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经济社会中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数据企业是新兴技术企业,不仅能为社会治理提供科技支撑,还能够通过技术与规则的融合实现对社会秩序的塑造。大数据企业的技术优势既会推动社会发展,有时也会阻碍社会发展。为促使大数据企业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走向规范、可持续的安全发展之路,需要规范外部制度,重视内在价值追求以及发挥第三方的有效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合作。本文阐释了三种公民参与的类型——博弈型参与、伦理性参与、协商性参与。并分析达成合作的机理和社会条件。通过社会调查,对绍兴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对等、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公民社会仍难充分发育。据此,分析要达成社区合作性治理,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机理及所需的社会条件,不能停留于修修补补的改良,必须全方位透视其所依赖的制度赖以运作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条件。加快重塑社区治理结构、培育社会多中心治理内生秩序、健全合作治理运行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社会成长和实现社区合作善治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强调以良法保障善治,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背后的制度逻辑,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创新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国家治理思路和方式的重大转变。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发挥着协商、参与和监督等作用。在社会治理进程中,协商民主进一步获得了制度化、规范化与实效性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衔接,积极推动着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单一的官僚制政府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公共管理危机。公民参与式治理是有效应对政府治理失灵风险的一种治理工具,其实质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也称之为复合治理。其基本价值是:参与式治理可以规避政府失效,达致和谐的政府治理;有利于实现宪政民主,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路径是:新型的转化性领导的出现、确立政府公务员的代表性公民角色、培育公民参与伦理、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治理实践机制创新,是实现农村社会善治的重要路径。浙江省M县S镇根据农村社会形势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借鉴、揉和西方陪审团制度与听证会制度,创立了镇村重大事务"陪审团"制度,对镇村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管。这一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机制,对于弥补现有农村管理体制的不足,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崭新的制度,镇村重大事务"陪审团"制度也存在着亟待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社区自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居民议事会成立后,在推进居民自治上作了大量努力,在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但通过对贵阳市云岩区26个社区居民议事会的调查,发现居民议事会的自主空间太小,难以真正实现自治功能。要促使社区走向治理和善治,就要全面加强和完善社区居民议事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转型是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善治导向、治理方式的制度化成为有利于慈善组织发展的积极因素。本研究基于残疾人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检验了社会治理转型对慈善组织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治理转型对我国慈善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治理能力与慈善组织发展质量具有协同性,政府资源供给和制度支持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制度支持的中介效应强于政府资源供给。因此,政府要着力构筑慈善组织治理的新格局,强化对慈善组织的资源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迅速迭代,学界和政界深入思考社会组织固有属性,在既"发展得好"又"掌控得住"的原则基础上,提出"枢纽式治理"设想,旨在发挥综合性、联合性、支持性社会组织作用,从体制机制上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枢纽式治理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核心,凝聚各类社会组织,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热情,提升基层公共事务的服务能力。本文结合南京市鼓楼区注册登记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展开调研,深入探讨枢纽型社会组织源起和建构条件,明晰社会组织领域枢纽型治理逻辑,总结鼓楼区依托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善治的基层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老年社会关怀是以社会物质资源的代际合理配置及其对老龄群体的有效供给为基础,通过制度伦理建构来保障老龄群体的各项基本权益,并不断提升其生活质量的社会道德实践。它是厚生伦理的重要德目,是传承孝道的现实需要,是可持续性经济伦理发展新路。它具有多维性、辐射性、互主体性。家庭孝养、社区关怀、政府善治的有机统一编织成一张功能互补、责任共担的社会关怀之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走向社会的利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文化走向社会不仅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对宏扬先进文化 ,发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幅射作用 ,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高校必须认真研究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以及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有效避免校园文化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着力抓好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等环节 ,坚定不移、稳健扎实地推动校园文化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职业能力是完成岗位目标和职责任务的素质体现,是实现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目标任务的保证和前提;职业能力治理的目标是善治(良好的治理),协同不同的力量与不同的立场,共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公安机关通过与市场、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行政部门的合作,正确运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增强和提高公安机关尊崇宪法与履行宪法、科学决策与政策执行、公共安全与保障应急、吸收资源与分配资源、社会动员与合作发展以及冲突平衡与冲突控制等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南是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苏南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上也处在领先的地位。在推进整体性治理过程中,苏南形成了以公共利益与责任为导向的治理理念、一站式供给服务的运行机制以及优化的供给服务方式,由此,推动苏南社会治理体系出现多元共治和协同治理的特征,实现了“政社善治”、“社区善治”与“包容性发展”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伦理的视域来看,政治制度的道德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民主的问题。民主作为制度伦理的核心范畴,是政治制度的伦理追求。民主的制度伦理价值具体表现为政治制度道德的民主伦理精神和制度安排的民主方式、民主具体化的公共性伦理维度以及善治要求的社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摘要:国家善治理念推动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政府行政向有效、有限、分权、透明政府转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框架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维系良好的秩序生态。国家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审计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用新思路、新视角、新办法创造性地参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审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并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既有推动,又有冲击和挑战.为此,参政党需要厘清社会组织的功能地位,突破传统观念,理顺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构建参政党与社会组织双向共赢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政府从善政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反映出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理念和思维上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进一步梳理"治理"与"善治"的本质内涵,对社会治理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以"善治"为视角,指出在未来我国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建设成熟的公民社会、建设"善治"的政府、建设"善治"的社会、完善法治和制度建设,为社会治理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层社会的较高层级,市域社会既是社会矛盾风险的集聚地,又具有空间性、源头性、智慧化、整体性等治理优势,是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关键层级。因此,完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需要将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置于市域社会治理视野下。H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周期管理”理念,初步形成了以“全领域源头治理+全主体协同共治+全流程处置稳控+全手段‘五治’融合+全要素建章立制”为核心的“全周期风险防控”模式,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借鉴“全周期风险防控”经验,并改进其存在的不足,强化源头治理、多元治理、流程治理、智慧治理和制度治理,完善源头防范体系、多元化解体系、过程控制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对推动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善治规律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市域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显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伦理中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高民族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民族村落的治理起到重要作用。以云南兴蒙蒙古族乡为例,探讨民族伦理视域下社会资本在该村中的运用,包括传统社区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关系体现出来的民族美德、民族团结,分析在社会变迁中民族伦理及社会资本的变化与不足,有助于通过提升社区的公民参与及规范的整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精英作用、提升村民教育等方面措施,构建社会资本,从而发挥其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民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政府要适应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推进简政放权,从市场、社会能够自我治理的领域中逐步退出,并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公民参与,即:重视培育公民精神、拓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重视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弱势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不缺位及以制度的创新保障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有效参与。这是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之源,最终实现善治治理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