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对高校文化建设而言,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有利于培育高校文化精神、彰显高校文化特色、强化高校文化功能。高校应通过加强民族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民族艺术研究、创新民族艺术载体,推动民族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的同时 ,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明确要求和任务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族精神的孕育和生成 ,必然受社会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认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上 ,要有科学的态度 ,应防止和克服虚无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3.
姜淼 《奋斗》2013,(4):15-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报告还强调,应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建设民族  相似文献   

4.
魏琪 《实事求是》2013,(1):101-103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农牧业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法值得深思。结合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文化自觉"应该成为全新疆人民的普遍观念,我们要正确处理新疆民族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的关系,理性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进而以更加自觉与自信的态度扎实推进新疆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桑蕾 《世纪桥》2012,(15):10-1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突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直接关乎到民族的繁荣富强。本文拟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以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为例,浅探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对黑龙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唐萍 《求实》2005,(4):79-81
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在文化发展领域保持自己民族的优秀成果,又不固步自封。在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并不断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应予重视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建设应体现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觉醒。十七大报告对于文化建设理论的新概括,对于文化建设实践的新设想,是党在文化发展战略上的新发展和新起点,是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观念是人的灵魂,观念文化体系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文化建设的目的,一是为了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二是为了创建和维护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是追求知识文化的更加丰富和准确,二是追求技术文化的更加发展,三是追求观念文化的更加文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是观念文化建设.只有建立起集中了民族智慧和现代文化成果的完整的观念文化体系,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十七大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0.
王爱平  张利 《实践》2011,(5):41-4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也是激发地区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察右后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紧紧围绕弘扬和传承察哈尔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总体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伊宁市的文化呈现多民族、多宗教、多邻国、多交融的特性,这些特性既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又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定挑战。在当前特殊形势下,有必要研究并分析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来加强伊宁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文化 ,是在鄂尔多斯地域上 ,在自然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嬗变的悠久民族文化与改革开放以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契合而产生、形成的。它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面对市场经济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鄂尔多斯文化建设 ,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实施文化知识创新工程 ;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化创新的核心环节 ;努力提高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使宏扬文化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发展不能脱离开政治文化背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建设的曲折就是因为忽视了自身的政治文化现状。中国的政治文化有民族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有马克思主义的和当代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国民主建设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政治文化,吸纳先进的政治文化,以文化为民主建设起点,使得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蔺伟  高雪峰 《实践》2008,(3):48-49
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反映和表现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兴盛,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边疆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壮大中华民族实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立梅 《探索》2002,(5):87-89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其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是涉及我国民抉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文化发展战略设想,即维护文化主权、扩大跨文化交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肖静 《党史文苑》2013,(8):47-49
毛泽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认为先进文化应该具有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认为先进文化应该具有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秦光荣 《党建》2012,(2):20-21
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启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云南要在新一轮文化建设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加强文化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公共文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