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法标准,准确运用法律,保证办案程序,注重办案质量,均有利于树立良好公安机关声誉和人民警察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以此充分体现出公安机关在国家管理活动中的职能作用。然而,公安机关能否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法标准,注重执法质量,是衡量公安机关执法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正执法是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追求的最高理念.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的标准包括理性的公正、实体的公正和程序公正.人民警察要实现公正执法,就必须端正执法思想,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要强化培训学习,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公正执法创造条件;要加强监督检查,把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执法语言规范是展示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警察形象、提高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对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不够重视,导致现场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警察形象塑造.只有提高对警察执法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执法语言规范化建设,建立考评机制,提高一线警察执法语言运用水平,才能提高现场执...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交通民警使用规范文明语言是端正行业作风、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是维护交通秩序、促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是规范队伍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当前,交通民警执法中存在着说"外行话"、"斗狠话"、"冷漠话"、"伤人话"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培养掌握、运用规范文明执法语言的能力,提高执法语言艺术,并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执法语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越来越多,特别是遭到暴力阻挠,甚至人身遭受围攻殴打呈频发势头,这必将动摇公安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执法权威。因此,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树立执法权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赋予人民警察相应的权力和地位,改善执法条件,树立人民警察的强制性执法权威;通过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素质,树立人民警察的自然性执法权威;通过强化对外宣传,弘扬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真正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宪政意识是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意识对警察队伍建设和正确执法至关重要。培植和增强人民警察的宪政意识,必须重视人民警察的宪法教育与学习、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观念、强化警察的公仆观念与服务意识、注重警察执法的违宪监督和加强警察法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其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在要求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尽职尽责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其执法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加强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人身安全保障,对于提高执法水平、有效打击犯罪以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善于帮助基层破解执法难题,做到既注重“合法”的规范性,又注重“合理”的可操作性;既要注重办理刑事、治安案件的规范,也要注重服务性执法的规范。任何时候都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9.
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问题是公安机关执法效率低下、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有待提高、社会成员对现代法治基本要求认识较低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效率低下、公安执法质量相对较低社会成员对现代法治基本要求认识较低、非公安机关因素等。要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应强化公安机关的行动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效率;通过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迅速提高办案机关、办案人民警察法律辨识力;强化现代法治理念宣传;政治建警,多管齐下做好民警的思想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形象;强化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对互联网及媒体传播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监狱工作要在监管上实现安全、改造罪犯上有成果、推动监狱实现科学发展,作为监管主体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六种能力。 执法能力。执法能力是监狱人民警察在刑罚执行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实施法律的能力。从监狱内部来说,善钻法规漏洞、爱找监狱管理缺陷的“岔子型罪犯”,蓄意挑衅执法、公然对抗改造的“钉子型”罪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油子型”罪犯,“行政处分不怕,刑事处分不够”的“赖子型”罪犯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