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可笑的逻辑     
在谈到“全盘西化”的谬论时,有一位同志讲了一个很生动又很深刻的比喻。他说,一个人去儿童医院,一看全是有病的孩子,于是他慨然长叹:小孩都是有病的啊!听了这样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可笑。去医院看病的,当然都是病孩子,难道能够由此得出结论,全社会的孩子都是有病的么!确实荒唐!然而,“全盘西化”论者的逻辑却正是这样!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读了本刊第9期《时事杂谈》专栏发表的“医人病”莫忘“医己德”一文,觉得该文作者提出的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确实是关系着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无可厚非。然又有言犹未尽之感。 作者列举了现在进出医院要过的“五关”。人情关(托熟人)、安检关(复检时医院多收患者费用)、明白关(送礼)、敲诈关和鬼门关(见死者要掏钱)。这种种  相似文献   

3.
人“食五谷杂粮,受雨露风霜”,生病总是难免的。如今去医院看病,患者又多了新的选择。据悉,目前在北京已有25家取得从业资格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洋医院”,其中综合性的诊所大约5至6家。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和睦家医院等“洋医院”已经在北京医疗市场与国有医院展开了竞争。  相似文献   

4.
人有了病,要到医院去请医生诊治,即便没病,也该定期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疗,没病保健,企业亦应如此。 据我所知,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管理、经营运行中出了毛病,厂长、经理全然不知,到“病入膏肓”时才毛了手脚。仔细想来,产生这一现象并不奇怪。正如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领导都不懂经营、不善管理一样,我们也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领导都懂经营善管理,尤其是乡镇企业,多半都是农民在那里当“掌门人”,有的恐怕连企业管理的ABC都没完全掌握,企业“生病”了,要他们及时察觉,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一份资料上获知,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张 《瞭望》1994,(45)
每到过儿童节,各界人士都要给失去父母的孤儿、弃婴送爱心、送温暖;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物,支援“希望工程”;当然,也给更多的幸福儿童举办庆祝节日的活动,大大热闹个几天,但往往忘了或者说忽略了还有不少虽有父母,却因父母卷入“出国潮”,做了“留守儿童”的孩子。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是由于有了许多“留守女士”“留守男士”和“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不得不交给上一代——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一一来照看。父母一去七八十来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温州成了一方“热土”:无休无止的争论,围绕着“温州模式”进行。一会儿说:“好极了”,一会儿又说“走错了”。赞扬与指责,交替着投向温州。温州人只是听着、想着、干着。赞扬和指责,都能给他们启发,但脚下的路却要靠自己去走。整个中国的改革,都是在探索中前进的,温州也不例外。温州人的贡献在于,他们在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地少人多、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地区,倚仗自身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很有个性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即日起,一年365天,天天开门诊。”南京长江医院日前宣布的这一决定,使该院一举成为南京地区首家“无假日医院”而令市民拍手称快。 随着双休日的实行以及节日休息时间的增多,每年的节假日已达110多天。作为法定的节假日,医生与大家一样休息几天,原也无可非议,问题是疾病不会因为你是假期而不来“光顾”。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期间,由于众多医院除了几个医生值班外基本都是“关门歇业”,因而患者要么到医院排队等候几个小时去看个病,要么就只好熬到节后再去就诊。有报道说,5月8日上班第一天,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门急诊…  相似文献   

8.
孔蔑和宓子贱都是孔子的学生,两人一起离开师门,出外做官。一次,孔子去看望孔蔑,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收获吗?”孔蔑说:“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样损失:公务繁杂,穷于应付,以前学的东西派不上用场,都快忘光了;俸禄微薄,处处节俭,人家却以为我吝啬,连亲戚都疏远了;做官的人言谈举止都要象点样子,不能随随便便、嘻嘻哈哈,结果朋友也很少往来了。”孔子听了闷闷不乐,又去看望宓子贱,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损失吗?”宓子贱回答:“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样收获:学过的知  相似文献   

9.
“缺什么不能缺钱,有什么不敢有病。”这句俗话透出普通百姓对今天医药费用增长太快的一种“无奈”。面对医院开出的“大处方”药费单据,不少患者顽疾刚祛,“心病”又开始发作;公费和劳保医疗的承受单位更是抱怨“医药费付不起”。卫生部一位人士在谈到这种社会现象时...  相似文献   

10.
时下,看病并不难,医院到处可见,医院的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好,遗憾的是看病付出的药费实在是太昂贵。感冒了,到门诊部一走,最少也得花上个四五十元,重一点的感冒,不花上个100元以上别想根治。前不久,我们特意走访了市区一些医院门诊寻问了一些患者,一位参加医保的机关干部在抱怨,“现在的人什么都可以有,但千万不能有病啊!今年的流感真厉害,挂了一个星期的水,钱花去了300多元,仍不见明显效  相似文献   

11.
由高血压、高血脂导致的冠心 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 多发病。近年来,各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应运而生”,如球囊扩张、支架、激光打孔、冠脉搭桥等。在一些患者心目中,冠脉搭桥似乎是治疗冠心病的最高级手段,好像得了冠心病,只要“最后一搭桥就行了”。由此,接受或考虑搭桥手术的人越来越多,有做搭桥手术条件的医院或创造条件准备做搭桥手术的医院也越来越多。 搭桥手术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大价值?患者应该怎样面对搭桥手术的选择?搭桥手术不能根除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导致供应心脏本身的…  相似文献   

12.
过去有句话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这话是很有点辨证意味的。为官者的政绩如何,他在任时得到的溢美之辞,似乎不能算定评。待他离任之后,不在其位,群众对他无所顾忌了,这时的评价如何,或是赞颂,或是詈骂,才最真实、最公正,也大体可以作为这个官员在任期间品行好坏、政绩优劣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如果命运把一个人抛到异国他乡,人海茫茫却又举目无亲,现实逼迫,他非得去听去学去讲当地语言不可。这时,要是突然有一声母语飘到耳际,他会万分惊喜,暖流发自心头,涌遍全身。哪怕是短短几个字,哪怕是西南人听到了东北话,也会立即产生无限的亲切感、认同感。古人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人生大快,莫过于此。这便是语言的国家、民族归属意义的魅  相似文献   

14.
1986年4月下旬,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第10馆里,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的“神灯”15分钟就治好了一例肩周炎;一个失眠10多年的老太太用“神灯”照射几次后,便很快地入梦了;不少心绞痛、关节炎、偏头疼等患者,也都在“神灯”下“光到病减”或“光到病除”。 这次博览会有中、美、苏、德、意、日等18个国家的560多个发明和革新项目参加展出。“神灯”获得了20块金牌中的一块。同年12月,“神灯”又轰动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获得了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牌。 “神灯”的发明者、就是共产党员、自然科学家、高级工程师、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所长苟文彬。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有名俗话:“有缘千里来相逢”。世界这么大,人际间的关系又如此复杂幻,彼此之间或聚或散,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又“无心插柳柳成荫”,你说,这其中不是存在着一种似无实有的“缘分”吗:下面我向听众朋友介绍我国针灸专家、浙江青春医院副主任医师林迎春女士在应邀赴美国纽约出席国际东方医学学术讨论会期间所发生的两个小故事。林医师是“半刺法”治疗婴  相似文献   

16.
[睡眠] 晚上睡觉以10~11时上床为佳。因为这时人体的“生物钟”出现一次低潮期,而且,人的深睡时间一般在夜里12时至凌晨3时。这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进入低潮期,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眠状态。午睡最好从13:00开始,这时人体感觉自然下降,容易入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方励之在积极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时候,多次谈到民主的含义。他说:“民主本身的含义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然后每个人去争取这种权利,然后组成一个社会。”他又说:“民主是以个人开始的,以‘我’为主。”他认为这种民主不要任何“头”或“圆心”“来牵着你。”叫做“东风吹战鼓擂,现在谁也不伯谁”,并以此来煽动学生闹事。一些缺乏政洽经验和马列主义修养的同志,颇受其蛊惑。究竟民主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民主就是“个人的权利”、“以个人开始”、“以我为主”吗?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民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书中谈到民主这个词时说:“天惟时求民主”,意思是说上天适时为人民寻求一个皇帝、救世主。这里的民主是指“民之主”,即“君”或“君王”的意思,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主,含义是根本不同的,而且正是相反的。在西方,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它是“人民”和“地区”、“权力”和“统治”两个词合成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利”,有人民政权和多数人统治的意思。当然这里的人民  相似文献   

18.
代际观念差异的存在与地域文化差异的存在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好恶而转移。在同一社会时空中生活的不同代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差异。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积累经验的过来人向后生们诉说自己的生活观时,年轻人已经不耐烦地要去闯世界了;反之,当满怀激情的青年人兴冲冲地表达自我意识时,他们的长辈听众已经皱起了眉头。代际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差异现象,引起人们重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个略显独特又有普遍性的问题。是简单宣布它的“吉象”或“凶象”,还是依照二值逻辑去判别它的“对”与“错”?我想,当前最需做的,与其是定性,还不如从多角度出发,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诸原因,并分析它的文化价值。本文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对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志在新途     
都市和城镇 长途公共汽车的车厢里,回响着使人烦闷的(口隆)声。一个中年妇女,不时焦躁不安地向车窗外张望。她刚在长沙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油脂化工方面的会议,这时正急于返回益阳去。就在昨天,设在南京的某研究所的副所长特地前来求她说:“赵晓屏同志,你们两口子都是南京人,到我们所去工作吧。我们这个新单位设备好,住房宽,就是缺人,愿意去吗?” “愿意,当然愿意。让我回去同汪承甲说一说。” “好,等候佳音。”  相似文献   

20.
邻居一位长者患有严重腰腿疼病好几年了,可近几个月来却象有神仙保佑似的好了!细一打听,原来是别人教他学会了一种“健身术”——跳老年迪斯科。从这种“健身术”,我又想到那气功、太极拳、剑舞、长跑、做操等等,这不都是“健身术”吗?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长寿之术。于是我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也很需要向我们的工作对象传授类似的“健身术”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原本就不仅仅是出了问题时解决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不仅仅是给人吃“速效感冒片”,也要给人服“人参蜂王浆”。比如,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