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梗概:王宝建是在辽宁省盘锦监狱服刑的一名普通犯人,宋万忠是盘锦监狱的监狱长,谁能想到他们之间会结下“不解之缘”?王宝建家境贫寒,他入狱后,妻  相似文献   

2.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中央领导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实践命题。坚持“首要标准”,有助于提升监狱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职能作用。理解“首要标准”,应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改造质量是一个首要环节;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赋予监狱的职责;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是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落实“首要标准”,要切实把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的第一位,不断提高改造质量,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其中要尤为重视“改造人”和罪犯改造质量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包括“关于战犯改造”、“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人是可以改造的”等九部分。这九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三观”即刑罚观、监狱观、改造观,“三论”即方法论、策略论、管理论。“三观”为基础理论,“三论”为应用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监狱刑罚执行与罪犯改造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是新中国监狱制度的本质和内涵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是我国的监狱哲学、监狱基础理论,掌握和深刻领会了这一理论也就等于深刻理解了我国监狱法规制度的立法精神、惩罚与改造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研究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既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面对未来;不仅是学术研究,而且是为监狱工作在新世纪的改革发展而进行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的提出,使得监狱把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作为中心工作,而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原料”是在押的服刑罪犯,“产品”是刑释后的“新人”。“顾客”就是整个社会和政府。改造罪犯同样存在一个质量问题,其有效性、动态性、预防性、系统性十分符合监狱工作的需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时切入,必将把监狱的规范执法、狱政管理水平、教育改造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监狱体制改革是今年司法部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司法部向全国监狱系统提出“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改革要求,其实质是将监狱企业与监狱分离,还监狱国家专政机关的本来面目,使监狱告别营利。穴《中国青年报》12月5日雪《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是“把监狱企业的生产收入与监狱经费直接挂钩,把警察福利与生产效益挂钩,使监狱生产背离了监管改造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背景:李斌,1982年生,犯抢劫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2001年4月10日进入辽宁省盘锦监狱接受教育改造,那时他未满19周岁。李斌是家里的小儿子,家里人都对他疼爱有加,特别是他的母亲对他特别溺爱。他在改造过程中,母亲一度是他惟一的精神支柱和惟一的希望。每隔2个月左右的时间母亲就会来看他一次,鼓励他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监。母亲和他约定,会尽力与已经4个“+”号的糖尿病,还有心脏病抗争,一定要看到李斌出监那一刻。母子俩相依为命,为着这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撑着。李斌入监后一度抗拒改造,甚至逃跑、绝食、装病,对此,盘锦监狱的警官们…  相似文献   

7.
为社会监管罪犯和为社会改造罪犯是监狱的两项职能和产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监狱工作的绩效一直没有办法进行科学的考核,这就意味着改造绩效的好坏不会影响监狱得到的实际利益,这使得“重生产、轻改造”在监狱系统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监狱体制改革后,如果不能实现对监狱绩效的科学考核,“轻改造”现象仍会继续存在。监狱的改造效果是有时效的,这和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的道理是一样的,罪犯释放后超过一定时限后,因为社会原因造成其重新犯罪,就不应当简单地归责于监狱的改造不力。  相似文献   

8.
“记得去年我去监狱看你时,你答应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改造,但我这一年并没有听到期待中的好消息……”这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杨斌写给被自己亲手公诉送入监狱的服刑人员的信。“杨斌姐,我出狱了过两天就去广州看你……”这名服刑人员刚刚出狱便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联系杨斌。(1月18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9.
监狱硬环境是监狱为行使其法定职能而建设的人为的空间环境,是监狱的重要基本设施。监狱硬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和反映行刑理念与治狱思想,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性。目前,应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监狱投资机制、发展监狱建设新理念、建筑具有个性的监狱形象文化、重视监狱硬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措施,建立改造环境和惩罚环境的“联系平台”,使环境效益和罪犯改造效益和谐统一,进而达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目的,更好地为行刑与矫正罪犯服务,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10.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他们办事,让他们满意,这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唯物辩证看满意”这是浙江省十里丰监狱调整监管改造与监狱经济、事业发展与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等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十里丰监狱距离浙西中心城市衢州29公里,总面积近5万亩,现有12个监区77个分监区,民警职工2700人,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型监狱。近年来,该监以党委书记、监狱长奚建荣为首的一班人用改革精神把第一代十里丰人走过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业路,改造成为通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高…  相似文献   

11.
监狱内的“地下航线”活动严重破坏监狱改造秩序,影响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成为监管执法面临的一个顽症。当前监狱“地下航线”呈违禁品种类趋于多样、涉及人员更加复杂、渠道形式日益隐蔽等特点,而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防范监狱“地下航线”需从制度、宣传、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优化监锨警察创事业的环境,既是监狱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的需要。当前,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热潮中,优化监狱警察创事业的环境,要联系监狱工作实际,明确创事业的科学定位,着眼于“改造人”这一主业,扭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这一中心,以创新思想观念为先导,提升监狱警察创事业的文化环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营造监狱警察创事业的人本环境;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为保障,改善监狱警察创事业的执法环境,从而为监狱警察创事业提供一个公正高效、舒心奋进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南京女子监狱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监狱。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这所监狱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努力探索“人性化管理、贴近式教育”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帮教、提升改造质量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论监狱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监狱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惩罚环境和改造环境。在监狱环境建设中,我们既要评价与抓好物理环境的完善、优化程度和心理环境的健康、积极的程度,又要评价与抓好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契合程度,使监狱两类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我们不仅要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和积极的惩罚环境,而且要建立改造环境和惩罚环境的“联系平台”,共同作用于罪犯改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孙治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09-112
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体制改革给监狱工作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监狱体制改革,监企分开是重点,规范运行是关键。监企分开怎么分?在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下,监狱和企业究竟该如何定位?二者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关系到监狱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湖北作为监狱体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省份,作者参与其中,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出监狱企业的定位是特殊企业,它既具有企业的一般性质,监狱体制改革后要把企业应有的权利落实到监狱企业;监狱企业又具有作为改造罪犯场所的特殊性质,要把法律赋予的改造罪犯职能作为监狱企业神圣的责任和义务。要正确处理好监狱企业性质定位上的一般和特殊这对矛盾。同时,监狱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部分管理人员应该由国家公职人员出任。监狱企业应与对应监狱形成紧密的工作联系。  相似文献   

16.
推进监狱体制改革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监企分开”的监狱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这一改革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作用如何,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烟台监狱率先开展了“监企分开”的监狱体制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充实了教育改造罪犯的力量,促进了各项监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有效地调动了罪犯的改造主动性和积极性,壮大了监狱经济,为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葛井泉 《中国司法》2004,(12):19-21
全国监狱“三化”建设是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根本途径。其中的科学化建设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理论和思维,认真研究和把握监狱工作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山东省监狱系统正在全面实施“罪犯心理工程”,这是继“法  相似文献   

18.
在2002年底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司法部党组首次系统提出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的要求,这是提高改造质量、提升监狱工作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标志着监狱工作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神秘转向透明、由狭义改造走向广义改造。2003年11月23、24日,司法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监狱工作“三化”建设座谈会,科学总结了全国监狱一年多“三化”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了全国监狱“三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三化”建设工作。会议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推进监狱工作“三化”建设进程,实现监狱工作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监狱的三大基本矛盾决定了监狱的三大主要任务,而改变“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相对弱化的现状,是监狱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此,监狱工作应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在价值取向的定位上,应从工具手段观向人本综合观转变;在工作重心的安排上,应从摇摆不定向确立和突出改造工作的中心地位转变;在改造目标的制定上,应从整齐划一向量体裁衣转变;在改造方略的选择上,应从“生产劳动主导型”向“改造需要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盘锦监狱警示教育基地是辽宁省监狱系统仅有的三所警示教育基地之一。这里关押着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人物,他们曾是时代的骄子,成功者的典范,而今却沦为阶下囚。他们的教训可谓刻骨铭心,发人深省。在这里,他们通过现身说法,向一个又一个的“自由人”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