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南宁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文化保存原则,二是经济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2.
邵玲 《工会论坛》2008,14(5):74-75
很多学者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认为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实际上,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对旅游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实现持续发展,在开发时必须强调异质性、文化性、乡土性、参与性等。  相似文献   

3.
端正保护意识 推进民俗文化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开发促生产力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促民俗保护,既发展经济,又可达到民俗文化保护的愿望,这在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多数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蔚磊 《工会论坛》2009,15(5):145-146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民俗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利用和保护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为我国的民俗文化保护献计献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民俗文化的旅游大省,本文在分析满族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有力的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其发掘利用意义重大。聊城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但一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正逐渐流失消亡。近年来,民俗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传承、宣传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应积极探讨民俗文化资源发掘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峨眉山市是传统的茶叶产区,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促进峨眉山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峨眉山市积极推进茶旅产业一体化发展,但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融合程度较低。同时,还存在各种乡村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现象,茶文化、佛禅文化、休闲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没有充分整合,尚未形成合力。坚持茶旅融合,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茶旅融合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地统一起来,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具生命活力。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努力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黔东神兵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对黔东神兵的历史渊源、传播路线、分布、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等进行了多维度考察。黔东神兵运动与黔东傩文化渊源极深,是一种本土文化传承的斗争形式而非外来;黔东神兵运动的起点是1930年夏秋在沿河后坪初兴,而非1931年秋的德江稳坪;黔东神兵运动的本质是新旧转型期间的农民出路问题;神兵不仅仅是一种自卫武装,更多集合了诸多社会功能;黔东神兵运动是一次落后民族地区的思想启蒙运动,加速了黔东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在与红三军亲密的革命联合过程中,黔东神兵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凉山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的生态文化旅游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充分认识民族文化资源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整合、利用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凉山的第三产业发展,是凉山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特色之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青岛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全球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功利化等。保护好发展好青岛的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融入民俗文化精神,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以世园会为契机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和宣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对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采取多样化途径,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挖掘开发越来越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重视,使其又重新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但是大凡民俗文化总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总是与一方水土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它既是一种局限性,又是一种特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目前的开发来看各地情况很不均衡。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选择空间自然十分广阔,但若从特色与务实出发,笔者以为把目光投向民俗文化不啻是一个明智之举。因地治宜,才能焕发生机就我们枣庄而言,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乐山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存在产品单一旅游附加值低、生态性不足及包装宣传落后等问题。今后乐山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对策,即创意农业文化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乡村康体与养生旅游产品、乡村研学旅游产品、乡村夜间旅游产品、乡村体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业态。笔者认为,南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挖掘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为重点,整合以下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绿城风光文化资源、古镇古宅文化资源、会展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形成系列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使南宁旅游从一般走向精品,从而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满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资源。由于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的改变等历史原因,满族民俗文化正逐渐衰落,濒临着失传的困境,抢救民族文化迫在眉睫。各级政府要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其投入,合理挖掘、开发民俗文化,使传统民俗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点线"分析模式是"点轴"理论基于旅游资源不可移动性、市场依赖性等特性,分析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一种新的简化、实用方法"。点线"模式主要从资源与中心城市距离、资源与高等级交通线距离,分析区域旅游资源的对于中心城市、交通干线的空间分布和开发时序等结构特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较经济落后区域旅游资源密度大和近中心城市、交通干线分布;资源开发空间上具有近中心城市、交通线由近及远开发的时序性;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差异性;以及其它一些空间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甘孜州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传统旅游资源独特。同时,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要途径地之一,甘孜州红色旅游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开发甘孜州红色旅游资源,应紧密结合甘孜州特有的地理特点、民族风情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进一步丰富甘孜州旅游产业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就业人数、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特别是家庭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明显增加,使女性旅游的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女性旅游市场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但是我国的女性旅游产品普遍粗放、雷同、大众化,似乎少了点"女人味",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旅游尚属缺位.女性旅游市场作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元宵舞龙灯、炸龙灯是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群众延续百年的传统民俗,政府禁止在主城区舞龙的政令是引发贵州德江2.8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从民间法视角出发对德江2.8群体性事件进行反思,政府行使公权力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传统民俗,并慎用强权对待民众诉求,以转化民众对其的刻板成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保护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针对崂山民俗文化保护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继续推进非遗普查申报工作;建立完善的传承管理机制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做到后继有人;整合民俗文化资源;进一步搞好节庆、庙会活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手工艺产业群;打造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移风易俗,创建倡导文明礼仪;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