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官要有官德.官德,是为官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当官无德,必然致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从政道德是保证廉政、勤政的内在动力,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影响着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为民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当前从政道德的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道德信念虚化问题、私德失范泛化问题、功利追求极端化问题、道德责任追究软化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社会转型过程中从政道德存在问题的理性剖析,从他律和自律的关系中提出重视从政道德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官之道、从政之本在于戒贪养廉。古今中外,有多少洁身自好、清正廉洁者,靠自我修为努力追求着人生的崇高境界,又有多少利欲熏心、寡廉无耻者,凭其龌龊的品行贪赃枉  相似文献   

4.
<正>在省委的关心和关怀下,我有幸参加了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总书记耳提面命,语重心长,谆谆教导,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总书记从现实角度对我们提出了"四有"的新要求,画出了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标准像"。作为县委书记,要感念组织培养,牢牢把握"心中有党"这一从政之魂、"心中有民"这一从政之道、"心中有责"这一从政之要、"心中有戒"这一从政之本,当好"一线总指挥",心系群众,推进发展,造福一方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冠恒 《前线》2015,(2):120
《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段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时代,"君子"主要指为官从政者,为官从政的人应当关心为官从政之道,而不要像普通人那样关心衣食。就像普通人种田,就是再努力耕种,一旦遇到天灾,庄稼歉收,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如果学习为官之道,学成之后出去为官从政,就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就是遇上灾年,也不会挨饿。所以,为官从政者应当担心为官从政之道有没有掌握,而不必去担心物质的贫穷。  相似文献   

6.
官德,即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包括从政者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员的德行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品性,乃至政权的兴衰成败,一直为古今中外治国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7.
从政道德要求领导者"为政以德",以从政道德约束规范权力行为.高尚的从政道德人格是靠严格的从政道德自律来实现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自律主要包括领导者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它既是从政道德信念调控的深入,同时也是从政道德信念调控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反映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水准.孔子讲过,"子率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唱令不从".中国自古就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党员干部的正与邪、善与恶,对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上好德而下好善,上做假而下浮夸.加强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建设、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明确要求,切中为官从政之时弊,直指管党治党之要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三要"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书籍是伴随着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睿智的族群一步一步崛起的忠实伙伴。目前可考究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11.
读者点题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大搞歪风邪气,从政道德失范,群众议论很多。请问,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山西省一机关干部所谓从政道德,简而言之,就是从政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范。人们常常将从  相似文献   

12.
从政道德建设在拒腐防变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必须抓好从政道德教育、领导干部道德人格建设、从政道德舆论建设等工作.这有利于持续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反腐工作体现标本兼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是干事的动机、行为、规范和氛围的总和,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四种危险""四大考验"的前提条件,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内心的急切期盼。一、良好从政环境是干部安心创业的基本前提"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好的从政环境犹如"蓬生麻中",使之不扶而自直,使人改邪归正,防止潜规则盛行、"逆淘汰"丛生,保证"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不良干事环境则如"温水煮青蛙",会使人消极堕落,  相似文献   

14.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本文深刻界定并剖析了为政之德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从政重德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提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解祥华 《实践》2010,(8):21-21
<正>廉政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围绕正确行使公共权力在公职人员中倡导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和从政职业道德实践,其目标是建立廉洁政治,规范从政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以教育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党员怀律己之心,修为政之德,思贪欲之害。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建设、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明确要求,切中为官从政之时弊,直指管党治党之要害。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中,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识从政道德的要求,明确从政道德的内涵,恪守从政道德的规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0):18-18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地一部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将“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为从政信念。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需要拿出治理生态环境的恒心和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9):19-20
正确修德。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率也。”德有治腐之能,率众之力。党员干部的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人品修养在为官从政中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孟宪利 《廉政瞭望》2008,(12):52-53
近几年,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挤上考公务员的独木桥,热闹非凡。然而,我却要泼点冷水,对从政,你准备好了吗?从政当然有许多好处,但我们也不妨想想从政有什么不好?这不但可以给那些想从政的人指明困难,也可以给那些从政的人提个醒,正所谓"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想想看,从政可能有以下10个方面的"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