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解放西藏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西藏的现实情况,拟定和平解放西藏的条件,大力开展政治争取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了阻碍和平解放西藏的中外反动势力,最终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共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从1949年开始,中国即开始了两岸分离的状态,统一台湾,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必须努力和设法解决的问题。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更是为此殚精竭虑,历经了从最初的武力解放政策到和平解放的逐渐转变。本文试图从相关的史料中,为此变化做一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思想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党在开展西藏地方工作中得到充分践行。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协商民主相关史料的筛理,分析协商民主思想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践行的必然性,论述协商民主在该历史时期的实现历程及其基本特征,同时总结历史经验,以期在新时期能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西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西藏发生了两件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件是西藏的和平解放 ,一件是在西藏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这两件大事无一不和毛泽东的名字紧紧相连。 2 0 0 1年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首次公布部分毛泽东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重要文稿 ,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西藏工作的基本思想 :祖国统一 ,实事求是 ,慎重稳进 ,民族平等与团结 ,民族区域自强等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尚未传至西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彻底驱逐帝国主义侵藏势力,"进军西藏,和平解放"成为稳定国内政局的首要任务。随着解放军入藏,以毛泽东思想为主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在西藏传播,对西藏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40周年纪念日。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与《民族研究》编辑部于5月8日至1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人大、中央统战  相似文献   

7.
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是朝鲜半岛统一问题。朝鲜半岛的统一关系到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牵动着有关大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是希望朝鲜半岛保持和平与稳定,是希望南北方自主解决统一问题,这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统战思想和统战方略十分丰富,统战艺术也十分独特。本文撷取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历史事件,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统战观:(1)把解放西藏的筹码拨到和平的天平上;(2)政治先行,"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3)劝和不成,先礼后兵,以打促谈,分化上层;(4)"藏人治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9.
50年前,西藏通过开展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百万农奴。一直在"西藏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的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开展过废奴运动——解放黑人农奴运动。把中国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与美国解放黑奴运动的废奴前社会状况、废奴动因、废奴过程、废奴性质与彻底性进行全方位比较,有助于深刻理解西藏民主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并认清美国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关于西藏主权的争议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产物。从历史上看,元朝以来的历代中央政府都对西藏地方施政治理;从文化上看,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品质;从国际舆论上看,没有一个国家曾公开否认中国拥有西藏主权。新中国政府拥有和维护西藏主权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和理直气壮的。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反华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为实现他们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破坏我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目的不断在西藏制造骚乱,影响了西藏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对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并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直接插手,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和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此情况下,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武力解放台湾,完成全中国的统一,转变为防止台湾与祖国大陆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刊发两文,献给曾为长沙的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为新长沙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和平属性,本质特征是发展。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和对外战略思想为指导,明确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和平发展的战略根本,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不能冲击和触犯的和平发展原则,努力推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为我们阐述了中国应该也能够统一;为我们解答了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我们道破了阻碍国家统一的障碍;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统一的两种手段;为我们回答了实现统一的基本依靠力量。孙中山力谋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和精神财富。值此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中山先生的国家统一思想,对于我们继续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仍然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开辟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道路,掀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在海峡两岸关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进行客观分析与公允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论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论价值,从而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两岸统一的法律基础。两岸统一属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的国家治权统一范畴,与两德统一的国际合并性质完全不同。两岸统一模式的设计应做到在中国主权和台湾高度自治之间的平衡。"一国两制"是解决一国内存在两个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并各自治理的区域的国家治权统一问题的最佳模式。它理论上体现了现代国际法秩序下的国家主权的本性,在实践上既坚持了原则性,又兼顾了灵活性,是国家治权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创新。众多非"一国两制"模式,要么是分裂中国主权的模式,要么没有充分考虑两岸分治的实际情形,因而都不适合于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早在1279年成吉思汗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就正式归入了中国版图,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特征,西藏地区对西方国家一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本文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德国涉藏事务进行回顾和分析,层层揭示德国西藏政策的缘由,最后对中德关系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关于通过和平发展方式最终达成国家统一目标的思想和理论。它的提出不仅是时代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丰富的理论和思想渊源演化的成果。它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特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所有重要领域,全面回答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两岸统一理论,是以和平统一为导向、分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国家统一学说的伟大创举,是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从民族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祖国统一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毛泽东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