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于60年前发生的“二·二八”事件的文学书写,近年来凸显了“统”“独”立场的对立。台湾文坛“本土派大佬”钟肇政的长篇小说《怒涛》等作品,热衷于渲染所谓“中国人”和“台湾人”的差异和对立,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官僚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的阶级矛盾,扭曲为两岸之间不同“人种”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而作者在对所谓“支那”施予全面抨击时,是以颂扬“日本精神”作为参照系的。这就成为日据时代开始形成的以“抗日”和“祖国爱”为特征的“台湾意识”,向着“亲日”和“去中国化”方向“自我异化”而成“台独意识”的一个明显事例。这种“异化”有着亲日仇华思潮在90年代以来的台湾涌动高涨的深刻背景,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法理台独”的“国际法形态”是台湾当局借助“条约”和具有“准条约”性质的“非官方协定”等规范形式,为其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效力,臆造“台湾国家形象”的各类活动的总称。“国际法形态”的发展历程可分为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前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起始阶段和2008年至今的发展阶段。在前导阶段,台湾当局形成的“正式外交关系”和“实质关系”的并行模式为后续“国际法形态”的起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存策略”和“政治印象”;在起始阶段,台湾当局放弃一中原则,在相关规范中不再反对“双重承认”,转而谋求凸显台湾的“国家属性”;在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国际和两岸形势,台湾当局推动“国际法形态”的重点转向树立“台湾国家形象”、深化“实质关系”、以“域内法”弥补“国际法”不足等方面。总结其变化趋势可知,围绕“存在证成”这一逻辑主轴,台湾当局先后采取“中国代表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三种博弈策略。可以预计,台湾当局未来可能采取“以实补名”“超越主权”“以小博大”等策略,继续推进“国际法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主要包括三个分论述,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和“宪法各表”。谢长廷的“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和“宪法各表”分别与国民党的“宪法一中”、“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存有很大的差异。这三个分论述提出的主要面向和所要解决问题各有侧重。对于大陆方面而言,如何看待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其实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如何看待“中华民国”及其“宪法”问题。研究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有助于我们对其采取恰当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两国论”及其随后略经修饰和刻意说明的“特殊两国论”是导致目前两岸关系出现战与和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呢?究其主要原因乃是:第一,“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的抛出过程已使过去比较暧昧的分裂指标趋向明朗化和具体化,例如在抛出“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后即有人更明确地提出要将它们“入宪”、“修法”,而“入宪”和“修法”等问题是十分现实的敏感问题,是将分裂和台独路线法律化、政策化和纳入现实政治运作的最实际的做法。此种举措的落实必将使大陆方面做出十分激烈的直接反应,因而是两岸关系昕能跨越的  相似文献   

5.
在劫难逃     
汪庆国 《法制博览》2010,(12):58-58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某律师署文称“娱”、“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等16个汉字,“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于是再度引发了人们关于汉字的争议。其实,此前也有人号称花了8年时间研究后,提出“想给44个汉字整形”,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大陆政策主张以连战、马英九的政策主张为基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九二共识”,但强调坚持“一中各表”;主张通过两岸“合作”以“维持现状”、捍卫“中华民国”;忌谈“两岸统一”,反对“台独”,也反对“一国两制”。近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的大陆政策主张发生偏移,主要表现有:强调两岸交流要“求同尊异”;扭曲“九二共识”,出现向“绿营”靠拢的苗头;从宣称两岸“合作”到宣扬“2D战略”,“反共”和“以武拒统”意味浓厚;企图突破“胡连会”“五项愿景”以谋求拓展台湾的“国际发展空间”,“挟洋拒统”;宣称“亲美友日和陆”,对台美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两岸关系。这些偏移,伤害了国共关系、两岸关系,朱立伦必须停止“偏移”“下滑”行为,带领国民党回到正轨。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昌平一建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康杯”和“安全生产月”竞赛活动。曾四次荣获北京市及昌平区“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企业和“安康杯”奖杯,2002年获得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5年荣获北京市和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全民外交”策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台湾研究》2001,(2):45-50
自从1990年6月台湾当局提出“务实外交”和“全方位外交”的主张以来,在“外交”手法上花样不断翻新,“金钱外交”、”经贸外交”、“元首外交”、“度假外交”等都曾是其推动的重点。2000年5月陈水肩上台以后,在继续推行“务实外交”的基础上,对“外交”策略和手法又作了一些改变,提出要“以全民外交作为全面参与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释然 《工会博览》2006,(6):31-31
女儿问:“爸爸,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什么?”爸爸答:“吉祥三宝。”女儿问:“妈妈,绿叶、花朵和果实是什么?”妈妈答:“吉祥三宝。”女儿问:“爸爸、妈妈和我是什么?”爸爸答:“吉祥三宝。”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记者 郭从友)“五一”前夕,北京市西城区总工会在区委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表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都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状”、“西城区劳动奖状”、西城区“工人文明先锋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2.
“牙防组事件”和“欧典地板事件”,让那些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中介组织,被讥为商业机构潜伏在“第三部门”的“第五纵队”。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化与世界化是反向运动吗?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两个互为削减的静态实体吗? 科学的昌明日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时代的特色逐渐代替了地域的特色,使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出现趋同现象,这是“同”。但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精神又的确非常稳固和系统,这是“异”。面对着“同”的趋势和“异”的存在,怎么办? 在“同”的文化背景下,“异”要继续存在发展,就必项不断从“同”中吸取养分。而“异”和“同”的结合,又孕育出“新同”和“新异”:“新同”指在各民族文化基础上,世界文化中具有共同时代特色的部分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春天。北京“两会”。会议主基调可以用3个“和”字来概括: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宣示“和平发展”;对台湾问题,则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下,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和”是中国传统思维、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为贵,和为先,和则久,和则两利,和气生财,和颜悦色乃待客之道,和风细雨尽显中国古风雅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美实力相对此长彼消,中美战略博弈进入高风险系数的“错肩期”,拜登政府试图利用台湾问题等制造“组合拳”来打压围堵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湾的角色认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棋子”走向“陷阱”,由“打牌”走向“做牌”,由“筹码”走向“挖坑”,对两岸关系由可融促和到防融阻统、由防两岸冲突到防大陆武统台湾造成“既成事实”。这使得美国对台政策议题设置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往法律化、“联盟化”和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强化对台湾的“国家化”地位和“协防台湾”的非正式承诺,拉拢盟友集体对华打“台湾牌”。美国对台政策转向,进一步刺激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谋独”幻想,也将给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6.
组织严密、职责分明。上海“尊龙名社”社团“组织”严密,“职责”分明,有3个管理机构——尊堂、龙堂、刑堂,和包括徐汇分堂在内的7个分堂,还列有“会费”缴纳事项和“帮规戒律”,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服从高层指挥”、“随叫随到”等原则。等级家规像模像样。  相似文献   

17.
《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 2 0 0 2年 7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 4 0万字 ,共1 2章 ,计有“赫鲁晓夫出任苏共第一书记”、“整顿和清理”、“发展农业的三板斧”、“苏共二十大”、“对波、匈、苏伊士事件的干预”、“绝对权威的确立”、“工业改组”、“农业改组”、“苏美之间的较量”、“苏共二十二大”、“苏、中关系的恶化”、“赫鲁晓夫下台”等。作品通过对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梳理、对事件的总体把握和个案的研究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历史鲜活地展现给读者。研究历史贵在求实 ,尤其是研究赫鲁晓夫这样一个在…  相似文献   

18.
马英九上台后根据台湾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局势的变化,一改陈水扁时期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攻击性“烽火外交”、“金援外交”政策,提出两岸“外交休兵”,实施“活路外交”新策略,重建了台美互信,稳定了与“邦交国”的关系,前“副总统”连战参加了APEC会议以及台湾60年来首次成为WHA观察员等等利好因素均显示出马“活路外交”策略实施以来的“成果”,但“活路外交”本身的问题和隐忧仍然存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英九当局“活路外交”的理念与内容、目标与实质.直面“活路外交”未来发展中的障碍,预测“活路外交”策略的今后走向。  相似文献   

19.
论江泽民总书记的“八项主张”与“三个代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总书记“5.31”讲话宣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党中央号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为完成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努力奋斗,推动了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的热潮全面兴起。江总书记去年“7.1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以毛泽东思想和  相似文献   

20.
谭汝为 《法制博览》2010,(15):57-57
“荆”和“楚”是同一种灌木的不同名称。这“异名同实”的二者,也有细微的区别,就是——“荆”是这种灌木的雌株,“楚”是这种灌木的雄株。春秋战国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旧称“荆国”,中原地区的国家有时称其为“楚”或“荆”,或称之为“荆楚”“楚荆”,或蔑称之为“荆蛮”。这也证明了“荆”“楚”二者的异名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