队演出现场,一名头发全自的八旬老人随着小分队的演出时而开怀人笑,时而泪流满面,当队员杨文彬深情地唱着一前《中国警察》来到他身边时,老人紧紧握着杨文彬的下,久久不愿松开。  相似文献   

20.
面孔     
陈蝶衣 10月14日,中国流行音乐一代词圣、词作家陈蝶衣去世。陈蝶衣的歌词创作高产期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在以后的61多年间,陈蝶衣创作歌词多达3000多首。他的歌词成就了几代歌手,先有周璇、姚莉、胡蝶,后有邓丽君、潘秀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