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稻中道     
冯梦龙的"三言"妙趣横生,诗文并茂,其中《警世通言》里有一首无名诗: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虽寥寥数字,通俗平常,但初读便让人觉得自有意境,妙不可言。当时并不知妙在何处,只是在静坐漫思时常喃喃自吟。  相似文献   

2.
《容斋随笔》再版“引言”开头写道:“那一天是1976年8年26日,在中南海。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拖着巨大的病躯,像往常一样来到书房。他说,要看《容斋随笔》……但是,毛泽东这时已病情恶化,遂于9月9日逝世。……《容斋随笔》已经伴随毛泽东 40年。” 《容斋随笔》为南宋翰林学士洪迈(号容斋)所著,其中一篇“人生五计”转述朋辈朱新仲的人生之语。朱新仲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们对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设计,这五个阶段分为:生计、身计、家计、老计、死计。即谓五计人生。 “十…  相似文献   

3.
纪晓华 《求索》2011,(1):189-191
元代诗词大家张翥一生经历了元代的盛衰,他的诗词创作有着相通的情感内涵。词集《蜕岩词》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怀念昔日歌舞宴乐生活的恋旧情结,充溢着绵丽纤婉的情感流露;相对而言,更具价值的是《蜕岩词》精致的语言中包孕着深深的人生迟暮感与浓郁的家国之悲,和看透世情、心归山林的隐逸之思,并于词中灌注了深深的"病"、"酒"情结。《蜕岩词》的整个思想倾向整体上典型地体现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伤乱情怀,反映了元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是元代词坛的殿军。  相似文献   

4.
格言,人生的"路标"。多少年来,名人名 言伴随着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青少年成长 的座右铭。如果让学生自创"格言",效果也很 好。 围绕新《中小学生守则》和《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的内容,我组织同学们写一句最 有意义的话,与大家共勉。同学们经过认真思 考、推敲,写出不少好的"格言"。如郑诗娴的  相似文献   

5.
《全唐诗》卷二七二——二七四《戴叔伦集》中收录有《冬日有怀李贺长吉》诗。清王琦《李贺歌诗集注》首卷亦收录此诗。长期来,对此无有疑之者。我们认为此诗是误收的。此诗的作者不可能是戴叔伦,其所怀的人也不是李贺。试申言之,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一五言律诗《冬日有怀李贺长吉》全文如下: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 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这诗有几点值得注意:(1)作者所怀  相似文献   

6.
    
书香 《创造》2010,(11):80-80
推荐语这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明了的书。它就是神秘的《易经》,也称《周易》。《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易经》的诞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世界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无不易之理,《易经》从阴阳这一破获一切现象的密码开始,以"生"代"变",将天地万物统一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生生不息之中,所以它不但可以预测,而且在阶段、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人类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呢?而知晓《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疑问,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总体思路:"四个转变"和"五个构建",形成"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文化改革发展列入"一把手工程"发展目标:2011年底,建立起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5年,"一区三带九重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2020年,"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巩固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8%,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极和支柱产业明年底前:全省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8.
满江红──纪念邓演达先生百年诞辰李瑶章雨骤风狂,天昏暗,征帆夜落。擎义帜,秉承三策,襟怀大我。汪卫集团降电发,莫斯科里《宣言》出。反旁、封,团结众工农,平民乐。"一千"会,《纲领》作。明敌友,分清浊。策群雄诛讨,独夫民蠹。将惩凶顽身罹难,未酬壮志功犹...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政协委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而有度,言而有终,在政协履职这个大舞台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被党委、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颂。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跨越发展中,政协委员更要做到"三敢""三为"。"敢想"。对民生事业抑或是转变作风工作,委员们首先要有"思"、有"想"。  相似文献   

10.
《崇陵传信录》是常被有关论著征引的一部著名私家笔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其成书时间在满清退位以前,所据为恽毓鼎在本书的"弁言"后署时"宣统三年辛亥四月"。其实,这是恽毓鼎的故弄玄虚。真实情况是,该书于1912年8月6日开笔,随即又搁置下来,直至次年9月22日才脱稿。此中原委,今借助恽毓鼎《澄斋日记》的有关记录得以弄清楚。另外,梁启超、罗惇融、饶智元等人与该书在有关报刊的连载及一次性全文发表均有关系,但长期以来鲜有提及者。  相似文献   

11.
快乐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的《诗人日记》,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一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好事多磨,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我们联想到我们本国话的说法,也是同样的意味隽永,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段成式《酉阳杂俎》就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  相似文献   

12.
顾浩词人自199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金陵春草》、《江海涛声》、《盛世风情》、《神州凯歌》、《浩斋琴韵》、《顾浩词选》六本词集。2008年又出版了新作《胜日乐章》(江苏教育出版社)。这些词集以其丰富的思  相似文献   

13.
王小敏 《新东方》2005,(11):77-80
《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纂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数量最多,也是最具特色的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宋、明时代市民阶层,尤其是城市底层妇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台,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妇女与封建礼教的抗争,表达了鲜明的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14.
朱熹《楚辞》学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最早的本子为西汉刘向所辑,共十六卷。后经东汉王逸的增订注释,就成了《楚辞章句》十七卷,这是北宋之前唯一的《楚辞》传本。到了北宋,晁补之认为王逸所作的《九思》“视向以前所作相阔矣”,从而删去《九思》一篇,编成《重定楚辞》十六卷。同时,他又把历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受屈原影响较大的作品编成《续楚辞》二十卷和《变离骚》二十卷。这三种书后来都失传了,现在已无从窥其全貌。南北宋之际,洪兴祖对王逸注本加以疏通证明,成《楚辞补注》十七卷。洪氏补注虽然间有新义,但总的说来,还未能对王注有重要突破,楚辞研究仍然停留在汉人学术的范围之内。直到朱熹的《楚辞集注》(包括《楚辞辩证》、《楚辞后语》)一书编成,才使楚辞研究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完成了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王龙 《同舟共进》2014,(12):41-46
2008年,电视剧《潜伏》创下收视奇迹。该剧结尾,余则成飞赴台湾继续潜伏,让谍剧迷们牵肠挂肚。对于余则成和翠平最后天各一方、好梦难圆的结局,更令许多观众直呼编导太过"残酷无情",令他们无法接受。为了表达对这个结局的抗议,"潜迷"们踊跃创作了另一个号称"疗伤版"的《潜伏》结尾。在这个温馨美好的"疗伤版"尾声里,党组织耐心安抚翠平,告诉她余则成还活着,翠平于是带着亲人重逢的希望,奋力投入到解放后的新事业中。  相似文献   

16.
杜文曦  王利民 《求索》2011,(2):142-143,170
邵雍吸收佛教"成、住、坏、空"的劫数说,以《易经》"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为核心,从先天象数的概念系统中推演出他的"元会运世"说。邵雍研究历史,不仅注意从历史智慧中总结经世之术,而且善于从历史智慧中汲取人生处世的经验。他的《伊川击壤集》深刻地反映了他的历史意识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朱馨 《今日浙江》2011,(24):24-25
2011年,浙江文化又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今年7月,《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一核三极七心四带"的全省文化产业总体布局逐渐清晰。11月8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省委书记赵洪祝在会上强调,要"促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相似文献   

18.
《诗》是孔子所编订的文本之一,在后来儒家的传统中形成了一种“诗教”传统。在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孔子的《诗》教何以成为一种教化。这里核心在于《诗》的本质与教化是否一致。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是化单一为普遍的过程。而就《诗》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情”,即诗咏情;二是“言”,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三是“思”,即是《诗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诗之“情”中,有作为单一物的“情欲”“情绪”,以及作为普遍物的真情。《诗》通过对情欲和情绪的扬弃,使学者对“天涯共此情”的真情进行把握,从而化掉了单一的方面,获得了普遍性的规定。就“言”的方面,《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促使单一的对象从个体之域走向公共之域,成为普遍物。而“思”则是以“喻”的方式,主要是主体的领悟和阐释,使得“道”向主体自身敞开,这就使得处于幽暗的直接性之中的“道”走向了现实的普遍性,在主体的“思”中澄明和彰显。由此可以看出《诗》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邹壮云 《求索》2011,(8):185-187
"三言"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状况,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上各种人物的生存状态。"三言"中文士和商人的关系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追求,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领域。造成这种士商关系的原因主要在于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从"三言"中审视明代士商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明代文人的特色,让我们能更为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和商人的情感世界,更深刻地理解明代文人和商人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夏天,北京。一出名叫《祝福之夜》的小剧场话剧在"梦剧场"上演。剧场并不大,仅能容纳100余名观众,然而《祝福之夜》的主创人员相信,"梦剧场"就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笔下的——"鲁镇",这里已足够传达出他们的"呐喊"。这群满怀热情的戏剧新人说:"这出戏有13个角色,111个演员。11个演员在台上,100个演员坐在台下。"在他们眼中,台下静静观看的人们既是观众,也是鲁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