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冬 《重庆行政》2008,(5):53-55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们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潜藏着深刻的利益动因。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引发了社会政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 《时事报告》2013,(1):105-107
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趋于常态化,一些尘封往事引起公众的关注,许多人想弄清楚:日本通过哪些手段"窃取"了钓鱼岛和琉球?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证明,对于钓鱼岛,无论是发现、命名,还是有效管辖,中国都比日本早至少500年,最晚从14、15世纪开始钓鱼岛就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然而,日本政府声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对钓鱼岛的"先占"构成了钓鱼岛属于日本"固有领土"的基础。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布的"关于尖阁列岛基本见解"中,声称钓鱼岛是琉球的组成部分。那么,历史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没有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的原始记载或证明。而日本与钓  相似文献   

3.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双方政府及有关学者在国际法方面各持己见.然而,关于领土取得的国际法规则有失明确性,现代国际法与传统“中华世界秩序”之间在领土观念上尚未互相兼容,因此,国际法在解决钓鱼岛争端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不可高估.此外,中日双方难以达成将钓鱼岛争端诉诸国际司法机制的合意,当前国际司法机制实践中的文化偏见与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也使得国际司法机制在钓鱼岛争端中的作为空间大打折扣.鉴此,未来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仍应重视政治手段的作用,并审慎而渐进性采用法律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图说半月     
《人民公安》2012,(18):5-7
爱国情怀理性表达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又时逢中日钓鱼岛争端之际,我国多数城市相继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爱国是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神圣领土遭到侵犯,全国民众同仇敌忾、表达捍卫祖国领土的坚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追求利益的时代上海师大副教授桑玉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改革开放似一阵强劲的春风,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吹来了一个追求利益的时代。捧惯了铁饭碗,吃惯了大锅饭的人们,如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追求起各自的利...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对市场作用的揭示沈端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熙熙”“攘攘”或“来”或“往”而逐“利”之地,通常谓之市场。市场是历史的产物,始名“市井”。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艰苦地向前探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领土主权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凝聚力能否维系及实现更新。中华民族在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上所展现出的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与行动,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精神更加凝聚、精神纽带更加稳定、聚合力不断增强、凝聚张力不断拓展、核心支柱愈加巩固,推动着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机制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8.
龙香玖  周剑 《新东方》2006,(10):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和交往的内在动因和重要目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单个的人所组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在为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存在着。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历史“不…  相似文献   

9.
王基文 《台声》2002,(12):50-52
李登辉在替日本右翼分子讲话9月25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日报》专访时称:“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并说,“中国大陆再怎么主张对钓鱼台的主权,事实上没有证据可资证明,在国际法上没有任何依据。”李登辉公然歪曲钓鱼岛列屿历史,明目张胆为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辩护,与日本右翼分子一唱一和,充分暴露了他极端媚日仇华的真面目。日本右翼分子关于钓鱼岛的论调林林总总,归纳起来,无非是:钓鱼岛列屿是日本固有领土,是其西南诸岛的一部分;钓鱼岛是“冲绳县八重山石垣市宇登野城二三九二番地”;钓鱼岛列屿不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  相似文献   

10.
邱越 《今日广西》2014,(10):6-6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11.
郭一娜  刘天 《台声》2013,(8):17-17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日前往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钓鱼岛并非日本固有领土。日方为了强化钓鱼岛“不存在领土争议”的主张,编造了不实的记录,并在公布相关史料时进行了删节。  相似文献   

12.
有必要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一点哲学思考,厘清两者之间的辩证转换关系,以免一旦真的要面对战争时,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进退失据近年来,日本全然不顾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善意,在美国的唆使、纵容下,一意孤行,蓄意要霸占中国钓鱼岛的领土主权,甚至叫嚣不惜动武。鉴于双方都坚持"绝不妥协"的高调,似乎已经陷入"谁都输不起"的困境,有关中日之间的战争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于2012年9月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指出,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二战结束后美日双方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的行政管理权交给了日本,而日本自此即视为自己领土主权从事经营。对此,笔者在过去的一些论文中已有所涉及,但仍觉言犹未尽,这  相似文献   

14.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16.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各种纷繁复杂的景象令人眼花缭乱。早在汉代,司马迁就以其如椽巨笔深刻地描绘了一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繁忙"世态。面对历史长河中的无数烟云,贤人智者们上下求索,期望在洞察事物表象、探求世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导人们在现实  相似文献   

17.
问:据悉,日本右翼分子日前再次登上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你对此有何评论?答:9月5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3名成员悍然登上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9月7日,外交部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表示了中方的强烈愤慨。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有着无可  相似文献   

18.
佐人 《现代领导》2008,(3):37-37
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私有制社会里,不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有一些人“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曹植:《白马篇》),“克制利己主义,把自私的我踩在脚下”(别林斯基语),并不将追求个人的名利当作人生之目的,为民族、为真理作出了牺牲,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欲望     
大干世界,花花绿绿,有几多的精彩,也有几多的诱惑。名利场上,蝶乱蜂喧,有的人为名而活着,有的人为利而活着,更有的人为名利而活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是有种种欲望的。人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没有谁愿意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环境中煎熬;人人都希望拥有尊严和体面,没有谁愿意忍受鄙夷和蔑视的屈辱;人人都...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2,(10):1-1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的"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中国各民主党派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