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03,(3)
法国海外省留尼旺,是印度洋西南面的一个火山岛,面积2512平方公里,人口约71万。官方语言是法语。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7世纪中期,法国在此建立航海站。1946年3月成为法国的一个“海外省”。留尼旺目前有华人3万左右,大多数人祖籍中国广东梅县和南顺(德),在法国海外省生活已有四代。除老一辈华人中有人能  相似文献   

2.
汪保康  林婧婧 《学理论》2009,(28):135-136,145
我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军首次进行远洋护航行动,标志着我军职能使命由维护国家陆地安全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军舰海外护航的法律根据,分析了我军舰在海外护航过程中的法律运用问题,并阐明了我军舰海外护航的法律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的中国心     
娄岩 《侨园》2012,(10):26
几天前我对一个纽约来的网友说: “国内的确有许多问题,比如腐败,有贪官污吏等,但这些我们都可以关起门来聊,没有必要公开议论.” 这倒不是我的品格有多么高尚,我只是想,只有自己祖国好了,我们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才有底气,才少被歧视.当然你们可以说我狭隘,但在咱们华人潜意识中不都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倾向吗?我是平头百姓,自然不能免俗.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大学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们:你们好!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  相似文献   

5.
《民主》2021,(2)
正2017年5月某日,收到寄自河南安阳的书信,来信者是与我素昧平生的张平治先生。他在信中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读我的诗歌,并正在构思撰写一本评论我的诗歌创作的书。张平治先生年逾八旬,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一位著述丰富的文艺评论家。他随信寄来了他的很多著作,其中有几本谈美学的书,如《美学趣谈》《美学有什么用》《情诗与审美》等。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曾为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一本《席慕蓉评传》,深得席慕蓉赞赏。他希望我像席慕蓉一样,也会欣赏他写的书。  相似文献   

6.
1984年2月18日,胡乔木特别郑重地给一位青年作家从维熙写出一封信。信不长,可是内容有点不一般,是一封"特此更正"的信。信讲的是一个几何概念问题,说来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汤显祖在给老朋友岳石帆的信中写道:老兄来信说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常为世人所怀疑、困惑、不能接受。其实,恰恰是"疑处有佳"。如果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为世俗叫好,又有什么意思?正因为平时不能随众从俗,往往受到非议,"世疑何伤?"不求人惑于我,但求无愧我心。  相似文献   

8.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9.
赵畅 《党政论坛》2008,(3):63-63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汤显祖在给老朋友岳石帆的信中写道:老兄来信说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常为世人所怀疑、困惑、不能接受。其实,恰恰是“疑处有佳”。如果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为世俗叫好,又有什么意思?正因为平时不能随众从俗,往往受到非议,“世疑何伤?”不求人惑于我,但求无愧我心。  相似文献   

10.
徐世昌设宴为章宗祥洗尘 章仲和(编者注:章宗祥,驻日公使)此次请假回国,有人告我说,外边有谣言,说你们与日本接洽,将倒徐(世昌)拥段(祺瑞),这次章公使回国,即是商讨进行方法.我说这真是无稽之言,从何说起,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思想.他又说,你不知道吗?吴笈孙(编者注:吴世湘,总统府秘书长)秘书长半壁街有聚会之所,时常密商对付合肥(编者注:段祺瑞,握有实权的参战督办,透过国会幕后操纵政权),大约这谣言即从那方面来的.我听了他说得有实据,似信非信,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11.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12.
唐炜 《瞭望》1984,(49)
不久前,一位下榻广州东方宾馆的港商在意见薄上留言:以前我一直认为由国家经营的旅馆服务态度不可能有多大改善,但东方宾馆这个实例,纠正了我的偏见。这里的企业生机勃勃,良好的服务也给海外亲人留下了新的印象。 这位港商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州服务旅馆业近几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84年2月18日,胡乔木特别郑重地给—位青年作家从维熙写出一封信。信不长,可是内容有点不一般,是一封“特此更正”的信。信讲的是—个几何概念问题,说来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的人大约都懂,但弄不好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4.
陆璐 《侨园》2004,(3):12-13
海外发生什么突发涉及海外中国人的事件,中国政府就会提醒当地的中国人,一旦危害生命或财产安全,请及时与中国驻当地使馆联系,以便得到中国使领馆的救助。这说明中国的领事保护正在不断加强。我驻外使领馆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领事保护工作,深深地得到了海外中国人的拥护,海外的中国人已不再是“海外孤儿”。  相似文献   

15.
信任     
"我相信你,因为你是清白的。"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你想了解他是否清白的时候,你已经不信任他了。信任是什么呢?如果你信上帝,你就不能要求上帝走到你的面前,让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得知自己患上淋巴癌后,72岁的马尔克斯给他的读者写了一封告别信: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读信随感     
最近,看到一封我所熟悉的一位中年知识分子的信,我相信信中所言,是真实的,诚挚的。兹节略如下: 昨天,我通过了出国考试的最后一场——从前年二月份开始的一连串考试中的最后一次。马拉松长跑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当考试老师告诉我已考试通过,并且考得“OK”的时候,我是感到既轻松又疲  相似文献   

18.
“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准备诉诸法律。我们只是向中国的领导人反映情况,申诉一下。”正大(中国)总裁李绍庆先生对记者说。“我真的挺伤心,这样不公平。我并不认识他们,也没有接受他们的采访,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这样写,伤害了正大,伤害了海外的侨胞,也伤害了中国。”李先生的中国总部,选择在以演出中国的“国粹”——京剧而著名的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楼上,他对有报纸说正大集团正在从中国撤退这一事件所采取的平和、中庸的态度,似乎与这种选择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9.
王东义 《学理论》2008,(20):91-92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总统下令罗文中尉,将一封绝密信火速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罗文接过信,没有问:“谁是加西亚?”“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我去?”“别人不能去吗?”而是历尽磨难、出生入死,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楼伊菁 《慈善》2019,(1):24-24
由时下的民宿热,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母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困境中投宿的经历。那时,我在浙江老家插队务农,响应'留在农村与贫下中农一起过春节'的号召,春节不回上海。生平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在外地过年,母亲终是放心不下,可收到我的信后无法阻拦,好在春节有三天假,于是冒着风寒赶到了乡下来看我。谁知下了火车,漫天风雪堵住了山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